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大机遇,你看懂了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2喜欢:0

E君说  

中国未来不但要走向制造业强国,还会走向科技强国。而这,必然需要非常海量的各行各业的技能型人才的一起努力和奉献。而这个前提,就是要大力培养当下及未来所需的这些人才,需要教育先行。

作者:陈肖

数据支持:勾股大数据(网页链接

资本市场作为反映经济走势的某种程度上的风向标,近期,A股市场表现颓势。但教育股的整体表现却格外亮眼。

教育股全面飙涨的原因,与地产、互联网平台迎来监管转变的情况类似,但相对某方面来说,政策指引的价值或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因为,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改革,它也因此让职业教育这个赛道,从此铺上了一层黄金。

01.

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从极高的战略位置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做了肯定。

这一份内容非常重磅,值得深究!

笔者相信,这绝不是大家以为之前讨论的行业迎来监管态度松绑那么简单。

更会不是预期落地,题材炒作完事了。

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只能说想法too simple了。

想想,这两年,国家对教育领域做了多少重大改革?

除了严打校外培训,严打教育资本化,还在今年6月对职业教育法进行了25年首次大修,然后到很快取消了实行已久的职高分流制度。

这可是要搞大事情!

看得出来,国家越来越强调职业教育的地位与文化教育的一碗水端平。

而这个《意见》,明确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由教育部牵头建立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不仅要从财政拨款、资本参与、金融资产、产业机构等领域全面支持职教发展,还要把它列入了地方政府的任务考核。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促进就业创业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优化升级等整体部署、统筹实施,并作为考核下一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

具体怎么做?

除了完善建章立制,建立师资队伍、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外,在学科专业方向上,还专门规定了要优先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的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能源电子、生物科技等重点领域做突破。

这些,都是国家科技强国战略里面非常关键的方向,也是当前我国仍需要大幅提高产业技术自主自强的领域。

更关键的,这些领域,恰好还是当前我国面临人才缺口最多的领域。

同时,为了更好的做好职业教育,还要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甚至小到以市域为单位,让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参与进来,汇聚各自优势,共同把相关技能人才培养起来。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推动职普融通,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到时候,职业技校,与普通的高中大学,本质区别上只是人才发展的不同方向,而再无地位高低之分。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基本还是过于注重文化教育,对职业教育存在非常明显的偏见,中国的家长们,也一直都是以希望孩子能努力读书,考上好的高中,再考上好的大学为荣,只有孩子实在考不上了,才不得已去选择去读个中专大专技校,学一门技艺再出到社会找工作。

正是这样的错误认知,导致现在我国这些年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人才错配问题。

现在,我国每年普通高中入学率高达91.4%,只有不到1成人去了中专;大学毛入学率高达57.8%,出了一大部分高中毕业生进入社会打工,仅有少部分毕业生选择读大专职业学院。

结果呢?

我们每年培养上千万高素质大学毕业生,严重过剩的同时,却出现技能人才的严重缺口

目前我们的技能型人才实在太缺了。

2020年,我国技能型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预计到了2025年,这个缺口要去到3000万,这还是往少的说。

在一线地区,有很多工厂不是因为缺订单而关门,而是因为手里拿着订单却找不到足够工人来生产交货!

有一些技工师傅岗位,开出堪比副厂长待遇的条件,都依然招不到人。

而在另一边呢,每年上千万正儿八经的大学生毕业,大部分却找不到工作,要么主动选择回炉再造,读硕换日子,要么去考公务员,要么去当外卖快递员,干着跟自己专业完全不搭边的工作。

单单是美团的300万骑手中,就有6万是研究生,17万本科生,大专及以上学历占到了24.7%。

快递行业的小哥呢?比例只多不少!

真的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所以国家这一次“重拳出击”,势要把这种资源错配给扭过来!

不仅是要扭过来,还要借助职业教育,把最需要的各种技能人才赶紧给培养出来,填补岌岌可危的用人缺口。

这是目标,更是任务。

所以,这次政策的意义,极其重大!

它跟之前的针对K12教培类的资本行为严打,完全不是同一个事物。

K12教育,走的是普通文化教育路线,是一直以来家长们为了儿女将来的入学竞争力不得已不焦虑比拼,又有资本为了利益在其中煽风点火刺激焦虑,搞得家长和孩子都苦不堪言,所以严打这种教育乱象,给家长和孩子松绑,是非常应该做的。

之前要严打,以后也还要坚持严打。

但这里说的职业教育,以后只会大开方便之门,千方百计引导行业早点做起来。

它只会是一个越来越吃香的行业。

02.

德国职教模式的参考

在江苏东部有一座叫做太仓的小县城,它被赞为了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标杆。

有人说,在这里,职院毕业的学生就业率高达97%,剩下3%不是因为没有找到工作,是因为这部分人一毕业就自己创业开了公司。

这里的毕业生,平均月薪开到了8000块钱,堪比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

为什么太仓能职业教育做得这么成功?

重点在于,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太仓市就通过优厚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到了一批德国的知名企业来开厂,后来逐渐吸引更多的德国企业进驻。

通过多年对德国企业的服务积累,太仓也因此逐渐发展起了产业集群环境优势,并不断更多的欧美日韩企业落户。

在这种背景下,2021年,太仓提出引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建立国内首个专业工人培训中心,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联手办学,学生可以一边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课程,一边去企业流水线上实际操作学习。

在当时,太仓第一批91名的职业学徒,一毕业就被授予了中级职称,全部入职当地的德国企业。

这样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学校补全了学生培训的教育环境,这些德国企业得到了直接可以用的人才,而学生不但学到了先进的技能,还收获了一份待遇非常高的工作,堪称三赢的局面。

时至今日,太仓的职业教育更加完善,目前太仓已建立10个双元制教育培训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德国职业资格”考试和培训基地,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万多名。

据说在当地的职业学院里的学生,每年都能拿到至少5000元的补贴,很多人还没毕业就被企业给抢走了。而且在不少在企业做得好的,三年就成为中高层技术骨干,薪酬待遇被上班多年的白领都要高不少。

在当地,还有个怪现象,跟大厂合作的职教成为了香饽饽,学生高中考试,考上普通一点的本科都不想去,反而想去读个职教。因为将来的工作待遇,并不读了大学差。

太仓的职业教育的模式,与当前我国重点要推行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不谋而合。

它们都是非常明显地借鉴了德国的“二元制”教育模式。

德国,八千万人口的国家,创造出了2300个世界顶尖品牌,800多家技术雄厚的百年企业,制霸全球高端制造。

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强大。

双元制是德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中也有采用双元制模式的。在德国,只有护士等少数特殊职业,是在全日制职业学校里完成教育的。

作为世界工业大国,德国拥有非常成熟的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

与国内的九年义务教育不同的是,德国的教育路径为学生提供多种的选择,小学毕业(一般是4年)之后,学生就可以依据自身能力和喜好选择就读文理中学考大学或其他;也可以走职业发展的道路,就读实科中学,或者就读职业预校(Hauptschule)。

后两种,就与上文提到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有关。

在德国“双元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企业而不是学校:要什么人、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考试,主要是企业说了算,教育资金投入也是企业一方拿大头儿。

德国的职业学校遍布全国,拥有非常强大的师资力量,有的职校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传承, 德国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实践基础。

同时,因为德国旗下工业体系发达而完备,尤其汽车、机械、化工、电子等诸多领域世界领先,它们源源不断提供无数的技能培训岗位机会。

据统计,德国60%的年轻人在“双元制”体系中接受职业培训,大多数的毕业生都能拥有较好的职业前景,一般来说有7成以上学生毕业就被实习企业留用,实现从职教到就业的无缝对接。

这也就是上述所说的“三赢”局面。

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作为工业强国,却为什么一直不缺技术工人的原因。

可以说,“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工业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03.

尾声

我们要知道,未来的时代,一定是科技的时代。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世界各国科技竞争愈演愈烈。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职业工人、高技能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大。

中国未来不但要走向制造业强国,还会走向科技强国。而这,必然需要非常海量的各行各业的技能型人才的一起努力和奉献。

而这个前提,就是要大力培养当下及未来所需的这些人才,需要教育先行。

所以说,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战略改革,说意义再大都不为过。

当然了,这样一来,也会让职业教育这个行业,从此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井喷时期。

在资本、政策、产业的共同催化下,我们又何会没有理由相信,这会一条充满机遇的新赛道呢?

招生进行时

后 EMBA 商 业 领 袖 项 目

后EMBA是MBA、EMBA之后的再延续、再提升、再超越!持续打造中国最高端的知识学习与资源整合平台,从而引领社会、引领时代、引领中国未来。自2011年开办以来,已先后有3000余位杰出企业家入班学习。

全部讨论

2023-01-05 11:17

而这个《意见》,明确把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由教育部牵头建立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不仅要从财政拨款、资本参与、金融资产、产业机构等领域全面支持职教发展,还要把它列入了地方政府的任务考核。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促进就业创业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优化升级等整体部署、统筹实施,并作为考核下一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

具体怎么做?

Z,C的解读交给专业人士,我们做的就是看看有没有潜在的机会~~~

2023-01-03 21:16

啥时候待遇对比与国外类似:蓝领的待遇,超过体制内,职业才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