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基金金梓才:AI算力已进入基本面向上阶段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很多人把AI比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同吗?在你眼中,AI的投资图谱、产业周期位置是怎样的?

什么是工业革命?我觉得是要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新的市场、新的需求。在上一轮科技股行情中,很多人说5G是一场工业革命,但回过头来看,它可能只是一次产业升级。AI就符合了“新”这一标准,它帮助我们用算力、大模型完成一些工作,这是一种生产力的巨变。

我们可以把AI驱动的这场工业革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模型不断迭代成熟,从文生文到文生图,再到文生视频,这一阶段可以看到大模型不断升级和迭代;第二阶段是大模型进入成熟阶段后,与越来越多的终端融合,比如手机、PC、汽车等,渗透我们的生活;第三阶段则可能出现原生的由AI模型驱动的应用,这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现在可能还处在第一阶段的中前期,目前海外科技巨头在大模型端出现明显的竞赛趋势,使得大模型升级迭代速度远超预期,而算力作为AI模型的基础设施,需求有望持续火热。所以在这个阶段的AI投资,要紧紧围绕海外算力这个方向。

去年的AI行情大概持续了半年时间,此后便遭遇大幅回调,今年的AI行情到了什么程度,你对于市场走势怎么看?

去年上半年的AI还处于主题投资,三季度基本面才逐渐走出来,但当时股价所处的位置已经提前透支了基本面,所以股价发生了调整。与去年AI行情相比,今年的AI行情,尤其是算力板块的相关行情已不仅仅是主题投资和概念炒作,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正式进入基本面向上阶段。所以,如果说去年的AI行情是普涨,今年AI的投资方向更为聚焦,我们更看好以光模块为代表的参与海外AI算力建设的板块。

今年Sora问世后,算力产业已经在近期领跑市场,未来还能保持这种强势吗?

首先,Sora作为文生视频的模型,如果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它对算力端的消耗是非常大的,这会显著推高市场对海外算力高增长的预期天花板。另一方面,Sora的推出也会明显推动海外厂商文生视频模型竞赛,作为基础设施的海外算力板块,其高增长的持续性和确定性有望进一步增强。

当前国内算力产业发展情况是怎样的?有哪些进步和困境?

客观来说,国内算力目前建设仍较大程度依赖于英伟达的GPU(图形处理器),去年10月17号美国BIS(商业信息系统)新规之后,英伟达主流的H800/A800被迫退出国内市场,所以这小半年的时间,国内算力建设受到了一定阻碍。

但国内AI长期高速发展态势是必然,所以当英伟达退出后剩下的算力缺口,给了国产GPU厂商很好的切入机会,在与下游客户磨合过程中,国产GPU厂商的升级迭代速度得到提升。长期维度来看,看好国内算力产业发展,在GPU的供给格局上,国产GPU会逐渐缩短与英伟达等全球领先GPU的差距,在国内市场取得较大份额。

怎么看待高景气赛道的高估值问题?对于估值的容忍度是怎样的?

估值是个相对概念。估值的本质是对未来增长程度的反应,高景气赛道虽然静态看估值很高,但动态看,远期业绩是爆发式增长的,估值消化能力特别强,折现回来再去算它的估值,也就不那么贵了。反之再便宜的公司,如果未来业绩是下滑的,虽然静态看很便宜,但未来的盈利贴现回来看,发现其反而估值很高。

因此,估值一定是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不能刻舟求剑。因此我们对于估值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我们更在乎的是回归到行业景气本身,回归到公司未来成长性本身。

2024年,你比较关注的投资主线是什么?

展望2024年的行业配置,我们认为要在总量低预期,弱修复背景下寻找经济结构性亮点产业,重点可以关注三条线索:第一,关注全球产业周期共振的AI产业链;第二,关注内需板块中经历了过去两年供给端出清的一些公司;三是关注出海供给优势较为明确的行业,尤其是“国内供给优势+海外需求改善”的细分方向。

今年有可能是主动权益投资的大年,只要一些主要的机构重仓股能把基本面守住,把科技阵地守住,就有望形成主动权益基金取得良好收益的契机。

$中际旭创(SZ3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