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降准# 在降准放水的背景下,如何保卫自己的钱袋子?
我的认知:去年M2就已经接近300万亿,几乎等于美国和欧元区总和了,但是种种原因,钱既没有落入大众手里,也没进股市楼市,通胀低迷,这不可能是常态。今年一开年就超预期全面降准0.5%,考虑到货币乘数,理论上M2最多可以增加7到8万亿,放水的节奏比前两年更快了。种种迹象来看,今年现金留在手里,大概率会被收割,购买力下降,某些资产大幅上涨应该是大概率的事件。
我目前的应对是:大部分仓位买了A股/港股指数基金,少部分买了重仓美国国债的QDII基金,其余很少部分分布在美股、现金等等。
这些应对是基于我下面的判断:
1 房价就算回暖,也不太可能重新大涨。地产周期已经结束了。
2 尽管利率在下降,买债券基金也不是好时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国债利差等判断),还容易暴雷。
3 尽管国内大放水,但美元降息周期开启,加上去年央行维护汇率的坚决态度(九到十月份,中间价一直定在7.17xx,直接封死了7.32以上继续贬值的空间),RMB对美元不太可能继续贬值,今年升回6点几都有可能,这时候换美元规避贬值不可取。
4 黄金价格,尤其是内盘黄金,也很高了。考虑到3,我觉得国内大量配置黄金风险也很高。
5 至于A股,我大部分时间都不看好,但资产里只有它能容得下这些货币,何况现在太便宜,红利指数光看股息率都超过6%了。如果放水导致某类资产大涨,也就只能是它了。
6 美股已经很高了,就算美股上涨永远正确,这时候我也不敢再追了。而考虑美元降息周期,我更愿意配置美债,觉得机会大于风险。
$上证指数(SH000001)$ $红利指数(SH000015)$ $银华美元债精选债券A(F0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