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船舶

发布于: iPhone转发:3回复:0喜欢:12

$中国船舶(SH600150)$

部分资料来源:

东方证券,造船业深度报告》

网页链接

知乎:为什么韩国造船业会在2023年崩溃》

网页链接

《2023年全球造船业回顾与展望》

网页链接

造船业是非常非常典型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非常高的产业壁垒,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以及高负债贷款投入。全世界造船业发达的国家并不多。

世界历史上,民用造船业非常发达的国家一共有四个,二战之前的英国,1970年后的日本和韩国,以及2000年后的中国。

英国在二战后迅速的失去了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日韩的造船业能够崛起,一方面是二战后迅速学习西方教育体制培养了大量合格工人,另一方面是美国秉持低端产业转移的思路,把低附加值的造船业转移到了日韩来承接,大大提升了日韩经济发展和造船技术。

韩国比日本更卷,国家出了扶持造船业的政策,因此在90年代后韩国造船业跃居世界第一,大宇造船,现代重工和三星集团都有很高的技术,比如在90年代就可以建造难度最大和利润最高的LNG天然气运输船,而这一技术直到2008年才被中国船舶所掌握。

而现在,中国船舶旗下的沪东中华船厂手持LNG船订单近50艘,生产任务已排到2028年。2023年是沪东中华LNG船产能倍增的关键之年,全年计划交付4~5艘LNG船,年内同时在建LNG船将达到创纪录的16艘,2024年开建数量有望增至24艘。

中国船舶的投资思路:

一、在用船舶老化催动更新需求。据统计,大型船只服役年限平均为32年,而上一波造船大周期是1989年,距今已经34年。因此接下来的几年内都是船只更新换代的高峰期。因此造船订单有长时间的保证。

二、碳排放要求促进船舶更换。更好的燃油效率,更环保的新能源动力方式。高环保要求,船只大型化,船只科技化,使得造船业进入的门槛更高,供给更加受限。

三、远洋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促进船只的更新换代。更大的集装箱船带来更高的运力,更低的运费,更稳定的抗风浪能力。

四、近期中国船厂的高附加值船订单数量大幅增长。虽然2010年中国造船数量就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是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为优势生产的低附加值的干散货船为主,而21年以来的新增订单,高附加值船型订单比例大幅提升。

五、美国持续加息使得日韩造船成本大幅提升。造船业因为建造周期长,单位成本高,下单客户无法全额付款,一般是付定金后船厂去银行贷款采购原料来制造船只。是高杠杆化的行业。而美国加息使得日韩船厂的这部分贷款资金利息大幅增加。在韩国政府加息之前,中韩两国的利息差不多,但是随着韩国跟随美联储加息,而中国在不断降息,以一艘2.5亿美元的LNG天然气船为例,建造周期为2年,韩国的利息成本将比中国船厂高出1000万-1500万美元,这对于下单客户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才会看到中国船舶的订单量在2023年井喷。

六、A股投资风格的切换。随着24年开年微盘股的雪崩,小微盘股的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为了共识,随着新村长的上任,国家队平准基金的买入,使得市场风格在向大盘股,高分红股,国企股,指数成份股倾斜,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七、中国船舶作为国内最大的民用船厂,长期亏损经营,高负债经营,使得资金长期对这只股票不看好,因此造成了这只股票长期的市值处于低迷状态,因此一旦反转趋势则空间更大。

八、造船业的收入有延后性。2021年的订单,有可能到2022年交付船只后才确认收入,这一点和房地产行业有其大的相似性,同样是高杠杆重资产行业,交付有延后性。以港股融创中国为例,2015年大幅加杠杆拿地建设,到2017年交付时股价才涨到最高峰股价增幅30多倍。

因此,我认为未来三年内,中国船舶都是A股最值得长期投资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