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subway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9
国内客流和国际客流的流量价值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是上机与其他机场的区别,国内客流价值低,囯际客流价值主要是免税商品(化妆品,烟酒,奢侈品等),而免税有几个痛点:1.分流(牌照),2.政策改变(上机无法自主左右),3.未来中国国力上升,国人对这些洋品牌也可能不感冒了(十几年前去香港买表现在没人买了,买苹果也清失了,出境机场为了买真茅台的也少了,出境东亚南,日韩,欧美的主要购物方向和欲望似乎也没那么疯狂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感觉不一定对,数据说话最好,我没这方面的数据),或者说购买渠道更多元(国家免税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国内消费留住消费税)。4.上机整体来说不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公司,受非市场化的因素影响比较大,包括政策,大股东,管理者(管理者能否真正的善用流量是需要商业智慧的,而行政任命的管理者很难将所有精力用于市场化的竞争上)。5.核心是流量变化,因疫情防控流量下降诱发租金或扣点下降(次生灾难),假设一切恢复正常,上机还是有许多非市场化的因素非上市公司能左右,特别是免税这块,尽管我也认为只要有国际客流就必然会有购物必然会有免税业务,由于上机的客流必然的会达到1.5亿人次/年,核心在于判断免税业务的长期趋势是向上还是萎缩,也即流量价值是上升还是萎缩这是投上机的核心之一,如果上机这块业务太挣钱,我想一定会引发新的竞争,那么上机护城河在什么地方呢(是政策还是别的垄断,是否会面临调整,目前我看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