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6

$中国海油(SH600938)$

一年获4个亿吨级大发现,中国海油还有多少惊喜?

碳客Lab 碳客Lab 2024-04-02 17:07 北京

近日

我国渤海再获亿吨级大油田秦皇岛27-3油田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04亿吨

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

自2019年以来发现的第6个亿吨级油气田

2023年

中国海油发布十大勘探发现

其中有4个亿吨级油田

勘探业务交出亮眼成绩单


一个亿吨级油田按照目前采收率的指标

开采出的原油可供100万辆汽车行驶20余年

行驶里程累积超2000亿公里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球勘探地质成功率

已经从原来的30%逐步降低

商业成功率目前仅维持在6%左右

而亿吨级商业发现仅为0.1%左右

也就是说

发现一个亿吨级油气田

需要付出近千口钻井的代价

资源统筹布大局 奠定高质量勘探基础

勘探的对象是新区新领域、成熟区、滚动区、久未突破矿区等五种类型的地下资源。勘探团队可分为三支地上队伍,针对不同类型的地下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人才驱动开新局 注入高质量勘探动力

人才是海洋石油勘探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动力。勘探一路创新建立“阶梯激励机制”,专门设计针对基层青年科技人员的小微技术奖(第一阶梯)和针对长期技术的勘探专项技术创新奖(第二阶梯),衔接第三阶梯的更综合、更成熟、成效更卓著的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级激励有层次,激励方式更精准,实现了技术、人才、油气发现协同发展。

系统开放铸格局 实现高质量勘探协同

一个项目团队的勘探经验通过交流能在其他项目团队产生同频共振,实现勘探的不断突破和拓展,持续提高总体勘探成效。开放系统的交流包括技术和管理经验交流,勘探领军人物交流和矿区交流三个层次。

01

圭亚那斯塔布鲁克区块

FT-1井是中国海油圭亚那中深层勘探战略实施以来第一口中深层DST测试作业井。针对圭亚那勘探项目存在浅层勘探难度逐渐增大、风险逐渐升高、后备目标不足、储量接替困难等难题,中国海油抓住T-1井中深层非目的层发现油层的蛛丝马迹,创新地质认识和关键技术,认为区块中深层具备油气成藏条件,判断中深层具有很大勘探潜力。

随着圭亚那中深层油气勘探屡创佳绩,作业者在圭亚那斯塔布鲁克区块勘探思路也由“以浅层勘探为主”转变为“深浅兼探、多层系、多领域、多类型立体勘探”。

以圭亚那中深层勘探战略为引领,斯塔布鲁克区块不断打开油气发现新局面。斯塔布鲁克区块位于圭亚那盆地海域,水深500~3000米,区块面积2.67万平方公里。中国海油于2014年进入圭亚那斯塔布鲁克区块,持有25%权益。

该区块自2015年获得当年全球十大发现之首的Liza油田之后,连续7年有21个油气发现位居全球年度十大发现之列。截至目前,区块勘探已经获得超30个油气发现,可资源量约110亿桶油当量。

02

开平南油田

开平南油田位于南海东部海域开平凹陷,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02亿吨油当量,是我国在深水深层领域自主发现的最大油田。

然而,这个“深海宝藏”却是曾经的勘探“冷区”,被贴上“水深、块碎、砂多、油稠”等标签,成为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勘探“冷区”。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平凹陷用了将近40年。

秉持“绝不轻易否定任何一个洼陷”的精神,科研人员没有轻易放弃。通过对钻井岩屑和油样仔细分析、比对,终于找到优质的生油母岩指标,从而判断开平凹陷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重新看到勘探突破的曙光。

开平南油田是中国首个深水深层亿吨级油田,该油田的成功发现充分展现了南海深水勘探的广阔前景,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3

秦皇岛27-3油田

秦皇岛27-3亿吨级油田地处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是该区域继2011年秦皇岛33-1南油田发现后,时隔10余年再次获得的规模性油气发现,为渤海油田上产稳产4000万吨提供坚实基础。

针对石臼坨凸起的勘探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科研人员以构造勘探思路对凸起高部位的构造圈闭进行井位部署,相继发现南堡35-2油田、秦皇岛32-6油田和秦皇岛33-1/1南油田。随着凸起勘探程度逐渐加深,构造圈闭钻探殆尽,以传统构造勘探思路在凸起低部部署的井位多以失利告终。

近年来,渤海浅层勘探全面进入岩性勘探时代,对于石臼坨凸起而言,科研人员因地制宜,创新以岩性勘探思路来破局勘探老区。在新思路指引下,科研人员对石臼坨凸起开展区域性整体研究,最终将目光落在横亘在凸起上每个油田之间的斜坡带上。

科研人员一方面充分践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理念,常态化开展多专业交流,让勘探为开发“未雨绸缪”,开发让勘探“后顾无忧”;一方面积极采取科研与工程一体化办公模式,创新提出井位设计“1+N”模式,提前制订相应的侧钻预案,有力保障油田评价进度,大幅提高单钻机的探井数量和储量的落实效率。

04

渤中26-6油田

2月25日,我国渤海深层油气勘探再获发现,亿吨级油田渤中26-6油田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超4000万立方米,推动该油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突破2亿立方米,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变质岩油田。

渤中26-6油田所处的古潜山深埋海底之下超3000米,对该区域构造的勘探早在1979年就开始了。从以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的勘探到如今三维地震资料普及,从自营到中外合作,渤海勘探人在这片600余平方公里的探区前赴后继进行多轮勘探实践,设计钻探了多口钻井,都收获甚微。

2018年,勘探迎来转机。与渤中26-6同属一个潜山带的相邻构造,勘探人员发现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气田。项目组重燃希望,再一次从该区构造特征着手分析。渤中26-6四面环洼,油气充注能力强,具备形成大型油田的物质基础,由此研究人员坚信这个地区一定还有规模型油气田,渤中26-6的勘探之路重新开启。

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潜山油藏应为统一的油水系统,相当于一个连通器埋藏在地下深处。2020年,渤中26-6-1井在潜山西高点钻遇水层,几乎意味着更低位置再进行勘探基本没有意义。

攻关团队转变勘探思路,通过反复分析老井资料,从细微之处嗅到了诸多油气信息。科研人员发现,潜山断裂带处发育非常致密的糜棱岩,代表这座潜山经历了强动力变质作用。有了这项认识的支撑,技术人员在潜山内部刻画了一组特殊的具有强封隔性的断层。在原本的含油气系统,划分了几个不同的含油气系统,相当于在低部位找了一个单独的高点。

最终研究成果推动了潜山低部位渤中26-6-2井的钻探。这口井成为决定该构造命运的一口井。它不负众望,取得极好的勘探效果——钻遇油气层累计超过320米,且测试高产,一举打开渤中26-6油田的勘探评价序幕。

中国海上石油勘探经过40年的发展

“三局”管理理念始终贯穿其中

为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的诞生

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洋领域四个亿吨级油田的发现

大幅提高海洋石油领域的储量规模

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

亿吨级油田的开发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石油资源的开发还将带动装备制造、

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油田的勘探、开发、生产等各个环节

都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重要力量

全部讨论

04-02 22:12

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