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喜欢:4
通策拿了好几年了吧?竟然都不知道为什么跌这么惨,开始以为通策的这种各省总院培育后加分院的模式可以在省外快速复制,全国30多个省是最大的市场?所以才会有了400多的股价!然后逻辑证伪,股价回归合理价值,就这么简单,傻不拉叽的,天天长篇大论也不知道说个啥

热门回复

做高端,肯定死得透透的。能把中低端做好,就盈利无忧了。

个人理解通策的这种模式的关键就是需要先培养一个有口碑的省总院,恰恰口碑是私立医院的弱势,就算成功也需要有大把时间沉淀,与眼科的比较的话 大体上是说眼科医疗设备昂贵,医生单干的例子少,就少了小诊所的竞争,但我觉得通策作为一个医疗集团如果能做好难度更大的牙科的话,进入眼科领域也不在话下

所以不是说了是快速扩张被证伪了吗,投资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成本,不树立自己的口碑充其量是在吃公立医院的残羹剩炙,谈不上竞争

我是新人。
请问兄弟,这种总院加分院的模式为什么不能快速扩张?中间是什么问题导致该逻辑被证伪?
另外,他与眼科的模式是不是很相似?
这两天正观察牙科眼科,还望兄弟解答。

如果市场是这种情况,即需求端较大但供给端充分竞争,那么这就有点类似于连锁酒店的商业模式呗?
这种类比如果成立的话,其成长性依然不会被证伪,无非是兑现或者成长的时间不太确定,分到的份额不太确定。

嗯,快速扩张的预期是没了。
我认为,通策完全可以做牙科里面的高端市场,通过营销打出知名度,通过专业与个性化服务做高单客价。
如果是这个逻辑,那么目前的价位也就算合理,有点鸡肋呢。

为什么呢?
做中低端的话,从价格与便利性上讲,很难与私人牙科诊所竞争。
做高端,类似于月子中心,以服务取胜,至于高水平牙科医生,完全可以合伙入股的方式绑定。类似于律所之于大律师,私募基金公司之于基金经理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