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民为何几十年如一日支持普京?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E君说

许多幸运的家伙,工作顺利,投资好运,家庭幸福,都是遵循了一个特简单的决策原则:找对合适的人。

2024年5月7日,在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炮火中,72岁的普京宣誓就职俄罗斯总统,开启他执政的第25年(中间有4年担任总理,但总统是其老搭档梅德韦杰夫),新的6年任期将持续到2030年。由此,普京有可能成为200多年来任职时间最长的俄罗斯领导人。按照修订后的宪法,普京理论上最多可以执政到2036年

1999年12月31日,以强悍著称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突然宣布辞职,权力移交给普京。临危受命、身材矮小、特工出身、时年47岁的普京,居然能长期执政到今天,绝对是出乎意料的。叶利钦之所以愿意“主动放弃权力”,一是身体不佳,二是被俄罗斯经济崩溃局面搞的心力憔悴。2007年叶利钦去世,年仅76岁。

有人说普京把俄罗斯经济搞得一塌糊涂,因为俄罗斯今天的GDP规模甚至还不如中国的广东省。这种说法是很不客观的。从人均GDP来看,普京上台时几乎是历史最低点,普京任内俄罗斯人均GDP增长了8倍多!普京挽救了俄罗斯经济。可见,俄罗斯人眼睛是雪亮的,普京的支持率首先靠的是“经济成绩单”。毕竟,民以食为天

俄罗斯的经济规模衰落问题不能让普京背锅。导致俄罗斯衰落的两个关键人物是:

1)“很傻很天真”的戈尔巴乔夫,中了西方“和平演变”的圈套,导致苏联在1991年土崩瓦解。苏联解体,对俄罗斯的打击不仅仅是失去了很多领土和人口,更要命的是,苏联的完整工业体系被肢解得七零八落,至今元气未复。例如,在苏联时期,乌克兰是苏联的重工业生产基地,包括装备制造业、材料加工业、军工业等,甚至包括核工业。这也是为何俄罗斯军队战斗力不及预期的原因,毕竟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是军工产业的基石。这也是普京对西方一直耿耿于怀的历史恩怨。1991年苏联解体时,身为圣彼得堡市副市长的普京,负责吸引外资的工作,对这一经历有刻骨铭心之痛。

2)强人叶利钦。戈尔巴乔夫是颜色革命的大输家,叶利钦则是靠颜色革命上台的大赢家。然而,叶利钦会搞政治却不会搞经济。叶利钦病急乱投医,相信了哈佛教授萨克斯的“休克疗法”,结果俄罗斯经济社会崩溃,寡头中饱私囊,民不聊生。中国前首富牟其中当年“飞机换罐头”的传奇,足见俄罗斯当年之悲惨。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一度表现出“融入西方”的迫切诉求。但这是不现实的。2005年美国大使威廉·伯恩斯抵达莫斯科后,发出了一份富有洞见的电报,“俄罗斯太大了,太骄傲了,对自己的历史太在意了,无法适当地融入一个‘完整而自由的欧洲’”。

与被利益集团围猎的叶利钦不同,普京上台后,展现“铁腕形象”,肃清发国难财的寡头,推动税收、社会保障、行政体系改革,俄罗斯经济终于摆脱了混乱的泥沼。普京的运气也不错:从2000年起能源价格一路上升,俄罗斯大发能源财。

原油价格

当然,普京能在政坛屹立不倒,除了经济绩效、社会稳定之外,还有很多成功密码。

1、普京通过射击、柔道、驾驶飞机、骑马打猎等塑造的“硬汉”形象,契合了俄罗斯人对政治领导人的期许。苏联解体后,充满失落感的俄罗斯人,迫切需要一位能展现力量和自信的强人。“强人崇拜”是民众的一种心理需求。45岁的娜塔莉亚说,“普京就是我的一切。” 2002年,“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成为俄罗斯最流行的歌曲。

2、数百年来,俄罗斯一直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普京明确提出要恢复俄罗斯的历史荣光。俄罗斯人需要的不仅是面包,还有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在这方面,普京身上寄托了俄罗斯人民的厚望。普京精确地掌握了俄罗斯民族尊严受苏联解体打击的历史心结

不理解俄罗斯人的民族和国家情感,就无法理解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中震惊世界的牺牲精神。

斯大林格勒战役“绞肉机”:德军阵亡25万人,苏联阵亡48万人

普京之父是二战英雄

卢科亚诺夫教授指出,“多数俄国人认为,苏联解体后俄国蒙受的领土损失、国际地位的下降是不公平的。普京对俄国尊严的理解,或多或少与多数俄国人的理解是一致的”。

普京曾告诉法国总统奥朗德:这些美国佬“羞辱了我们,把我们放在第二位”。2007年,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他向震惊的听众宣告,“一个国家,当然,首先是美国,已经在各个方面越过了它的国界,一个“单极世界”被强加给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带来“单一权力中心,单一力量中心,单一决策中心””。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说。“普京总是执着于因苏联解体而被困在俄罗斯祖国母亲之外的2500万俄罗斯人。他一次又一次地提起这件事。这就是为什么对他而言,苏联帝国的终结是20世纪最大的灾难。”

3、经过20多年的经营,普京在俄罗斯政坛已经构筑了强大的权力基础。虽然俄乌战争给俄罗斯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西方的制裁、人员的伤亡,不可能不影响民众的心理。但是,俄罗斯人更清楚,没有人可以填补失去普京后的权力真空。支持普京,依然是最理性的选择。

毫无疑问,眼下的俄乌战争是普京生涯中的最大考验。其实,这场战争并非普京的冲动。2008年,美国驻俄罗斯大使伯恩斯在发给国务卿赖斯的密电中写道:“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俄罗斯精英阶层(不仅仅是普京)所有红线中最亮的一条。”

不过,这场战争的难度,大大超过了普京本人和俄罗斯民众的预期,成了一场耐力和消耗的比拼。打赢了,普京威望和地位将达到历史顶点;打输了,对普京本人和俄罗斯都是难以预料、不堪设想的后果。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利,导致十月革命,沙皇制度被终结。

不过,只要俄罗斯民众支持普京,俄罗斯就不会输:

其一,俄罗斯地大物博,腹地纵深广阔,具有强大的能源、粮食基础,这是打赢“持久战”的重要条件;

其二,俄罗斯人民具有很强的“绝地反击”能力,强大如拿破仑、希特勒,都在俄罗斯战场输了家底。

其三,俄罗斯是世界第一核武器大国,这种“终极威慑”确保了俄罗斯不会输。自从核武器问世以来,还没有出现过核武器大国在战争中彻底认输的局面。截至2022年,世界“核俱乐部”9个国家拥有超过1.27万枚核弹头,其中90%属于俄罗斯和美国。俄罗斯拥有5977枚,美国拥有5428枚。普京3月份警告西方说,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直接冲突将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2024年5月6日,俄罗斯首次宣布进行战术核武器演习,并称这是“对‘西方集体’肆无忌惮和侵略性政策的回应“。上一次举行此类演习还是在苏联时期。2024年3月,普京公开表示:如果俄罗斯的国家地位、主权或独立受到威胁,俄罗斯准备使用核武器。

招生进行时

后 EMBA 商 业 领 袖 项 目

后EMBA是MBA、EMBA之后的再延续、再提升、再超越!持续打造中国最高端的知识学习与资源整合平台,从而引领社会、引领时代、引领中国未来。自2011年开办以来,已先后有3000余位杰出企业家入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