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fuxiansheng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6喜欢:1
#缘富读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SH601628)$ 2023年中报一年新业务价值308.64亿,比上一年同期的257.45亿确实增长可以,比2021年中期的298.67亿也高一点点。但是对干前几年年份的指标就要差一些。
现在的一年新业务价值和公司内含价值之比呈下降之势,20217年的时候可以达到8.19%,而到了2022年年报的时候这个指标仅为2.93%了。在公司资资产规模增加,内含价值增大的情况下,这个指标也是一个逐年下降的水平,而且从中国人口的新生人口的减少来看,新业务价值增长有限,这个指标还会下降,比如2019年这个指标是6.23%,2022年为5.44%,2021年下降为3.72%,2022年为2.93%,而今年中报就只有2.35%了。
从这个指标也可以看到公司创造价值,越来越依靠存量的可投资资产了。
可投资资产,还是在逐年增大的,从2020年到2023年中报来看,可投资资产增加了1.32倍,总资产增加到1.33倍,而归母权益则基本不变,2020年归母权益4,500亿元,2023年中报4493.62亿元,也显示了公司的杠杆越来越高,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也在下降,下降到了2023年中报的2.04%,也导致了公司的分红水平的限制。
所以保险公司从目前或以后来看新业务价值逐渐的下降,而它的收益来源也就只有靠投资端,这一个也受限于国内的债券市场、利率市场的下降,以及在权益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它的投资的比例,也就是说在权益市场投资和债券市场投资,他如何去取得一个平衡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国内总的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问题。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和同业公司相比,它存量的保险成本和保险责任计提的问题。
存量高成本的保险合同,在低收益水平市场会是一个巨大的负担,90年代的时候,保险公司是承受了这个痛苦的。而会计计量激进的公司的保险责任计提不充分、不足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公司财报质量的下降,更会加剧公司经营的风险。
所以对未来保险公司的观察,一个是观察历史的存量的保单质量,责任准备金的充足,还有一个就是他对于投资端的投资收益的回报水平。

热门回复

我对中国人寿的A股本来就没有什么希望,也就无所谓失望。便宜到3折还厉害的h股不买,谁会去买这个他的A股啊。
至于说中国A股的话,我还是永远都充满着信心,如果具体到个股选择的话,以A股为参照,选择h股是非常好的方法,可以避免很多的坑。

这个谁会去买他A股哦。

我选港股倒不是看它的波动大小问题。我还是从个股公司的资质价值的角度来选股的,尽量对市场忽略,除了是制度性政策性的差异安排对价值的影响,这个必须要考虑外,其他的倒不用太多的担心,比如汇率,利率这些好多人关心的因素,我基本上很少去跟踪,去操心。
当然也并不是自己不懂这个汇率机制,利率机制这些方面的概念。

2023-08-25 08:38

看来你对A股也很失望,差不多了

2023-08-25 08:37

呵呵,这两年港股的波动不比A股小。买港股不就是贪图港股流动性枯竭导致的被动低价么?由于水少了所以不得不有限的资金进入价值发现的状态

2023-08-25 08:27

所以拉升A股以后不光是单纯的散户盼望,机构的现实需求也是迫切的,就看往后A股的生态环境如何演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