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巨头下场救市,狂砸500亿,能听几个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8喜欢:3

11月29日收盘后,爆出一个大消息: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发布公告称,双方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新华资产与中国人寿控股子公司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公司,担任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人。

乍一看,两大国企,出手就是500亿,大手笔啊,公开评论市场也是一片叫好声,这也正常,毕竟谁敢看空呢?

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我有点小小的,不同的看法。(我写的书名字就是《理性的投资者》)

我们首先看这个私募基金公司的一些要素。公开资料显示有:

第一、基金存续期 10+N。基金初次备案期限10年,在10 年期届满后,可以通过变更备案方式进行延期。

第二、基金承担着某种重大历史使命。

第三、投资策略:长期投资优质上市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投资运作,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建仓时机,动态优化策略。

我看来看去,老觉得不对劲,有很大的不对劲。

比如,你们两家要拿出250亿来投资股市,那你投啊,为什么要成立一家私募证券投资公司呢?又不是说不让你买,现在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再比如,这个250亿,是什么钱?

250亿是实打实的现金,是资产。但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管这250亿是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都会影响到公司整体的资产结构。

我们看新华保险的分红数据,一个明显的感觉是新华保险没什么钱了。

现在拿出250亿出来买股票,是正常的扩大股权投资行为,还是为了响应政策要求?

如果是正常的扩大股权投资,那你自己直接买啊,没必要给自己250亿的资金套上一个十年的封闭期。

如果是因为某种压力迫不得已进行投资,买什么,多多少,什么时候买,是不是有完全的自主权,亏了钱怎么办?毕竟在我们这个股市,想赚钱可是很难的。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在过去长时间的二级市场投资中也没捞到好处,现在这样给自己下死任务:250亿,怎么看都不合理、

事实上这两年,保险行业可远不是大众感知的风平浪静,比如今年广东省推进中汇和天安、海港和恒大、瑞众和华夏新旧主体交接,本来就不是很充足的保险基金更是紧张了。

现在的保险公司面对着国债利率下降,收益率稍高点的城投债供给收缩且风险增大,地产暴雷,现有股票仓位持续收益不佳(或者亏损?),本来就自身难保了。

让保险公司再去支持地产,支持二级市场,风险有点大。

其实这些年不管是民间还是监管层都在呼吁险资入市,很多人还以为保险公司是受制于投资监管约束,实际上我们看上市公司财报,保险公司对股权资产的投资比例远没有触碰限制,保险公司迟迟不愿意入市,就是担心出现不可控的亏损。如果这个市场能稳定盈利,谁会不愿意来呢?

连胡锡进这么一个沉稳的网络大V,满怀欣喜地进入股市,最近却忍不住猛批A股的造假公司,在离职前级别为正厅级的胡锡进同志,是我国舆论场上的一个特殊的存在,什么世面没见过,来了我大A,也得撅着尾巴成为“ST锡进”

所以啊,我们作为投资者,没必要因为这500亿所谓的险资进场进退失据,反而是这两家保险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要小心了。

如果说一定要加大股权投资,我倒是觉得对于保险公司这样特殊的机构,与其买股票,还不如买点指数基金,大部分资金配置中证100中证红利这样的稳健型资产,少部分资产配置科创100ETF(588190)、恒生生物医药等前沿创新性资产,通过哑铃型结构的资产配置,更符合保险资金的调性。@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新华保险(SH601336)$ $中国人寿(SH601628)$ $科创100ETF(SH588190)$

全部讨论

2023-11-30 18:44

我觉得 通过私募操作 可以不公开持仓,仓位管理自由,更多是可避开险资投资限制或指标考核吧,人家表态了各250亿,也 可以一年半缓慢推进。但为是十年,不是5年 或8年,就不懂了

关注这些还是关注价格。当下最重要的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公司基本面。他几百亿下不下场不就是影响信心和短期价格波动吗?

2023-12-04 15:54

日日下跌,倾家荡产,

2023-12-01 15:17

基金存续期10年,指基金存续10年,然后清盘解散,当然可以延期,并不是封闭10年,这250亿进出私募基金是自由的。

2023-11-30 21:47

两个两百五

2023-11-30 20:59

赞一个

2023-11-30 18:49

不要以为可以一下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