纠结的A股估值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如果现在让我回到2012年的市场,去深度挖掘在那样的估值水平下的好公司,去做一个潜伏者,静静等待时间的回报,该多么美好?可惜,没如果。
在市场经历了快速而猛烈的三轮股灾之后,当下的市场情绪和估值状态,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纠结状态。高估吗?并不然,大量的蓝筹股,传统及冷门行业的公司估值已经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反映在股价上是不温不火,毫无波动性和赚钱效应。低估吗?更不是,局部板块的部分个股,尤其以中小创为主,甚至走出了独立牛市行情,接二连三创出历史新高,所以,用牛市或熊市去定义当下的市场显然都不合适,现在显然不是牛市,但熊市也不会存在如此迅猛的板块接力炒作与部分龙头股的疯牛行情,大量板块的个股的估值其实并没有退烧,存量资金的体量依旧能在市场维系一定的热度。
市场的纠结在基本面上归根于估值水平的层次不齐与不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大部分创小板个股在三轮股灾后仍然处在历史高位,平均PE50+,部分热门板块如新能源甚至达到80-100左右,次新股市盈率200-300已是家常便饭,第一创业市值逼近招商证券,完全是游资的击鼓传花,纯粹的投机。可见,市场并不缺钱。乐视网在停牌期间创业板指数下跌了18%,复牌当日成交百亿之多,从跌停到盘中翻红,可见,市场并不敬畏估值的虚高。这在以往的熊市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但绝大多数个股依旧在经历熊市的折磨和指标的修复,走出了一个个标准的“L型”,因此选错了行业板块的投资者看着热门板块的不断拉升,一定非常的难熬。
去深究当下估值状态纠结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私募的阳光化和登记备案制度的放开极大地推动了私募行业发展,近年来私募发行量骤升,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3982家,已备案私募基金30260只,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私募达到112家。大量的私募被迫地参与市场投机,尤其是以量化投资为代表的大量资金为当下的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程序化的自动交易对热门板块的热门股的拉升起到了助涨助推的关键作用。
(2)利率的不断下行与实体经济回报的低迷导致市场资金无处可去,房地产再次成为最大受益者。随着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当前的A股市场,虽增量资金不足,但存量资金博弈依然激烈和充足,估值难以快速趋向合理。
(3)当下的估值纠结之痛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国家队的救市。占据全市场10%流通盘的国家队,在挽救股市暴跌的同时也拉长了整个市场估值回撤的时间,使得市场估值水平呈现出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意味着我们将用更长的时间来等待市场的真实平复。如果说以往大资金的对手盘是诸多散户,现如今却是国家队,机构和游资的拉升动力明显不足,毕竟对手盘过于强大。
(4)中长期来看,“权威人士”的发言为中国经济的预期定了调,经济的低迷仍将持续,存在确定性发展机遇的行业板块少之又少,中长期的博弈环境似迷雾难以短期理清,看不到亮点,大家便没有了更多乐观的一致性共识,也就带来了整个市场博弈体系下的资金格局,机构、国家队、公私募、券商自营、游资、大量散户在当前的各种心理状态和预期上的相互搏杀和彼此消耗。
(5)前两年的造富效应,使得通过定增扩充的大量筹码已然开始到了收割的季节。套现预期与动机的存在使得市场下跌不流畅,各种解禁后的拉升出货制造了虚假繁荣的景象,游资用吸引眼球的方式继续通过波动来激发个股的热情,散户却是反复以为市场即将反转而越陷越深。
市场上涨只有两个大预期:
一是增量资金的大举入场。当下在没有强力的政策引导下,通过市场自发形成的赚钱效应吸引资金回归的预期几乎渺茫。
二是基本面的改善与企业发展的乐观预期持续增强,但反观当下热门板块的估值泡沫,本身就已透支了未来数年甚至十年的预期,很难通过更高的预期再塑造一次大的行情。
资金推动是根本,所有的基本面或者政策面只是加速这个过程。就当前来看,我倾向于认为纠结的估值状态仍会持续较长时间,转折点或是热点已到不可炒的地步,或是机构、游资的赚钱效应也濒临枯竭,或是政策面的又一大预期,亦或是国际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层面的巨大动荡……谁说的准呢?
A股IPO的核准制发行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当下中国特色的估值状态,加上各种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政策与市场变化之快,很难说A股市场真正合理的估值状态到底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江恩在回顾自己的投资生涯时,总结了八字箴言,用它来指引当下A股的投资策略再合适不过了:
“敬畏市场,顺势而为”。
震荡期或者说行情进入一种迷雾期,虽然依旧有不甘心的资金会聚焦,发起局部的热情,但参与这样的机会更考验心智和运气。
  

(本文部分观点引自雪球大V 路过十八次 微博与雪球的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