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金融:中国平安安身立命的基石,核心竞争力的命脉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43喜欢:10

11月6日,中国平安在深圳举办了2023年投资者开放日活动,此次开放日主题聚焦综合金融战略,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全面介绍了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发展历程和战略目标,深入解析了综合金融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及未来发展空间,讲的非常坦诚。

大家都能看到的公开信息我就不讲了,我主要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谈谈我的感受。

平安的两大战略: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其中医疗+养老是生态圈建设,是为了提供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方案,更好留住客户,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更多承担的是成本中心,而不是盈利中心,所以说综合金融是中国平安的命脉所在。

科技赋能金融、生态赋能金融,科技和生态都是为了更好的做好金融本职业务。

如图是平安证券的页面截图,账号持有人在平安证券净资产为666.59万,在平安银行上面没有一分钱资产,但是只要申请了平安银行的银行卡,并把两个账号绑定,就可以享受由平安银行提供的私行服务。

这里的私行服务包括大量的金融业务和医疗业务,极具价值: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可以全年7×24小时转账,名医门诊预约可以预约全国三甲医院主任医师等。

这种综合金融的模式粘性极高,客户只要接触其中一个APP,就很容易成为中国平安旗下各类金融服务的客户。从获客上看,综合金融模式下的获客链路更短、摩擦成本更低,例如,平安银行、健康险、证券在对内获客的成本,分别仅为对外成本的73%、55%、53%。从黏客上看,客户持有的合同数量越多,在平安的黏性越强,留存率也越高。当客户持有合同数超过4个时,留存率高达97%以上。从价值提升上看,综合金融模式可以带来更大的客均利润。

综合金融是国际金融业模式的重要选项,但复杂度极高、难度巨大,鲜见成功案例,这个论断我完全赞成。从硬件上说,需要完善的金融牌照、监管的允许等。从软件上说,金融行业本来就是和风险管理打交道的行业,不同金融行业混业经营,企业管理难度成几何倍数增加,这里主要是从技术角度能处理不同风险的识别,不同业务的合规管控,严谨的企业作风,高效的企业管理,优秀的治理机构等。

如果说硬件技术是可以解决的,那么软件问题几乎无解,综合金融对企业管理层和企业文化要求极高,目前看,国企很难做好,因为解决不了内部监督、风险管控和利益激励,而一般性的民营企业则很容易失控。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就理解中国平安为什么花大力气去做科技,为什么说中国平安最大的竞争力是其管理层和企业文化。

综合金融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为企业赚钱不用多说,在中国平安投资者开放日上,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介绍称,平安聚焦长期双位数营运利润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将“个人客户”数从2.27亿提升至4亿以上;将“客均合同数”从2.97提升至5以上;将“客均利润”从585元提升至800元以上。如果实现了,就是3200亿的营运利润,如果每年增长百分之十,复利计算,大概7年之后实现。

那么对于客户呢?主打:省心、省时、省钱,专业性的品质保障、更高效的服务效率及响应速度,费用、优惠福利及折扣。实在找不到不选择中国平安的理由。

文章前面我讲的是平安证券平安银行的联通,要用到平安的医疗服务,就会涉及到体检、药品采购、就医等服务,进一步又延伸到了医疗险、养老年金等等。

应该说,中国平安是特殊历史环境下,一代一代平安人敢于创新,勇拓市场的成果,很难再出现类似的竞争者。

以综合金融为底层逻辑,以科技为实现工具,以生态圈建设为活力源泉,相信中国平安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为社会,为客户,为股东创造最大化的价值!#雪球调研团走进中国平安#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中国平安 @平安银行 $中国平安(SH601318)$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国太保(SH601601)$

全部讨论

2023-11-06 21:07

vip名医问诊服务真的很丝滑!

2023-11-06 21:09

价值股中国平安和普洛药业!!!

2023-11-06 22:21

年达标从2024年开始取消3。

2023-11-06 21:20

分析的不错,确实我最开始用平安证券,顺便买了保险,后面开了卡。后来想了一下,主要卖我保险的人太坑爹,外加平安证券手续费高,我就销户退卡,除了保险,其他两个都删掉了

2023-11-06 21:06

👍太棒!

2023-11-06 21:06

沙发🛋 。给群主点赞

2023-11-06 21:05

沙发,➕转发

2023-11-06 21:05

中国平安,唯一能走通联合健康模式的公司,加油💪

2023-11-06 21:05

平安真的是一直在低估

2023-11-06 21:57

感觉能搞成了,就是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