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斯》阅读笔记之二:万行并发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它就会怎么样。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当你的人生走到一条路的尽头的时候,就是该变换方向和身份的时候了

——《绝命律师》观后感

西蒙斯在研究拓扑几何的数学家之路上走到尽头的时候,庞加莱的破洞对他已经完全失去了的吸引力,这个时候他华丽转身投资领域,扮演起基金经理的角色。他前期的成功是幸运的,就像他投资的聚乙烯地板公司,以及把股份转让后又随手交给他的一个学生去投资,短时间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从60万美元迅速变成了600万美元,这还是1974年!

此后美股迎来了持续的牛市,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74年的577点涨到2000年的11750点,凡是肯把家庭结余投资于股市的美国人都分享到了国家发展的红利。不羡慕都不行。

1974年到2000年,美国引领了好几次科技的腾飞,先是个人计算机,然后是互联网,这些都深刻地改变了金融的运作模式。随着计算能力的普及,各行各业,乃至个人都提升了信息处理的能力,过去罗斯柴尔德家族需要靠全球布点和信鸽系统来传递消息,获得相对于对手的速度优势,后来变成了比拼CPU的计算能力,比拼通信专线的长度,再到后来比拼最后1km的距离。当这些比拼越来越接近极限后,算法模型变成了终极之战。

谁能够快速地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又能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快速做出正确判断,成为金融投资的关键。在这方面数学家确实占据了太多的先天优势。他们沉静,严谨,而且精确,不容易被情绪和他人所影响,就像一个近似的交易机器。但人总归是人,仍然免不了被内心的贪婪和恐惧的攻击,所以如果能够创造出一个理性的交易机器,然后完全放手让它去运行,才是交易的王道。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差的年代,有些人会因为掌握了AI上天堂,有些人会因为够不着AI而下地狱,大家万行并发,悲欣交集,同在这娑婆世界轮回,禅缠不已。

---------------------------------------------------

附本人研究的交易模型对两个期货品种的回测记录:

----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