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原因在于两者的永续经营能力远不及高端白酒,20年后他们还在不在很难讲,但五粮液非常大概率还在。市盈率估值法本质是DCF(现金流折现)估值的简化模型,其适用前提是企业具备稳定且良好的永续性,显然前两者不完全符合这一条件。
企业碰到难处时,正常状态是中间有几年亏损,春秋航空就是个例子,疫情之后连着亏了三年,最近利润总算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了,现在市场给了25倍市盈率的估值。
同样面对困难,茅台呢?它不过是利润增速慢了点,连负增长都没出现过。
单说这种在行业周期底部只是利润增速略降的本事,茅台比市面上 99.9% 的企业都强。即使它略有负增长,也是比 99% 的企业强。
越是这种艰难的时候,越是能看出茅台的优秀,我越是欣赏茅台。
核心原因在于两者的永续经营能力远不及高端白酒,20年后他们还在不在很难讲,但五粮液非常大概率还在。市盈率估值法本质是DCF(现金流折现)估值的简化模型,其适用前提是企业具备稳定且良好的永续性,显然前两者不完全符合这一条件。
不买喜诗糖果,圣诞节亲不到心仪的女孩。不上$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很多事也不好办。哈哈,要办事不会心痛这点钱。茅五国总产量只有白酒总产量的2%-3%,也就是说酒友里有98%的人还没喝过或者不常喝茅五国,目前我国人均GDP才1.2万美金,98%的酒友还喝不起最好的酒,等人均GDP达到美国水平8万美元的时候,能常喝茅五国的酒友肯定不止2%,那意味着高端白酒要么继续大幅提高产销量,继续提高市占率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要求,要么大幅提高价格保持永远只有2%的人喝茅五国。什么年轻人不喝酒,经济不行了,都是短期因素或者想当然,不是长逻辑,是短期想做趋势反转人的逻辑,他们关心的是拐点,不是真正长期投资者的逻辑。
老巴的种地理论,总有不好的年份,那又如何呢?只要地里一直产出,市场需求一直还在就行。
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
只是对于业绩下滑幅度和恢复25PE估值就看每个投资人的估计了。
我想起腾讯的2022年,游戏被限时那段时间。我不知道白酒拐点什么时间到,但是白酒开瓶最差的日子已经过去。
这里面有几个假设,首先是利润从去年巅峰期只下滑23.5%就开始反弹,其次是最快2027年,最迟2032年就能基本回到今年的利润,最神奇的是市场因此能给到25倍pe。且不说前两个条件能不能达到,你要不看看那几个家电股什么估值水平?$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海尔智家(SH600690)$ 美的和海尔现在还在增在,勉强给个12~14的pe,你再看看格力和海信家电这种利润过山车的股票估值。(ps:他们的分红水平也不低,不要说挣的假钱)
这篇文章值万金啊!
逻辑bug很多!比如这句,“茅台、五粮液这些头部企业,会把行业集中度推到什么程度?想通这一点……”,1000元以上的烈性酒,怎么可能集中?以后人人只喝千元酒??这怎么可能,如通茅台五粮液集中,那价格必然一定要跌到和玻汾一个价儿了。满大街西施一定就没有价值,只有满大街丑女西施才有价值。
看好高端白酒的投资者,都罗列一大堆好的方面,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列一堆不好的?股价长时间不涨,肯定是有很多不好的方面的。比如:白酒牛市的这么多年,即便高端白酒如茅台,产能有没有扩张?扩张了多少?在需求收缩的大背景下,供需情况如何?
这真不是周期,而是永久性,持续性的需求下滑,中间会有一些小周期,但是不改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