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种子板块,系国家级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引发。

去年12月,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就组织起草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6月8日正式公布实施。

该事件信号意义:在于转基因种子产业化应用更进一步,但离转基因商业化落地,仍将有一个过程。

即在转基因种子落地相关的办法和标准,均已出台的情形下,在转基因种子商业化销售之前,需拿到品种审定证书。

根据调研反馈信息来看:

国内龙头企业拿到品种审定证书,估计在下半年的3、4季度,转基因种子销售,最早在今年Q4实现销售。

转基因种子带来的业绩兑现机会,以1-2个季度维度来计,仍旧很难看到。

转基因种子国内大发展的背景下,种子企业或将走出孟山都这类超大市值公司。

此类国际比较,完全时刻舟求剑之举。

国内VS国外,可比性相对不高,原因有2:

1)产品发展环境,差异性很明显。

美国转基因的先发优势,是市场公认的,弯道超车本就有难度。

且海外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励企业研发创新,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种业技术进步的源泉,种子企业创新行为,能够获得高回报,才会走向正反馈。

但国内在知识产权保护上,仍待完善。

2)产品同质化,夹缝中求生存。


当前全球转基因产品呈现同质化特征,抗虫基因基本均为Cry1与Cry3类,耐除草剂类基因则均为epsps与pat。

国内头部企业,获取的是孟山都先正达等海外玩家20年前的“基因片段”,目前专利期限均已过期。

即使转基因商业化落地,价格战在所难免。

先发优势不占优、产品同质化的状态下,大概率在商业化落地前后,仅有主题性的投资机会。

讲的是渗透率提升下,利润规模上台阶的故事。

起码是在第1年销售过后,看到转基因种子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后,转基因种子的渗透率,才有望加速提升。

且其渗透率是到50%,还是80-90%,也是相当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