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易失一滴不剩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喜欢:3
要打破刚兑,就要停售这类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发行净值化的产品,否则你这产品就是一份借款合同,这样发行这产品的信托公司责任就很大。
假设这类似于借款合同的信托产品是不保本的,你觉得这类产品还能发出去吗?
其实信托公司就想钻这空子,发行的时候搞成刚兑,利于发行,兑付的时候又要打破刚兑,推卸责任

热门回复

买这种产品,做到真正了解产品是不可能的。集合类,就不必说了,底层资产是什么都不披露的,就是一资金池,混在一起的,只能相信信托公司了。征信类的,只能相信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了,房地产类,只能相信地产公司了,其实都是赌,赌他们不会违约。
像房地产项目,你投个300万,拿个6、7%的年收益,你会到项目当地去彻底了解房地产行情,这什么成本

你已经走极端了,我没买过房地产信托,但我以前买过集合类信托,还有征信类信托。买的时候,业务员不会和你说保本,但会说以前都是按预期收益类正常兑付的,并会暗示你如果有兑付不了的,那信托就关门了。
作为客户,你想也是,我就拿点利息,当然比市场利率要高,但投资额也高,大部分300万起点吧,获取高的收益也正常吧。
大部分人是不会真正了解这产品,更多是相信销售机构,业务员有业绩考核,不会全面提示你风险的。
早些年,难道就没项目失败吗?但都正常兑付了,是因为房产市场还不错,一、二个项目亏钱,地产公司或者信托公司给垫付了。但现在不一样,如果刚兑,后面未到期的会压力很大。所以真正要解决,只有停售这类产品

就算在喜欢装的雪球,90以上的人都没买过信托。发行的时候伪装成刚兑,是你梦里看到了吧。

你说的是对的,银行存款2.5%,信托7%,必然是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区别是风险多少,保本是不能保本的,法律不允许,我们只能说它的风险大小,没办法说没风险

你不相信我,不相信法律,相信销售人员的一张嘴,我还能说什么

你连信托的毛都不懂,什么是集合类信托,什么是单一类信托?这是指资金来源于一人还是多人,和底层资产是一个还是多个根本无关。所有信托都是披露底层资产,即使你说的那些资金池类信托,也会有大方向披露,而且资金池类的信托早就不允许新发了,目前都是存量消化。
至于你说的投资人不会去深入了解底层资产,那只能说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不负责。

不知道旁边歇着去,中融信托的资金池,说是投证券的,可转债啥的,一期期滚下去,你以为真是投这个。现在是没有了,但兑付不了的都是2、3年买的吧

1、即使、即使、即使这是一场真真真正的信托交易,经PA信托金玉包装的信托产品,证实是筐烂柑橘,就是客户风险自担、PA信托就能洗脱得白吗?
2、然而、然而、然而上述“即使”并不存在。这里根本不存在“信托交易”,而是PA银行业务员、PA保险业务员向各自的高端客户隆隆隆重推荐的尊享理财产品。交易中PA信托是隐身的,爆雷后才推出来甩锅的。类同大妈们在银行柜台买的理(保)财(险),只不过这次收割的是VIP客户

你不是知道吗?自己无知,还要怪信托

哦,PA的非信托业务员们,每销售这样一单“VIP理财”,佣金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