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三大引擎之合成生物有望成为未来第四次产业革命(5月份新主线)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4

新质生产力三大引擎低空飞行、商业航天和合成生物一并成为顶层设计,进入中秧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层面也有望在近期出台生物制造产业行动计划。
生物经济将有望成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数字革命后,未来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生物制造是新质生产力非常重要的新赛道和新业态,目前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正在联合研制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并且有望在近期出台,“生物制造+”是其中的关键内容。据麦肯锡咨询预测,到2030年-2040年,合成生物每年可产生约1.8万亿美元-3.6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
合成生物技术具有“颠覆性”,合成生物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他们看来,中国在合成生物领域优势显著,未来有机会跑在世界前列。
合成生物概念(十倍成长赛道):
强call未来已来!拥抱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合成生物崛起!底层逻辑0进1颠覆意义!
合成生物学成为继“DNA双螺旋结构”、“基因组技术”之后的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合成生物学将催生下一次生物技术革命。目前,科学家们已经不局限于非常辛苦地进行基因剪接,而是开始构建遗传密码,以期利用合成的遗传因子构建新的生物体。合成生物学在未来几年有望取得迅速进展。
日前,国际权威期刊Green Carbon论证发现,反式乌头酸酯类增塑剂颠覆性替代传统石油和目前生物基增塑剂。
《合成生物期刊》指出,反式乌头酸增塑剂则兼具安全环保和性能优异的特点,可实现多个场景的应用,国内占据行业制高点。
合成生物学相较于传统生物发酸有哪些新特点和优势?
合成生物学通过基因端辅技术定制微生物,生产特定产物,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例如,在人乳察凝生产中,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展现了其显蓄优势。
据麦肯锡咨询预测,到2030年-2040年,合成生物每年可产生约1.8万亿美元-3.6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据BCC咨询预测,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达95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307亿美元,2021年-2026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达26.5%。 合成生物核心逻辑生物基替代石油基,类似于低空的0→1,日常生活多数产品都有望以“生物基”取代“石油基”,“人造蛋白”等食品原料的制造方式也能减轻养殖带来的环境压力。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在顶层设计和技术发展的助力下,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都是0-1,后面再1-N的逻辑,形成超级主线。
理论上最受益是上游原材料铲子股,重点关注 星湖科技,生物酶全球产能最大,广东国资属性;其次,民以食为天,中国重要的食用菌菇类合成生物技术龙头公司华绿生物总市值很小仅18亿元(和川宁生物、泰宁生物一样也是300开头可以20 C M连板)也值得重视;
人气龙是20 C M连板龙头川宁生物,多头+新高Q1净利润增长1倍,找趋势线机会低吸,高换手大成交额所在,高度还有不少;目前板块10 C M连板风向标是蔚蓝生物。这两天基因研究成为合成生物炒作方向,后面适当关注生物基因最广泛的方向—食用菌生物技术合成方向。

全部讨论

05-09 23:32

今天分化很严重,是不是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