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控股研究记录(八)——社交网络(下)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7喜欢:3

01

Hello,大家好。

我是风影。

今天继续分享我对“腾讯控股”的观察和研究,供交流和记录之用。

【前情提要】

上篇文章,主要跟大家分享了腾讯“社交网络”部门的业务分类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本篇,咱们接着上回的话题,重点聊聊“社交网络”的最后一块业务——视频号直播

本文将重点回答:

1)视频号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2)视频号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够强?

02

【视频号的发展前景】

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关于“视频号”的发展前景。

先说结论:我认为,“视频号”在未来可见的三年时间里,会有非常大的发展。

在2021年的年报中,视频号,与企业服务、海外游戏,被公司列为三大战略目标,管理层对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022年中报里,公司又再次提到视频号的快速发展,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朋友圈的80%。

从用户的角度,大家也可以明显感觉到,腾讯对于视频号的推进呈加速状态。

一方面,腾讯经常通过视频号,推送各类大型直播,包括春晚、冬奥会、演唱会等。

另一方面,视频号及直播,已经作为“发现”菜单下的一级入口,跟“朋友圈”并列。用户看到发现的红点,点击之后就能马上看到视频号和直播。且界面上展示的内容,很有可能是用户感兴趣的,吸引用户点击观看。(比如我的界面上,就是游戏“暗黑破坏神”)

03

【视频号的“商业化”进展】

用户的参与度够了,那么是否能收钱了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意拿抖音与之比较。看看同样刷100次视频,其中包含多少商业化视频,亲测结果如下。

虽然是不完全统计,但大致上可以得出一些定性的结论。

首先,刷到“直播”的次数,是视频号比较多。其中有新闻、时政的直播,有个人专业技能的直播,有带货的直播,还有一些预约的直播。除了第一种类型,其他直播基本都是商业化的。

其次,视频号目前没有在短视频中插入广告链接,而抖音有近1/4的短视频包含广告链接。这说明,视频号的广告业务还没有商业化,可能还处于测试阶段。

最后,视频号刷到的普通短视频较抖音为多。这说明,视频号目前还不想给用户带来太多的商业化气息,现阶段让用户看“爽”了最重要。

因此,我们可以大致得出结论:

视频号整体上对盈利的追求,还是比较克制的。直播作为“先锋”,已经基本展开;而广告目前还是“引而不发”,等待合适的机会。

P.S:为了统计这200次的数据,一不小心就刷了一个多小时。不得不说,这短视频,毒是真的毒[笑哭]

04

【视频号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我们来回答关于“护城河”的问题。

视频号相比抖音等其它短视频平台,它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用户粘性”。

这种用户粘性,又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红点”吸引用户

在微信“发现”菜单里,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朋友在看的内容,会不断以“红点”的形式提醒用户。大部分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强迫症,看到红点就浑身不自在,要把红点给点掉。不知不觉,就这样进入了视频号或直播看上了。由于用户基本每天都会打开微信,因而进入视频号或直播的频率也就随之提高了。其他短视频平台,则没有这样的优势。

2)用户难以流失

过度的“刷”短视频,会使一部分人产生“内疚感”,认为荒废了很多时间,进而选择卸载短视频APP,与短视频隔绝。而视频号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微信是几乎每个人都会用,且几乎不可能卸载的APP。用户有可能会因为自身原因,选择暂时不看视频号。但视频号就在那儿,每天都有个小红点提醒你,用户难以与之彻底切断联系。这大大降低了视频号的用户流失率。

其他诸如内容、运营方面,我认为视频号相对其它产品,目前都不具备明显优势,甚至可以说处于微微的劣势。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腾讯的不少产品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学习行业领先者的经验——开发并改进自家的产品——利用社交属性推广并不断迭代产品——完成“弯道超车”。

这一回,腾讯是否能再次利用“后发优势”,在短视频领域大放异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围观]

END

总结一下:

我认为,“视频号”未来三年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参考抖音、快手等公司的营收规模,腾讯社交网络下的视频号直播业务,做到三四百亿规模,我觉得不是难事。另外,视频号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是微信赋予的“用户粘性”,这使得视频号的用户流失率,理论上应该比其他平台更低。

关于“社交网络”,以及整个“增值业务”部分的介绍,就到这里喽。下篇文章,将进入腾讯的下一块主要业务——广告。

咱们下篇文章再见喽~

(未完待续……)

全部讨论

2022-09-21 10:47

我发现微信的视频号是可以关掉的(不在页面显示),如果有这个功能的话,红点策略可能会失效。同样的,因为关掉视频号导致人们不去看视频号的话,用户虽然不会流失,但也不会增多了。那这两个核心竞争力似乎不够强势。

就我自己刷视频的经验来说,重要的还是内容。用户会因为内容而去平台看看,例如抖音最开始的典型内容是洗脑歌,后面明星入驻;快手一开始火出圈的是土味视频;B站则侧重二次元和更有干货的长视频。

但就目前而言,(我觉得)腾讯视频号的内容没有标签,让人想要通过视频号去获得什么的时候(娱乐放松、学习充电)就不会想到它。就很少有身边人是因为想看朋友点赞视频而去看视频的。

做短视频这个方向挺好的,它天然的留住用户--不去别的视频平台甚至别的app--更多时间的去刷短视频,简称有毒。但也正因为这个特性,腾讯不做点短视频内容营销,只通过社交想要从别的平台挖过来用户感觉还是挺难的。

2022-10-14 09:04

分析的很好,真实

2022-09-19 14:59

我就删掉了DY,实在太有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