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卖保险的,正在被骗财骗色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9喜欢:13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工作群有个通报。

大概意思是讲在保险经纪人展业的过程中,有一些客户是来自互联网的。最近发现有网络骗子谎称有大单要投保,目的是骗财骗色。

画像都是50左右中年男性,离异单身或者离异再婴的状态,诉求是给女儿存钱(厂房拆迁或者小微企业收盘折现),年交100w、200w的大额,要求经纪人见面聊。

通常会先吹一堆牛,自己的创富经历,当地关系网,跟哪位领导很熟啥的,然后又说之前有哪位主体公司的资深销售总监给她服务,每次会带刚毕业的徒弟,订好包厢,自己看不上…

日常跟进每次会要求线下,去对方指定的茶室,表示不看中产品,就看中服务,其中一人走到录单环节,但保费一直交不上。

人管发了群公告之后,群里顿时炸了锅,因为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客户要求见面,直接定饭店,大中午吃饭点酒的。

更神奇的是,很多人遇到的骗子都自称姓胡,也是绝了。客户也是懂进化的,知道与时俱进,开始自称有1000万,可能信的人不多,慢慢就成了500万、300万。

有没有得逞我不清楚,但是已经引发了众怒,群里商量着下次遇到就把他搞出来打一顿。

说实话,除非有特殊资源,做销售都不容易,尤其是卖保险的,本来就没有固定工资,没有五险一金,甚至连劳动合同都没有,卖着卖着就找不到客户了,但是业绩每个季度都有考核,考核不到位就会被离职。

这几年保险行业发生了很多外界人士完全不知道的巨变,行业生态变化很快,最简单的一点就是年龄较大,自身专业性不强的保险销售人员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大家都知道不买“人情保险”,带着水果到客户家里拜访也没啥用了。

那么就让精英来吧,让985/211毕业的来卖保险,这就有一些新的问题。

前几天我有个战友找我咨询保险,给他小孩买,17岁男孩。

配置一个意外险,平安小玩童,68元一年,意外医疗4万的保障,不限社保,0免赔额,全部理赔。

配置一个医疗险,平安安欣保百万医疗险,保证续保20年,182元一年。

配置一个重疾险,小青龙三号,50万保额,缴费20年,每年4420元。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配置吧,问题在哪里呢?

意外险这单我估计能赚8.3元,医疗险我能赚24元,重疾险能赚1700元(以上均为估算)。

同样一个保险,卖保险的人、买保险的人和医生,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收益角度看,医疗险和意外险,卖出去合计我能赚到33元不到,不足星巴克一杯咖啡,但是要赚这33元可不容易,需要获取客户信任,需要获得体检报告,需要认真核对健康告知,需要去从十几种保险里面挑出最合适的产品推荐给客户。

如果是为了赚33元,压根就不划算,只有卖出重疾险才能说是一个有效单。

如果是其他销售,单子成交的一刻基本上就结束了,但是保险则不同,未来长达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保险后续服务是比较繁重的。这个行业的尾巴太长了。

如果是大妈大爷卖保险,那么好了,就慢慢磨,卖出一单意外险也是不错的,但是你们不是嫌弃人家层次不够吗,现在换精英来了,精英看不上这33块钱。

所以这几年保险销售行业有个情况:大家都使劲卖储蓄险,意外险和医疗险关注的人少了很多。但其实医疗险和意外险才是家庭保险配置的根基。

你说保险经纪人做的对吗?你肯定说不对了,毕竟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是很容易的,反正自己又不受影响,还可以享受道德老师的优越感。

我自己做保险销售这几年是越来越疲惫了,因为看保险合同很费眼睛,看了一会就眼睛酸痛,看体检报告很烦,有很多体检异常我也不懂,我得去找保险公司专员沟通,去百度,甚至去请教专家,看健康告知要崩溃掉,真的要一个一个过,每次看健康告知我都觉得自己短命了三分钟。

所以我现在的原则很简单,如果不是亲朋好友,不是储蓄险客户,那么其他人拿一个保险来问我怎么样,除非给咨询费,否则看都不看,太伤害有限的精神力资源了。‘如果不是亲朋好友,不是储蓄险客户,体况复杂客户的医疗险,一律不卖。

说到健康告知,有件事情不得不说,前几天有个客户找我咨询保险,体检报告有点异常,我反复推敲觉得如果因为这个最后和保险公司打官司,我能赢,于是就让客户买了。

卖是卖了,心里一直惦记这个事情,今天去公司参加培训,咨询了核保师,明确告知此种情况无法投保,我就悲催了,卖出这单医疗险,我倒亏小1000元。

以后医疗险和意外险这些苦活累活脏活谁来干?我反正以后是不会轻易卖给非标体了,如果有人愿意在你体况瑕疵的时候辛辛苦苦去筛选保险,使劲做各种健康告知努力的,我从道德上说,是应该给别人一些尊重了。

当然,我还会努力卖保险,大家有保险需求可以找我,当我卖不动保险而被公司淘汰的时候,我可能也就无法为从自己这里购买保险的客户服务了。

最后说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事情:卖书。

我自己出过两本书,一本是写股票的《理性的投资者》,一本是《指数基金投资进阶之道》,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也都有卖。

过去三年,雪球有个非常非常不好的现象:攻击出书的大V,称其为割韭菜。我觉得不好是因为这些人对知识,对他人的劳动成果缺乏基本的尊重。但是也没人正面回应,都怕惹得一身骚。

我是无所谓的,我不怕这些风言风语,我来说几句。

对于一个文化人,出书对自己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出书本身就是成功的,可以记录自己的投资体系,可以以后给孩子看,可以赠送亲朋好友,所以出书了,就成功了,到底出书能赚多少钱,不重要。

如果这书是自己找出版社的,想自费出一本书留念,那么需要买一个书号,大概是5万左右,印刷好以后全部给到自己,能卖出去多少就是自己的本事了。

如果出版社找自己,比如铁道出版社找我约书,我的稿费大概是10%左右的定价,行情不好的话出版社会要求承担销量,或者销量保底。

以我写的《指数基金投资进阶之道》为例,定价是35元,京东显示卖了1万+,这个是假的,点开评论选择“只看当前商品”,发现只有20多个评论,事实上这本书只印刷了一版,我记不清给我多少钱了,大概是两万左右,扣除20%的税,我自己当时在基金群里所有人每人送了一本,还有一些其他支出,最后我估计实际到手大概是1万左右。

全书19.3万字,初稿+修改+再修+再再修,翻阅的书籍十几本,反复查证资料,估计码字不低于200万字,前后大半年时间,到手一万,能发财吗?

很多人会把出书的大V和唐朝比,我闲着去翻了一下,老唐竟然又出了一本书,简直没谁了,老唐是整个中国出版历史上财经领域的异类,记住,是整个出版历史上财经领域的异类,一本一本写,一本一本大卖,靠稿费能有几百万收入的,我知道的只有他一个人,就算知名经济学家,甚至领导都做不到。

我等屌丝,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了,我可以负责任讲,靠卖书赚钱发财,是比中彩票难度还要高得多的事情。@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太保(SH601601)$ $中国人寿(SH601628)$

精彩讨论

编号458705-15 19:08

我是来学习如何骗财骗色的,结果你说出书不挣钱

贫民窟的大富翁05-15 20:48

是你吗。哈哈。其实很简单的,你拿到的费率越低。我的介绍费越少。你的费率高,我的介绍费就多。
所以,你觉得你的费率怎么样

全部讨论

05-15 19:08

我是来学习如何骗财骗色的,结果你说出书不挣钱

05-15 19:36

之前看你写的其他文章,感觉马大哈的,这一篇是比较实诚了…你说保险不易,其他行业也不易…

05-15 19:06

你确定买保险会要求体检吗?为何我买的时候他们巴不得你快点签合同,也没体检

05-15 18:55

哈哈

05-15 19:59

标题夸张了,骗财可以理解,骗色有吗?

05-18 07:30

05-16 17:42

我勒个去,大佬卖保险?一份赚几十,真不够时间成本的。

05-16 06:43

重疾现在还有人买吗?

05-15 19:46

天天哭爹喊娘求打赏的那个老唐吗?

说的蛮好,有很多感慨,懒得打了,反正也没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