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托管,到底该怎么“托”,怎么“管”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期,暑期托管班的话题持续引发舆论热议,这个暑假,孩子们到底怎么过,也成了学校、家庭讨论最多的话题。  #暑期托管班#   

在往年,孩子们暑期干什么?答案显而易见,上培训班!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这已经是国际惯例了。但是,2021年的暑假,跟以往不一样,整顿课外培训班的政策不断升级,取消暑期培训班的声音接连传出。不上培训班,孩子们的暑假在哪过?在这种局面下,暑期校内托管、社区托管等一系列公办托管相继推出,成了孩子们暑期培训班的替代品。

对此,学生们感叹,这是“第三学期”无缝对接?家长们担心,孩子们在托管班里能学到啥?教师们则疑惑,自己的寒暑假是否还存在?

暑期托管,到底该怎么“托”,怎么“管”?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意味着众说纷纭的“暑期托管”政策正式出台,也是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的又一具体举措。 #政策快报#  

1、落实“暑期托管”,也要保证教师权益

《通知》一经发布,立马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作为主要的承担机构,充分发挥了其师资、场地、办学等多方面的优势。
因此,不少网友表示,“暑期托管班“让老师失去了原本休息和”充电“的机会。因此,对于以学校为主体的”暑期托管“服务,《通知》特别强调:要确保引导教师志愿参与、坚持学生自愿参加原则。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强度较高、压力较大,每年的暑假,是他们难得的休整身心、提升自己的机会。教育部通知因此也强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并且,对于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补助。

2、加强针对性监管,别让暑假变“补课”

就学生来说,对暑期托管班应该是抗拒的。为什么他们是这样的心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当前教育生态下,很多学生对学校已经产生畏惧心理。在很多地方,由于考试升学指挥棒的作用,学校已经异化成对学生进行“魔鬼式”训练应试的加工厂。在校园里学生除了吃饭、午休和上厕所,就是钉在教室的板凳上不厌其烦地刷题。对很多学生来说,学校无疑是他们的梦魇。有了层心理设定,暑假难得的休息时光,再让他们回到学校过着牢笼般的生活,他们肯定不情愿。

因此,对于托管“管”什么,《通知》明确: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提供托管班的学校应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在做好看护的同时,合理组织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通知》还特别强调: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为此,各级教育部门当下的工作重心应当是在监管方面,确保以学校为主体的“暑期托管“在不要成为变相的课外辅导班,并在解决看护难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类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暑期活动,让孩子们在暑期托管中充分体验到假期之乐。

3、“暑期托管”是家庭教育的补充,而不是“一托永逸”

暑期托管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孩子看护难的问题,但暑托班也绝对不是“一托永逸”,对于暑托班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专业人士表示,暑托班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不能代替家庭教育。

的确,假期是家庭教育、培养亲情的“黄金时段”,妥善安排是家长的“分内事”,家长不该持有“一托了之”的态度。反之,家长应当要重视孩子的假期生活,尽量抽出一定时间,加强亲子陪伴、交流互动,要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在一些具有积极影响的社会公共、公益、普惠的场所,如(各大博物馆、少年宫、科学院)等地开展“游、学、研、玩“等多种形式的假期活动。 #今日话题#  

因此,要让孩子度过一个开心的暑假,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携手给孩子提供有意义的去处。与此同时,想要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还需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不然,通过整顿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开展平时和暑期的课后服务、托管服务,都只是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