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严厉批评,产品紧急下架,保险行业的蛮荒时代要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3喜欢:10

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美国的储蓄险收益率5%,中国的储蓄险收益率3%,中美哪个国家的储蓄险收益率高?

绝大多数人都会说,5大于3,肯定是美国储蓄险高啊。

那我告诉你,2023年美国的通胀率是4.1%,中国的通胀率是0.2%,现在你的答案变了吗?(香港最新通胀率是2.4%)

5-4.1=0.9 3-0.2=2.9 2.9大于0.9

所以中国的储蓄险收益率高。

很多人会说,买保险一定要去香港买,去美国买,因为收益率高,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又有人说,香港和美国的通胀率会降低的啊,又不是一直会这么高。

是的,这么高肯定不持续,通胀率会下来的,但问题是,等通胀率下来了,储蓄险的收益率也就下来了。

去年很多人到香港去抢保险,因为预期收益率4.8%,可是去年美国的国债收益率是5%,如果冲着收益率去的,买美国国债不香吗?

除了锁定利率5%,还可以在利率下行周期获得资本利得。

从香港的历史数据看,最好的产品大概是5%到6%,主流的产品是4%到5%。

我们来看看香港保诚分红险长期的回报率,选择保诚是因为它是唯一一家愿意公开所有历史保单实际分红的保险公司,数据足够长,公司规模大,很有代表性。

历史回报率这里,我们发现不同年代销售的产品,其收益率差别极大,在美元利率较低时间发行的产品,收益率也较低,反之则较高,这两年恰好是美元利率极高的时间段,所以保险公司给出的预期收益也较高。

你看,保诚在19/20/21三年销售的产品预期收益就明显低很多。

然后把保诚的产品收益率和我国预定利率变化曲线比较,就会发现1997年之前买大陆保险的赚疯了,预定利率4.025%的产品也是历史机遇。

但是我真正想说的是:香港的分红险收益率不应该和我们比,因为不是同一类产品。如果要比较,香港的分红险应该和我们现在的万能险和投连险比较,都是浮动收益率的产品。

我更想说的是,在我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只有2.5%左右,通胀率0.2%的时候,我们储蓄险锁定利率3%,不是低了,是太高了,高到监管层恐惧的程度。

2021年预定利率4.025%、2022年预定利率3.5%、2023年8月份预定利率调整到3%,现在3%的要保不住了。

抓报行合一,很多公司的产品佣金调降不少,尤其是10年及以上缴费期限的首年佣金是原来的60%-50%,我预计很多人就要离开这个行业了。

抓不当定价,金寿险函 [2 0 2 4 ]37号《关于2023年度人身保险产品情况的通报》 第三条:精算假设不审慎,部分公司管理专业性有待提升。部分公司对精算技术的科学应用重视不够,对精算人 员履职独立性保障不足,产品精算假设不科学不合理。爱心人寿、富德生命人寿报送的某养老年金产品,采用明显偏离实际水平的预定死亡发生率,缺乏定价依据;

大白话就是,你们公司的产品约定给客户的收益率太高了,不切实际嘛,要改。

当天6点半,接富德生命通知,鑫禧年年系列养老年金将于2月5日24点停售。

当天8点,接富德生命紧急通知,鑫禧年年提前于2月3日24点停售。

当天11点40许,富德生命在忽然关闭大量渠道的投保,目前只有经代和个险可以投保,随时可能停。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预定利率4.025和3.5的时候,我们大量推荐增额终身寿,因为是真的好,3.0的时代几乎不提了,产品确实差了好多。

即便最顶级的增额寿,收益率也有点不够意思,两全险和护理险也几乎全军覆没

除非你考虑分红型的增额寿,一生中意火爆全网是有道理的,当然,一生中意也快了。

唯一能看的就是养老年金了,目前看,刀子也到了养老年金,销售员记得要死,客户却犹犹豫豫,有的在怀念之前的产品,有的人不相信停售,觉得在忽悠人,在贩卖焦虑。

但是今年的产品停售特点就是,从通知到停售很快,甚至先停售再通知。如图是弘康的五款产品,当天中午通知停售,下午就停止投保,根本来不及反应。

如果一笔钱,存起来怕贬值,投资怕亏钱,消费怕以后没钱,那怎么办?

当然是买保险啊,说真的,这行情对普通人买保险可能是最优选择了。

预定利率3.0,悄摸摸下架挺多的,好产品越来越少,且买且珍惜。

看看政策,看看产品,看看环境,看看原理,再看看中小保险公司巨亏的利润表,我知道:

保险行业的蛮荒时代要来了。@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中国平安(SH601318)$ $中国太保(SH601601)$ $中国人寿(SH601628)$ #

全部讨论

02-03 20:50

买了3.5的增额,纠结了很久

这是个比较魔幻的问题。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再储蓄,一定期限吃完利息后再兑换回人民币,那么不就享受了5%收益率的同时还规避了通胀?当然换汇额度和利率波动未来都是不确定的。所以魔幻就在于这么高的通胀率,加之疫情期间大量印钞美元汇率并未贬值,反倒是人民币资产大受压力。

02-03 23:44

中国的通胀率是0.2%?真实的通胀率又是多少呢?

02-03 21:15

如果可以当然买美国的,我“忍受”着中国的通缩,“享受”着美国的通胀利率……。

你这是误导。首先你拿保诚的不同产品说是因为不同年度收益率不同,其实是那些产品有些是侧重人寿,现金价值预期收益自然会低,但如理想人生这些侧重储蓄的,预期收益高。第二,仅拿第20年做对比,如隽升确只有4-5%,但不说清楚年限越长,收益率会越来越高。哪怕第20年也比国内的高很多了。第三,拿97年的国内产品说买国内保险大赚,真的吗?那些03年前买的产品都大部分被置换掉了。你找一个还拿着97年储蓄险的看看,还有谁。说通胀不一样,所以收益还是国内高,这个更有问题,不应该对比汇率吗。同时国内朋友,在国内生活,买高预期收益的香港储蓄险,和买国内储蓄险,哪个对投保人更划算?根通胀有关吗?

02-04 19:55

好贴

02-04 11:28

靠业务员传销式的推销,已经把保险公司搞得臭名昭著了,保险在老百姓心中就是骗子的代名词。当外资全面开放的那天,就是他们的死期。

02-03 21:11

看来下一个版本分红险就要成为主力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