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费崩溃了?更严重的问题是,中国平安在公司治理上可能在倒车

发布于: 雪球转发:62回复:271喜欢:78

本来不想写,按照目前中国平安对资本市场的态度,写了也没用,但是心里气愤,忍不住啰嗦,也是关于这家公司给大家提个醒。

8月16日,股市收盘,中国平安总算公布了七月份的保费数据。我们看到的页面是这样的:


看到这份数据的时候,我都没看清数字,直接就气炸了。我们看六月份的保费公告:


保险公司的商业模式复杂,普通投资者很难对其做出充分的判断,所以信息披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平安在2016年2月份的保费收入公告中第一次明确披露寿险及健康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明细,之前是只披露原保费累计收入。

这意味着中国平安在保费收入上面的信披质量直接退回到了2016年年初,回到了和中国太保一个水平,也就比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强那么一丢丢。

其实这个保费收入的数据,公司早就有了,为什么这么晚才公布?为什么把明细去掉?我相信这绝不是工作失误,而是有意为之。


从网上总结的这张图看,中国平安的七月份保费收入明显不佳。

是不是中国平安担心保费收入疲软会刺激股市?那么你拖着不公布就可以不公布了吗?那么你不公布明细就不冲击市场了吗?妥妥的掩耳盗铃。

中国平安2020年年报公布的时间是2020年2月4号,是非常早的,作为一家综合金融公司,马明哲说,我们凭借着数字化的经营,才有可能这么早公布年报。那么现在半年报公布这么晚,是不是平安的数字化经营在改革中退步了?

公司的业绩可以差,但是公司这种行为反应出来的公司治理结构端倪却非常不好,令人愤慨。

为什么我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这么重视呢?

在《戴维斯王朝》中,关于保险业的投资要点,戴维斯说了这么几点:

1、保险投资总是能够产生稳定、可靠、具有吸引力的回报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每一个幸存者的背后,都有数十数百个同行倒下,它们死于各种原因:恐慌、萧条、过于乐观的承保、昂贵的开销、膨胀的索赔、不当的管理以及糟糕的运气。

2、保险业始终卡在一个无法解决的公共关系问题之中。一个尽人皆知的品牌却无利可图,这种情况是罕见的。消费者会偏爱可口可乐的饮料,或克里内克丝的面巾纸,又或约翰迪尔公司的柴油机,但是他们不会对诸如国立农场保险公司的汽车保险或保诚保险公司的人寿保险有特别的偏好。精明的客户会从评级机构给出的名单上挑选排名靠前的保险公司,然后,根据各个保险公司的费率情况比较哪一家的产品价廉物美。

在财产险、意外伤害险领域,一连串的丰年之后会跟着一连串的歉岁。在巨大的灾难之后,例如飓风、地震、洪水或其他类似的巨灾之后,索赔的金额数以十亿美元计,使得财务状况不佳、资本实力薄弱的保险公司破产倒闭,而财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得以重组、提升保费,整个行业开始另一轮嬗变的繁荣周期。他寻找那些富有进取精神、低运营成本的复利机器,像日本的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巴菲特的公司)、AIG,这些公司能数十年如一日地提升股东的资本价值。

总结一下:作为保险公司,商业模式复杂,财务会计准则深奥,经常和风险打交道,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是规模,不是盈利能力,不是科技,不是人才,不是产品。

保险公司当前遇到的困境,公司完全不需要担心资本市场。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统计,2021年二季度,主动型基金低配保险板块,持股市值占比为0.2%,环比-1.08pct,相较沪深300低配1.77pct,保险持仓占比触五年最低点,个股持仓环比也普遍下降。环比来看,基金对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持股数量环比下降73.5%、75.4%、59.2%,持仓市值环比下降78.4%、81.1%、61.5%。

再看单个公司的仓位,基金在保险板块绝大部分持仓为中国平安,比例为 0.21%,其次为中国太保,持仓0.05%,均显著低配。其中,中国平安在经历去年下半年的增配后,今年上半年被减配明显,中国人寿则并未出现在二季度公募基金重仓股中,各个股票的持仓比例均处于历史最低位。这个幅度堪称清仓式减持,我们再把部分基金出于行业配置的角度保留了一点股票扣除,从主动型基金的角度看,已经全部清仓保险股。

中国平安啊,你长点心吧,机构本来就清仓你了,你还担心别人卖你?现在能持有中国平安的,都是意志坚定,不惧波动,相信公司,认可价值的投资者居多。

面对公司困难时候坚定持有的股东们,中国平安是怎么做的?我们比较比较,招商银行长春高新贵州茅台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我们发现中国平安和万科比较像,对资本市场的态度就是无视和傲慢,管理层反正目前钱够用,不需要融资,反正公司没控股股东,反正公司管理层认为自己专业强,很牛,投资者什么都不会。这方面,万科比中国平安要强一点。我没发现其他比中国平安对中小股东更冷漠的知名蓝筹公司(国企除外)。

公司一旦有意识隐瞒公司的经营情况,基于保险公司的业务复杂性,那么公司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是盲盒,既然风险未知,那就只能考虑更高的安全边际。

公司这种“我最懂,我最牛,不需要交流”的态度很容易集聚经营风险,产生黑天鹅事件。这样的案例在世界注明保险公司盖可保险就有过,格雷厄姆说:一想到一年里有可能损失这么多的资金,我就不寒而栗。难以置信!

对于封闭的系统,崩溃是唯一的结果,我并不认为当前的中国平安和当年的盖可保险有多像,而是说降低信披质量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

如果我的判断没错,中国平安对于市场的这点不满,应该不会有任何实质性回应。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中国平安遇到的困境并不是公司的问题,而是行业的问题,行业的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宏观经济背景。

今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七月份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6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2020年同期增速;两年平均增长5.6%;环比增长0.30%。7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8%,比6月份回落3.1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2020年同期增速;两年平均增长5.6%。可见,经济总体上比较疲软。

消费数据上,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25亿元,同比增长8.5%,比6月份回落3.6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2020年同期增速;两年平均增长3.6%;环比下降0.13%。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6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8%,衣着价格上涨0.4%,居住价格上涨1.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3%,交通通信价格上涨6.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4%,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3%。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8.0%,比1-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164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5%;商品房销售额106430亿元,同比增长30.7%。

这和我一直以来的宏观经济判断相一致:疫情对经济其实是有很大影响的,居民财富缩水了,但是不知道咋回事,在疫情中房价居然又暴涨一波,去年成交了17万亿。这么大的成交量,一方面把财富沉淀在钢筋水泥中,一方面让居民背上了债务。这种情况下,消费必然被压缩,保险作为可选消费,必要性就靠后了。

这解释了为什么在人均GDP上来后我们的保险需求为什么没有爆发,以及为什么全行业陷入冷冬,退保率提高的原因。

我自己在微信公众号上面挂了一个慧择网的代理人,近段时间以来的保险销售是这样的,反正4月份之后我是一个重疾险没有卖出去。然后一个总价43元,性价比极高的意外险,还有很多人看了看,不买(未支付)。


平安这两年保费增长不理想,我也一直有耐性,保费嘛,规模是一方面,还要看保费的结构,公司的治理,经营效率的提高,综合金融的深化,保险+战略的实施,等等。

现在持有平安的大多数是散户,我们自己都不是很敏感这个保费,公司紧张啥?为什么要隐瞒?有没有其他不想让我们看见的就一瞒了之呗?

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平安充其量就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但绝没有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这会大大降低我的投资预期,当前的价格下,我不会卖出,但是也不会再加一股。

投资的风险从来不是在数字上面,而是企业的财务杠杆、资产结构、周期性、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竞争优势、产品竞争力、护城河、产业链的地位……

我对保费的增长率并不在乎,但是我希望公司能够明白,降低信披质量绝不是一件正面的事情,相反,是一个很不好的苗头。

我的微信公众号:股海沉思,欢迎关注,一起聊投资。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中国平安(SH601318)$    $招商银行(SH600036)$    $贵州茅台(SH600519)$   

精彩讨论

康波戴维斯2021-08-16 20:22

我觉得平安做的很对,你看有哪家保险公司信披做得有平安好?友邦每月数据直接不披露,市场还不是爱死友邦了?友邦估值也远高于平安!再看看新华、太保,这两家每月保费明细都没有,就直接给你一个总数!估值呢,跟平安不相上下!A股市场也并没有因为他们每月保费缺少明细而在估值上打折扣!可以说,平安每月披露详情是情分,不披露是本分!我自己的猜测:平安这次没有披露新业务数据大概率是因为改革的结果不想让对手窥视!从而被他人效仿!从总的保费来看,并不算很差,总保费也就下滑了5%,寿险更是下滑收窄至3%,基本算是稳住了!$中国平安(SH601318)$

利空总在风雨后2021-08-16 20:03

我发现留言的很多人都是情绪发泄,如果股价现在90元,就不会苛责了。别家保险不也没详细公布么

嘿石投资2021-08-16 20:20

我看到的是我周围平安的代理人仍然在孜孜不倦的工作

扬帆-0072021-08-16 21:02

买股票不是谈恋爱,不必入戏太深。
昨天在雪球上遇见一位球友,一个曾经坚定看好天齐锂业的人,其实还有好几位曾经天齐锂业的拥趸者,他们原来是天齐锂业坚定持股者,也也貌似对天齐最了解(令我敬仰),可能是天齐伤到了他们(割肉了),就再也没有关注天齐(错过几倍的涨幅),而且转投融创,万科,平安等大蓝筹(业务清晰,利润稳定,行业的领先者),风水轮流转,今年他的回报也会很差,其实现实点,不作死多头,不作死龙头,做滑头,有上升趋势就买入,下跌趋势就卖出即可。$中国平安(SH601318)$

兴趣使然的股民2021-08-16 20:07

写这么长文章,最后结论是我不会卖出,就像痛骂自己老公的怨妇最后结论是凑活过吧,以后肯定会被变本加厉的受气了

全部讨论

我觉得平安做的很对,你看有哪家保险公司信披做得有平安好?友邦每月数据直接不披露,市场还不是爱死友邦了?友邦估值也远高于平安!再看看新华、太保,这两家每月保费明细都没有,就直接给你一个总数!估值呢,跟平安不相上下!A股市场也并没有因为他们每月保费缺少明细而在估值上打折扣!可以说,平安每月披露详情是情分,不披露是本分!我自己的猜测:平安这次没有披露新业务数据大概率是因为改革的结果不想让对手窥视!从而被他人效仿!从总的保费来看,并不算很差,总保费也就下滑了5%,寿险更是下滑收窄至3%,基本算是稳住了!$中国平安(SH601318)$

2021-08-16 20:03

我发现留言的很多人都是情绪发泄,如果股价现在90元,就不会苛责了。别家保险不也没详细公布么

我看到的是我周围平安的代理人仍然在孜孜不倦的工作

2021-08-16 21:02

买股票不是谈恋爱,不必入戏太深。
昨天在雪球上遇见一位球友,一个曾经坚定看好天齐锂业的人,其实还有好几位曾经天齐锂业的拥趸者,他们原来是天齐锂业坚定持股者,也也貌似对天齐最了解(令我敬仰),可能是天齐伤到了他们(割肉了),就再也没有关注天齐(错过几倍的涨幅),而且转投融创,万科,平安等大蓝筹(业务清晰,利润稳定,行业的领先者),风水轮流转,今年他的回报也会很差,其实现实点,不作死多头,不作死龙头,做滑头,有上升趋势就买入,下跌趋势就卖出即可。$中国平安(SH601318)$

2021-08-16 20:07

写这么长文章,最后结论是我不会卖出,就像痛骂自己老公的怨妇最后结论是凑活过吧,以后肯定会被变本加厉的受气了

2021-08-16 20:26

楼主蹭热度一流啊

我是卖保险的,当初在60的时候割肉清了中国平安股票,原因是中国平安的主要收入是保费,我非常认同保险,但非常看不上中国平安的健康险,平安的保费贵不说,保障还一般,很多小的人寿保险公司的保险秒杀中国平安的,我知道的很多平安内部的员工自己买保险也会选择小点的保险公司,因为知道保障多还便宜,合适,我自己有一份平安的保险如果不是交了4年了,就早退了,我再买保险都不会再买平安的,因为我能看懂合同,知道哪家的好。

2021-08-16 19:59

哈哈!最大的空头在我这里,只要我买了,不幸的告诉你们我不仅吊万科还吊平安,只吊着两只。

2021-08-16 20:59

破股万人捶。

2021-08-16 19:55

只需要股价涨,大家立马空转多!
没什么其他原因,只是看股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