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基解密2:信达澳银——冯明远,过去3年,业已封神。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16喜欢:24

 根据《雪球原创专栏协议》,特此声明,本文所涉及基金,本人及利害关系人可能在未来72小时内买入,或者已经持有该基金

一、写在前面

唯基解密2的开篇文章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信达澳银的冯明远了。我们在最初的筛选条件中,过去1年、2年、3年排名均在前20名,职业生涯年化回报10%以上的人,只有他一个人,后来因为人数过少,才放宽了条件,选出7个。而且,在我们最后的榜单中,冯明远以过去3年总回报156.28%的业绩排名第一。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王者。同业的一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我们找到一座金矿,我觉得,他会超越陈光明……”,其它的关键字还有,”特别重视调研“、”不讲PPT“等我们还是客观的梳理一下吧:本篇文章所有数据来自万得数据库。

二、个人介绍

浙江大学工学硕士。2010年9月,任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研究员,2014年1月加入信达澳银基金公司,任研究咨询部研究员,信达澳银领先增长混合基金及信达澳银转型创新股票基金基金经理助理。2016年10月起担任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7年12月起任信达澳银精华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1月起担任信达澳银先进智造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9年8月起任信达澳银核心科技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简单分析一下,2010-2014,做了3年研究员,之后去信达澳银基金,做了2年多基金经理助理,2016-2019开始做基金经理,所以,从业年限10年,投资年限2.35年,这也是一个标准的成长路径。区别是,有的人直接就从研究员上到基金经理,他还做过一段时间助理,路径更扎实。截至2019年3季末,管理4只基金,规模39.36亿。如果要把他和交银的王崇比较一下,结果是这样的:

绿色的曲线是冯明远,蓝色是王崇,都是完虐沪深300指数的强人。因为冯明远做投资是从2016/10/19日开始,所以,王崇的5年回报、总回报是比冯明远高的,不过年化回报25%和27%说明2人的水平应该在同一个级别上。2019年的科技主题年让冯明远跑的更快。

三、历史业绩

1、管理产品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冯明远目前管理的4只基金,全部个人独立管理,2016年至今都没有换过人,年化收益率和排名都在头部。从名称上来看,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核心科技似乎都偏向于科技创新的领域。我们还是挑出他最早操作的新能源产业做一个梳理。

2、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 $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F001410)$  )

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7月31日,前面换过2任基金经理,冯明远从2016年10月19日开始独立操作,截至这一天,这只基金的收益是10.70%,到2020/1/17日,这只基金的收益为171.87%,也就是说,期间161.17%的收益来自于冯明远。他在这只基金上的管理时间是3.25年,这也是他投资生涯最完整的时间段。该基金过去1年收益108.86%,过去2年85.32%,过去3年166.80%,各位,这个业绩应该完虐很多个人投资者买基金或者炒股票的收益吧。再来复习一下,2016年熔断,17年大盘蓝筹涨,中小股票跌,2018全年阴跌,2019主题,我们来分年度对比一下

因为冯明远从2016年10月才开始操盘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基金,所以,2017-2020的业绩更能说明问题,看一下,每年均超越沪深300指数,我们顺便和上一篇文章,交银的王崇做一个比较,2018年两人差不多,2017,2019,2020均超越交银的王崇。

四、投资风格


投资风格来看,大部分以投资小盘价值股为主,很少买大票,这种风格估计个股持有时间不应该很长,换仓相对较快。

五、资产配置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因为是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长期维持在85%以上,基本没有债券投资(不懂债券,或者不屑于赚债券的钱)。所以说,基本没有择时的概念,当然,股票型基金择时的空间也不多,所以遇到市场大幅下跌,它的回撤可能也会较大。关于回撤再说两句,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回撤可能作为一个排名工具可能更现实,作为一个剔除工具,真的可能会误杀。而收益是可以作为最好的剔除工具,毕竟,长期来看,暂时的亏损不是问题,只要未来能回来,能赚到钱,结果就是OK的。

但是,既没有收益,回撤又大的产品,还是趁早说88吧。

六、行业配置


我们发现,行业分布中,制造业投资占将近80%,第二是信息技术(12%左右),第三是金额(3%左右),行业是相对集中的。

我们再把王崇的交银新成长的图再放一下,大家就可以比较这两个人的风格是很不同的,冯明远依然在深入挖掘制造业的投资机会上越走越远,而王崇则开始分散投资到其它领域,寻找不同领域赚钱的可能。

PS:在这里普及一个制造业知识吧,制造业包括的门类很多上到航空航天、汽车,下到家具建材、印刷、纺织、化工、计算机都在制造业的范畴。

七、重仓持股

1、持股集中度

从前十大重仓股占比来看,变动是较大的,最高的时候有50%,低点降到20%附近。所以,如果你想跟着季度报告炒股票的化,冯明远的效果肯定不如王崇。

2、换股频率各位,本以为冯明远也是价值投资理念的奉行者,但是,做完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的数据整理后,我吓了一跳,为什么?结果如下:

我们整理了从2016年4季度(他是2016年10月接手)到2019年1季度13个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第一、一眼望去,满篇电子,其次通信,也就是说,这个人重仓电子版快不是从2019开始的,从2016年就开始,这区别于很多2019年赌电子板块的基金经理,或者说,在这个领域,冯明远是一个长期玩家。第二、个股最多2个季度在前十大重仓,比如,华天科技通富微电长电科技,绝大部分重仓个股每个季度都换。所以,你无法跟着冯明远炒股票,因为你不知道他下个季度重仓什么。第三、个股成功率极高,看一看个股的区间涨跌幅(这都是季度涨跌幅),比如,晶方科技82.48%,中孚信息54.06%,华正新材107.59%,武汉凡谷56.16%,沪电股份72.46%,东尼电子54.48%,科森科技116%,过去3年多,17个季度,170个次重仓股票,其中7个季度,16个次股票单季度涨幅50%以上,这个成功率太恐怖了,如同预知了未来。

八、二次验证

于是,我开始犹豫、怀疑他是怎么做到的,这有异于我之前对于成功的理解,至少我从业以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投资风格(当然,如果事实如我所感受到的那那样)。于是,我开始了二次验证。我找出了冯明远管理的第二只基金(反正一共就3只)——信达澳银精华配置混合基金( $信达澳银精华配置(F610002)$  ),依然看前十大重仓股:

和第一只一样,我看了最近2个季度的个股,连续持有2个季度的只有长电科技圣邦股份,其它基本不重样。晶方科技2019年四季度82.48%收益、盛邦股份2019三季度119.82%、华正新材2019一季度107.59%、沪电股份2018年三季度72.46%,这些数字依然炸眼。

但是,这只基金和新能源产业比较,行业分布还有所不同,2019年四季度加入了华泰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股,最近2季度个股的重合率相对较小。总之,风格类似,持股有差异。我们接着验证,又看了看信达澳银先进制造基金( $信达澳银先进智造(F006257)$  )前十大重仓股,数据如下:

这只和新能源产业比起来,个股重合度较高,风格也是一样,个股最多连续持有2个季度。

九、写在最后

以,通过三只基金的比较,我们觉得,冯明远是那种可以封神的强大存在。个股集中度不高,也就是说如果价值投资者买20-30只股票,冯明远可能需要80-100只;而且,基本每个季度都换仓,并且成功率相当高。这样的选手如果可以保持如此的业绩10年,那绝对会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但是,另一个方面,他在电子、通信、计算机方面的能力非常突出,如果市场风格离开了这个区域,在其它方向上能否依然有如此之高的成功率,是最大的风险。现在想想,朋友那句话,可能超过陈光明,就不能简单这么说了,因为风格完全不同,一个是行业不同(能力圈不同),一个是策略不同,陈总的风格是个股长期重仓持有,做决策的频率很低,犯错次数也低。而冯明远这种风格,每个季度都要做大量决策,而且成功率很高,这两种成功很难有可比性,而冯明远的人生刚刚开始,还不能说成功,而陈光明总的成功已载入历史。即使冯明远成功,就风格策略来讲,也不会成为另一个陈光明。

榜单中的下一位基金经理您想了解哪位呢?欢迎给我们留言。

数据来源:万得数据库,统计日期:2020年1月14日

正念投资的读者都在看

唯基解密2:2017-2019,最强基金经理

唯基解密2:交银三剑客——王崇,中生代王者

全部讨论

2020-03-12 18:22

这个风格是不是就不适合定投了

2020-02-26 14:48

看了您的几篇对基金经理的分析,收获良多,多谢整理。对比周应波和冯明远的两个基金,我发现周的时代先锋分红了7-8次,而冯的只在18年分红过一次,这方面没有纳入统计,不知道会不会对评价造成影响。

2020-02-22 21:31

信达澳银--冯明远

2020-02-19 19:57

正在风口的黄兴亮也厉害,能比较比较不?

2020-02-18 00:21

今年已经27%了,恭喜!

2020-02-17 23:02

第一只基金就选的冯明远的,相信未来会更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