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回报的天花板》—杨天南(2018.9.30)(总第138期)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投资回报的天花板(总第138期)

原创 goldenstoneinvestor 杨天南财务健康谈 2018-10-02

收录于话题

#一个投资家的20年

88个

内容

人生有限,如露如电。

投资回报的天花板

2018年9月30日

文 / 杨天南

刚刚过去的九月是一个“悲欣交集”的月份,从人生到股市,均无例外。

九月里,一系列名人陆续谢幕:常宝华(88)、盛中国(77)、单田芳(84)、布仁巴雅尔(58)、臧天朔(54)、师胜杰(66)……

看到这些,不由得让人感慨:“人生有限,如露如电”。

九月里,伴随今年腾讯市值从高点跌去1.4万亿港元(至三万亿港元)、阿里跌去1200亿美元(至4270亿美元),刘强东的美国事件令京东股价更是雪上加霜,市值腰斩至370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新晋公司:拼多多蔚来汽车海底捞美团先后IPO,陆续精彩亮相,其中美团市值高达四千亿港元,与上市不久的小米不遑多让。

以70倍市盈率IPO的海底捞上市首日达到一千亿港元市值,老板身价达到600亿并不是最亮焦点,更吸引人的是一个更为励志的小插曲:伴随着这次上市,一个二十年前在海底捞找工作的四川小姑娘,在经过多年的拼搏与坚忍之后,身价暴增达30亿港元。

9月18日,美国宣布向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并计划在明年初升至25%。特朗普威胁“如果中国敢报复…”云云。 记录在这里,因为十年、二十年之后,恐怕没有人会记得。

9月19日进行的第二届“天南午餐”拍卖,承蒙热心人士襄赞,以12.05万元RMB成交。该款项已全数捐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用于贫困儿童的疾病医疗。

9月19日恰巧也是秋季学期,我在北理工经管学院教授MBA “投资学”的第一天,这已经是第二个学期了。如果能再教三、五年,我想或许可以出一本书,书名就叫《天南解读巴菲特投资学》。

望着满满的教室,同学们如织的热情。我有太多的话题和故事讲给他们听,只可惜课堂时间有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那些穿插于课件知识点之间的信息,反倒是最有价值的课程。

有同学提问:“可以买什么股票?”让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年轻同事提出的近乎同样的问题,我当时反问他:“你想投资多长时间?赚多少钱?”他沉吟片刻答:“时间越快越好,回报越高越好!”这个真实的往事引起哄堂大笑。

今年以来,我在不同的场合不止一次提到“投资回报的天花板”。通过投资多赚钱通常有两个因素,一般人们都会在“提高投资回报”这个因素上下功夫。

通常,人们在投资(或投机)过程中的种种“努力”,各种“学习”、“研究”、打听、预测等等,都属于试图“提高投资回报”的范畴。大家似乎默认:“花的功夫越多,投资回报就会越高。”

有鉴于此,让我们看看世界上那些顶级投资家的业绩:

比尔·鲁安(1925-2005),巴菲特同学,红杉基金创始人,年化约15%;

沃尔特·施洛斯(1916-2012),巴菲特同学,年化约15%;

约翰·内夫(1931- ),市盈率鼻祖,年化约14%;

雷·达里奥(1949-),《原则》作者,桥水创始人,年化约12%;

赛斯·卡拉曼(1957- ),《安全边际》作者,年化约19%;

查理·芒格(1924 - ),伯克希尔副董事长,年化约14%;

李嘉诚,长江实业董事长,年化约20%。

巴菲特,伯克希尔董事长,年化约20%。

。。。。。。

上述投资大家中,李嘉诚、巴菲特的投资载体是股份公司,与其他人不太一样,这赋予了他们一定的财务杠杆。

这些记录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一年赚五倍易,五年赚一倍难”的股市谚语。 “五年赚一倍”就是年化15%的回报。能保持每五年翻一番的成绩,就算得上是世界上顶级投资家的水平。

作为普通人,一个人已有的所学、所思,加上未来的所学、所思,所有这些加在一起,长期而言,大概率不会打破这些前辈由智慧、努力和运气所凝结而成的投资回报天花板。

至于说一个人如果经过努力,达到了与巴菲特一样的投资水平之后,是否还有机会赚更多的钱?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听过我课的同学们心中应该已经有了答案。

备忘:2018/ 09/ 28 周五

中国银行外汇折算价: 美元687.92,港元88.00。

专栏自2007年4月开启至今(总第138期),

上证综指自3,525点到2,807点,-20.37%;

香港恒指自20,520点到27,800点,+ 35.48%;

道琼斯自12,923点到26,450点,+ 104.67%;

专栏投资组合自100万到988.21万,+888.21%。

详情请见《中国金融家》杂志纸质版10月刊。

接力计划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开启至今(总第 53期),

上证综指自 2,010 点到 2,807点, +39.65 %;

香港恒指自 22,836 点到 27,800点,+21.74%;

道琼斯自 16,421 点到 26,450点,+ 61.07%;

接力计划自 1000 万到2410.88万,+141.08%。

我的感悟:

这篇文章印象深刻的点就是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们的问题:你想投资多长时间?你想赚多少钱?这句话我印象比较深刻。我曾经记得2021年的中秋节我和上研三的侄女聊天的时候,我也问过她两个问题:“你想一夜暴富还是慢慢变富?你人生想富很多次还是富一次?结果侄女回答“一夜暴富,肯定想富很多次”。我想也许大部分年轻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我甚至在想,如果时光倒流,让我重回年轻时代,别人问我同样的问题,也许我的回答跟她们也是一样的。但如果有幸在年轻时代听过天南老师的课的话,也许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与思考。我突然间意识到了天南老师所做的另一项社会公益活动—“价值投资进高校”活动的重大意义,如果年轻的莘莘学子早一点了解价值投资理念的话,早一点在内心埋下一颗财商教育的种子的话,未来的人生也许可以多一份从容,多一份选择,多一份自由。

有时候我在想,投资的道理在某种程度上与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要老是想着走捷径,走弯门邪道,试图一夜暴富以及以及一劳永逸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慢慢来比较快”“慢就是快”

二是关于常识,常识就是普通人不具备的知识,例如文中提及的“一年五倍易,五年一倍难”“世界顶级投资家年化回报也就在15%—20%之间”,普通人懂得常识就不会上当受骗也不会被所谓的高收益率所诱惑。有时候如果别人给你的承诺收益如果大于10%的话,你就要提高警惕了,之前看到地一些被骗的案例都是因为先期骗子承诺了动辄20%甚至30%的超高收益率,你看中的的是别人的高收益率,但是骗子看重的确是你的本金,所以,一定要尊重常识,不要轻易上当受骗。一个人已有的所学、所思,加上未来的所学、所思,所有这些加在一起,长期而言,大概率不会打破这些前辈由智慧、努力和运气所凝结而成的投资回报天花板。

我有太多的话题和故事讲给他们听,只可惜课堂时间有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那些穿插于课件知识点之间的信息,反倒是最有价值的课程。看到老师写得这么一段话,让我更加意识到了天南老师在《天南解读巴菲特致股东信》题外话的重要性,许多天南读友会的会员都喜欢听老师的题外话,我也不例外,因为那是老师多年经验的总结,是老师的人生智慧。我印象我在听某一年的解读时(具体年份我记不清楚了)老师提及的:“如果及时听到过来人的经验总结,就可节省你20年的摸索时间”,也就是那句话“在大师门下听课几个小时,就胜过你苦苦摸索十年的时间”,我们常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这篇文章天南老师提及到了9月19日进行的第二届“天南午餐”拍卖,承蒙热心人士襄赞,以12.05万元RMB成交。该款项已全数捐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用于贫困儿童的疾病医疗。称做“天南午餐”很少有人关注款项最终去了哪里,帮助了多少人。许多人倒是关心到底“吃了什么?”其实“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在一起”。鉴于大家总关心吃什么,于是2019年起将“天南午餐”改为“天南时间”。2019年和2020年“天南时间”拍卖所得用于资助101个和108个二孩家庭。不直接给钱,而是建议他们购买天南老师推荐的ETF。其实这也是天南老师所做的一项“化虚为实”的社会公益慈善活动。

我本人因为2020年加入了天南读友会,亲眼目睹了由“二孩计划”到“多孩计划”的全部过程,2021年以及2022年杨老师将10万元分别赠给了一个家庭,而今年2023年重新又改回到了以前的计划,今年受益的家庭为108个,这几天我已经在天南读友会看到了一些多孩家庭收到1000元的回馈,这些家庭都表示要将这笔资金投到沪深300ETF上,作为定投的启动资金,他们的小孩大部分都参与了杨老师发起的“少儿财商朗读比赛”以及“勤工俭学活动”

“勤工俭学”的收入可用于定投计划,参与“勤工俭学”的小朋友年龄大概在8岁左右,如果以每月勤工俭学100本计,每年大约有1.2万(每月1000元)的收入,持续到22岁大学毕业,一共14年,按年化8%计算,届时将近30万元的金融资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提供一比一的配套激励,数目将更为可观。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人生九练”在潜移默化中的完成,TA们终将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