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粮液的股价回到了五年前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5喜欢:23

回顾2019年7月1日,五粮液的收盘价为126元。昨天,五粮液的股价恰好回到了五年前的水平。

然而,在相同的股价背后,五粮液已经成长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企业。

2018年,五粮液的净利润为133.84亿元,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飙升至302.11亿元。在这五年间,虽然股价原地踏步,但公司的利润总额增长了2.26倍,年化增长率达到了17.7%。

过去五年,五粮液的分红也在逐年上升,2019年至2023年,投资者作为整体,共获得了620.9亿元的股息。以五粮液总股本38.82亿股计算,这五年每股分得的股息达到16元。

对于五年前的投资者来说,以126元的价格买入五粮液,不仅收获了2.26倍的每股净利润的权益增长,还获得了12.7%的股息收入,这部分股息的五年年化收益率为2.4%。

从股东权益(注:我选择的是净利润+股息)的角度来看,这五年五粮液投资者的权益年化增长率为20.1%。

展望2024年,预计五粮液的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0%,全年利润预计为332亿元。按照60%的分红率计算,预计总分红将达到199.2亿元。以当前市值4882亿元计算,对应目前股价的股息率将为4%。即使在经济困难的2024年,五粮液股东的权益增速仍将达到14%。

以2024年的净利润为基准,目前五粮液的市盈率为14.7倍。即使采用PEG估值法,当前五粮液的PEG值也已接近1。

在我看来,当下的五粮液无疑是明显的低估,一眼就能看出胖瘦了。

人们在情绪的影响下往往难以看清现实,但大多数时候,我们仍能一眼看出过往的荒谬。

1987年,日本电话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价格高达每股110万日元,市盈率达1000倍。尽管如此,其股价后来还上涨了3倍,市盈率一度达到3000倍。当时,日本电话公司的市值一度高达350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财富》世界500强前100家企业市值的总和。

我们现在回望,显然能意识到这是高估到了荒诞,但当时的日本投资者却未能察觉。

1972年,麦当劳的股价被推高至50倍市盈率,过了一段时间股价暴跌,从每股75美元跌至每股25美元,市盈率也从50倍降至13倍。在50倍市盈率时,大多数投资者并未觉得贵;而在13倍市盈率时,他们同样没有意识到这是买入麦当劳股票的绝佳时机。

2021年,五粮液的市盈率一度达到69倍,投资者对其趋之若鹜。然而,现在市盈率已降至15倍,大多数投资者却避之不及。

市场先生的疯狂是不可预测的,五粮液的市盈率可能会继续跌到10倍、5倍,尽管15倍市盈率已经是明显的低估,但这并不妨碍它未来可能进一步低估到令人发指。

但我并不打算将自己的投资体系建立在从极端低估中获利的基础上。如果市盈率真的跌至那种程度,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其未来几年的利润,或者现有存款加上一些银行贷款,将自己买下并私有化退市。

如张坤在最近的易方达蓝筹季报上的话:“ 事实上,这个时候长期投资者面临的最大风险其实是优质企业被私有化,控股股东不再愿意和流通股东分享企业未来的发展成果。”

我不会在优质企业上赌这种愚蠢局面出现的可能性。对我而言,15倍市盈率的五粮液已经足够便宜了。

在我的估值计算中,2026年五粮液的合理市值是1万亿(注:我给五粮液的合理市盈率为25倍,预测其2026年净利润约为400亿),相比于以目前市值计算,未来三年年化收益率空间有27%,再加上约4%的股息率,未来三年潜在收益率有31%。

无论是3000倍、1000倍还是50倍,都是显而易见的高估。而对我来说,15倍以下的如五粮液这样的优质企业,就是明显低估了。

人们常常戏称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但投资者的记忆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眼中的正确并非经过长时间验证的“正确”,而是过去两年内有效的“正确”。过去两年哪个策略赚钱了,哪个策略就成了他们眼中的真理。他们的认知实际上在随着情绪而变化。

当成长股策略有效时,30倍市盈率买入茅台腾讯是正确的;当高股息策略有效时,4%至6%的股息率买入煤炭、石油企业是正确的;当红海危机导致海运费用暴涨时,买入海运股、港口股是正确的。

总之,什么策略最近涨了,什么策略就成了当下的真理,进而也被某些“投资者”认为是永恒的真理。

但我坚信的真理只有一个:价格终将追随价值,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投资者只需关注内在价值,我们的投资收益最终取决于公司的盈利及其可持续性。

五粮液的股价是回到了五年前,而我旗下另一家企业更夸张,股价回到了十年前。

福寿园在2013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67亿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飙升至7.91亿元。在这十年间,净利润增长了4.74倍,年化增长率达到了16.83%。尽管股权被购股权部分稀释,首发外部股东的权益也有所减少,但即便如此,首发外部股东的总收益依然达到了4.38倍,年化增长率为15.54%。

2013年上市时,福寿园的市盈率高达48倍,而目前仅为约12倍(相对于今年的利润)。估值仅为上市时的四分之一。上市十年间,福寿园的净利润增长了四倍多,但估值水平却下降到了原来的四分之一,这种落差使得股价在十年间基本持平。

也就是说,虽然过去十年福寿园的经营业绩优秀的一塌糊涂,但股价十年没涨。

无论对五粮液还是福寿园,我一点也不慌,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我们总该有点坚信的东西。

我坚信的是,价格终将回归价值。

只要公司的经营状况一切正常,那些最初吸引我购买这家公司股票的因素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我就会非常自信回报终将到来。

从2021年至今的熊市中,沪深300指数从5930.91点跌至3399.27点,跌幅高达42.7%。历史上并非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从2011年1月到2014年6月,沪深300指数低迷了三年半,期间从约3557点缓慢下跌到约2096点,跌幅为41%。然而,从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仅在11个月内,沪深300指数便从5380点上涨了157%。

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1982年,美国标普500指数也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低迷期,期间指数点位基本未变。然而,企业的内在价值一直在不断积累。结果,从1982年8月到1983年7月,仅在11个月内,标普500指数从大约105点上涨到170点,涨幅约为62%。

1997年到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恒生国企指数点位,也是多年低迷。但在此期间,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企业能力日益增强,而该指数的估值却越来越低。结果,从2003年5月到12月底,恒生国企指数在7个月的时间里突然从2200点左右上涨到了5300点附近,涨幅达到约140%。

这些例子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价格回归价值的案例。在暴涨之前,它们都具备三个要素:长期低迷的价格、极低的估值和依然优秀的价值。当投资者几近绝望时,价格回归价值的进程突然开始,让所有之前看衰它们的投资者措手不及。

这些例子都还只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指数级别的回归,如果具体到单只股票,这种股价长期低迷最终短时间内暴涨回归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

彼得·林奇曾举过几个例子:默克公司的股票从1972年到1981年,9年里股价一动不动,尽管公司盈利平均每年稳步增长14%。然而,在随后的5年中,这只股票的股价上涨了4倍。生产职业服装的Angelica公司在1974年到1979年股价上下波动几乎不超过5美分,之后4年内上涨了7倍。American Greeting的股价整整8年死气沉沉,随后在6年内上涨了6倍。Brunswick公司的股价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都一直不动,6年内上涨了6倍。史克制药公司的股价70年前后的十年一直一动不动,随后在2年内上涨了3倍。

彼得·林奇说:“我习惯于一直耐心持有一只一动不动的股票。也许股价一直一动不动会让你开始想,是不是别人是对的而我是错的,但是只要公司的基本面表明公司发展前景很好,那么你的耐心通常会得到很高的回报。”

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需要的是对持有的耐心,对内在价值的信心,最不需要的是对股价的过度关心。毕竟,公司经营可能相当稳定,但市场先生的报价从来都不可预测。

巴菲特说:“在投资中,我们把自己看成是公司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也不是证券分析师……最终,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部分还是全部”。

牢记我们是“公司分析师”,我们关注的是公司的内在价值,而不是股价波动。属于我们的钱早晚会来,至于回报产生的方式和发生的时间,却不一定是我们所能预料到的。

$五粮液(SZ000858)$ $福寿园(01448)$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今天 11:02

消费预期都变了,很多分析都无效了,如果按照股息率,市场上这么多比五粮液更有优势的

今天 11:04

2021年,五粮液的市盈率一度达到69倍,投资者对其趋之若鹜。然而,现在市盈率已降至15倍,大多数投资者却避之不及。

今天 12:07

文章是好文啊,但是在A股这心浮气躁的大环境中,能沉得住、拿的稳的能有多少呐

今天 12:00

写得好。我也是重仓五粮液

白酒的报表利润不用太当真

36分钟前

彼得·林奇说:“我习惯于一直耐心持有一只一动不动的股票。也许股价一直一动不动会让你开始想,是不是别人是对的而我是错的,但是只要公司的基本面表明公司发展前景很好,那么你的耐心通常会得到很高的回报。”
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需要的是对持有的耐心,对内在价值的信心,最不需要的是对股价的过度关心。毕竟,公司经营可能相当稳定,但市场先生的报价从来都不可预测。

五粮液 越跌越有价值哈。

58分钟前

300亿元利润打个7折应该比较合理,因为眼看得着未来几年营收可能会下降,目前只能说不算贵

今天 11:45

打算洋河还五粮液!还一半吧

今天 11:39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