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0
大部分银行理财业绩结算方式是从超额中获取一定比例收益,这种计提方式最大的好处是不管市场和他产品业绩怎么样,只要我调整业绩基准就能稳定获得计提,且去年大部分理财子就是这么干的。
想想公募的管理费,私募的绝对收益计提,跟理财子比起来简直小儿科$平安银行(SZ000001)$ $中国银行(SH601988)$
引用:
2023-02-12 15:03
去年银行理财出现大规模本金亏损,导致信誉下滑,现在“恶果”来了,银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银行理财去年一年就是“明抢”!
买的时候承诺理财用户就收益3.5%~4%,最后到期结算少部分结算赶不上银行活期利息,大部分人都亏损理财的本金。
现在老百姓是真不敢买了,
一朝被蛇咬...

全部讨论

2023-02-12 16:45

通常买公募的比买理财要懂一点,又比买私募的穷一点,所以平日里盯得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