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全部19家民营银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文/任涛

一、基本背景:关于民营银行的最新动态

关于民营银行便有了一些新的动态。今天我们就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更新相关内容。

(一)第18家民营银行正式开业(江西裕民银行)

2019年5月20日,江西裕民银行获批筹建(批文号:银保监复[2019]516号)。仅4个月时间(规定时间为6个月),江西裕民银行便于2019年9月28日(周六)正式开业,并发放首笔授信项目(100万元猪栏建设贷款),这也是在猪周期的背景下,响应银保监会《关于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有关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189号)的具体体现。

江西裕民银行注册资本为20亿元,将其定位为科技银行。在裕民银行成立后,江西的地方性银行(不含农商行)主要有江西银行、九江银行、赣州银行、上饶银行和裕民银行5家。此外,正邦集团、江西博能实业集团、南晶亿分分别持有江西裕民银行30%、29.50%和9.80%的股权,其余几家发起股东分别为中恒建设、发达控股、华宏汽车、银涛药业、恩创股份和中至数据。我们来看简单看下江西裕民银行的发起股东背景:

1、第一大股东,即正邦集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中第254位、江西省第一大民营企业,目前正积极进军金融业(另有参股江西银行0.33%的股权)。

2、第二大股东,即江西博能实业集团业务覆盖整车生产、动力电池制造、健康地产以及金融科技等领域,并拥有网络小贷牌照(博能小贷)、网贷平台(博金贷)以及博汇九洲、泽诺信息、众镐科技、北京博益等金融服务公司。

3、第三大股东,即南昌亿分,乐信集团旗下分期乐的全资子公司,业务主要为消费金融和所谓的金融科技

(二)第19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无锡锡商银行)

就在5月20日江西裕民银行获批筹建不久,第19家民营银行也登上舞台。2019年9月16日,银保监会同意在江苏省无锡市筹建无锡锡商银行。其中红豆集团、红豆实业、江阴澄星实业集团分别持有无锡锡商银行25%、5%和24%的股权,其它发起人为兴达集团、双象集团、感知科技、南京德乐科技、柯利达等。

我们可以看下锡商银行的发起人情况下。

1、第一大股东,即红豆集团,拥有红豆集团财务(45%)、无锡市阿福农村小贷(25%)、苏银金融租赁(8.33%)、利安人寿保险(7%)。

2、第二大股东,即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拥有江阴澄信农村小贷(60%)、江苏金创信用再担保股(0.98%)。

3、南京德乐科技100%控股江苏德旺商业保理有,兴达投资集团持有无锡新区景信农村小贷16%股权等等。

至此,江苏省的银行数量达到11家(3家城商行、2家民营银行和6家农商行),除南京苏宁银行和无锡锡商银行两家民营银行外,还包括9家上市银行,即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无锡银行苏农银行江阴银行常熟银行紫金银行、张家港银行。此外,江苏省还拥有四家信托公司(一省三市)以及6家券商,四家信托公司具体包括江苏国际信托(省属)、紫金信托(南京市属)、苏州信托(苏州市属)和国联信托(无锡市属),6家券商则分别为华泰证券(省属)、南京证券(南京市属)、东吴证券(苏州市属)、国联证券与华英证券(均为无锡市属)和东海证券(常州市属)。

可以说目前江苏省所拥有的金融资源足以傲视各省,这种金融资源的分布似乎也略有不公。

(三)传言第20家民营银行即将出现?(天津东岸银行)

2019年9月初,市场传言滴滴拟以30亿元的注册资本在天津发起设立我国民营银行,名称为东岸银行,一旦获批,意味着我国民营银行数量将增至20家。但是考虑到天津地区已拥有1家民营银行,即天津金城银行,因此从区域分布上来看,似乎可能性不大,具体情况仍有待观察。

此外,部分民营银行的空白地区也在考虑设立民营银行。特别是在《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前夕,大约有40家民营银行向当时的银监会提出申请。例如,2014年新疆银监会还在积极推动南疆民营银行的试点工作,只不过目前仍杳无音讯。整体上看,近期关于民营银行的相关政策有明显放开趋势,预计最近两年将会有5家左右的民营银行入场。

二、关于民营银行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

(一)民营银行具有九大基本特征

1、所谓民营银行,顾名思义,主要是指由民营资本作为主发起人设立的银行,一般情况下前2-3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合计会超过50%(且单一股东的持股比例一般不会超过30%)。整体上看民营银行的头部特征尤其突出,微众银行一骑绝尘,网商银行紧随其后,其它一些银行各具有一些亮点,但都不突出。

特别是,从17家银行已公布的数据来看,四川新网银行、湖南三湘银行、重庆富民银行三家银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较高,其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高达55.84%、45.24%和36%,在当前资金价格处于低位的情况,这三家银行存在一定优势,但后续受到外界的扰动也会比较大。

2、民营银行在选取发起人,通常会选择一下具有金融科技背景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在消费金融等领域有所涉足的民营企业,其本身也具有参股民营银行的主动意愿。

3、民营银行的定位是地方性银行,因此其实施属地监管,属地监管机构拥有筹建申请受理权(非筹建审批权)、获准开业审批权、颁发金融许可证等等,并且民营银行的监管标准和商业银行保持基本一致,没有太多的特殊性。

4、民营银行成立的目的是普惠金融,其经营模式主要也以“大存小贷”、“个存小贷”等为主,这是银监会鼓励的方向,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民营银行的业务范围,因此民营银行初期的发展往往比较依赖于其发起人。

我们看到监管层对民营银行的定位和导向比较明确,即业务作业区域尽量向下,甚至有一些监管人士提出将目前现在的村镇银行改制成民营银行,这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民营银行的定位似乎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5、从目前民营银行的发起人来看,业务模式多无法摆脱消费金融公司的影响,甚至一些民营银行直接把自己当成助贷机构来经营,特别是其发起人如果小贷或网贷平台背景比较强的话,这种倾向便更加明显。

6、需要说明的是,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民营企业需要满足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年终分配后净资产达到总资产30%以上、权益性投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50%等条件。并且多数民营银行的发起股东中一般会有1家科技性公司。

7、民营银行的政策导向性特征比较明显,这也意味着民营银行的经营同样会呈现典型的周期性特征,比如小贷政策、助贷政策、互联网贷款政策等等相关政策,均会对民营银行的发展产生影响。

8、民营银行多没有线下网点,负债拓展能力不强,因此仅靠自身或股东资本是无法维持一定增长的。基于此,民营银行的业务拓展大都不是独立行为,多由助贷机构、联合贷款机构给予配合,这其中银行是大头。在积极寻找助贷机构、联合贷款机构外,部分民营银行还在积极通过资产证券化节约信贷资金占用,以提升ROE,我们认为这是大方向,不会改变。

9、更多的民营银行在定位自身发展愿景时,多贴以“互联网银行”的标签,但除个别银行外,大部分银行仍然按照传统银行的运作思路在开展业务,无非是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等,并没有特别清晰的定位和发展路径。其实有一个更为便捷的办法来了解民营银行的业务特征,即通过观察监管对它们的行政处罚。例如,

经营情况最好的民营银行,微众银行发放关联贷款、使用贷款投资股票及期货等等;定位于美国硅谷银行模式的华瑞银行开展同业业务、房地产授信时比较激进,甚至将同业资金用于股权增资;定位于公存公贷的天津金城银行大量开展同业业务等等。

(二)民营银行产生的背景剖析

1、就我国实际而言,金融机构天生就具有排它性,国有资本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这里的“它”特指民营资本。从历史脉落来看,民营银行涉足银行业并不稀奇,但主动发起设立的案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空白期。因此关于放开民营银行进入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的呼声一直较高。

2、事实上我国地方性金融机构很早就充斥着民营资本的影子。特别是1979年信用社成立,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城信社引入了民营企业,并造成了城信社的数量大幅扩张,1995年底全国城信社数量甚至高达5300家。从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民营资本占比最高的金融机构类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民营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农商行和城商行。

3、地方性银行通常在经济下行期承受的压力和冲击会更大,最大的原因便是其民营背景较为浓厚。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最先冲击了南方地区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城信社),并导致民营资本相继退出城信社。但是随后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民营资本几经反复,并未成为主角。

4、1996年,第一家由民营资本控股的股份行,即民生银行成立;2003年完全由民营资本出资新建的渤海银行获国务院批准筹建;2004年浙商银行重组成立,中行、南洋商业银行和交行将手中的85%股权转让给了13家民营企业。可以说在银监会脱离于央行的那段时期,恰恰也是我国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高潮。

5、银监会成立后,一些由民营企业控制的金融控股集团也相继形成,并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现在的防金融风险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关),这些民营金融控股集团包括德隆系、明天系等等,虽然给地方性银行引入了相当的资本来源,但也造成了诸多的风险隐患。

6、民营金融控股集团虽然产生了比较大的风险隐患,但也促使政策层面开始考虑由民营资本直接发起设立银行,并赋之以“民营银行”的称号,因此2014年正是成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元年,也正是从2014年开始,民营银行的设立大幕正式拉开。

(三)民营银行历史上不被认可的根源分析

银监会的成立是一个历史事件,初期成立的银监会在很多方面都想有一番作为,因此很多政策也比较松。事实上自2003年银监会从央行剥离出来后,便在考虑民营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问题。这期间的标志性事件便是2003-2004年重组浙江商业银行时,一些民营企业在反馈入驻银行的动机时回答如下:

1、从银行的盈利中获得丰厚的股东回报;

2、为自身的发展和获取贷款方便。

当时最早参与组建浙商银行的20多家民营企业(包括吉利集团、奥克斯集团、大东南集团等),在得知银监会对银行股东贷款的规定较严时,纷纷退出参与组建,这20家民营银行最终也只保留了13家民营企业。这一事件可以说深深影响了当时银监会及后续监管高层的观感。从监管高层的内心来看,一些民营企业涉足银行的动机是寄希望将其打造成自身的融资平台,和高层的战略导向严重不符,因此很长一段时期内对民营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在政策上始终是排斥的。

可能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2016年12月30日发布的《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严格控制关联授信余额,严禁违规关联交易。鼓励民营银行在章程或协议中载明,主要股东但不限于主要股东及其关联方不从本行获得关联授信”。

(四)民营银行产生的历史进程与相关政策

民营银行的产生有其特定的背景,这一背景可以说贯穿于其历史进程中,相关的政策也是一个见证。

1、2010年5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等六大领域。这应该是第一次从政策上提出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可能性。

2、2012年5月26日,银监会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银监发〔2012〕27号),明确提出“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发起设立、认购新股、受让股权、并购重组等方式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

3、2013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67号),明确提出要“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

4、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3)87号),明确提出要“推动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

5、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6、2014年3月11日,银监会确定民营银行的首批试点名单,将由参与设计试点方案的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民营资本参与试点工作,并且试点将遵循共同发起人原则,每家试点银行不少于2个发起人,且试点地点选择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等地区。

7、2015年6月22日,银监会发布《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民营银行由试点经营转为常态化设立,并细化了民营银行准入条件、筹建和开业程序。

8、2016年12月3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6)57号),明确了具体监管意见。

三、国内18家民营银行情况最全梳理

阅读原文

@三个傻瓜学炒股 @公子豹 @山行 @超级巴飞特 @分析师谢漠烟 @神奇的嗅嗅 @张志雄V @长征中的饭饭 @绝望的肥肉花 @月下似是故人来@银行螺丝钉 @银行观察

最后,欢迎大家来到——今融道APP,一款以北京金融街、上海陆家嘴、深圳福田中心、香港中环为核心发起的金融社交平台,一个只属于金融人的圈子,数百万金融小伙伴儿在这里等着你~不见不散哦~

好文推荐:

全面解读央企帝国的前世今生,附国资委最新央企名单

这是我见过分析世界格局最透彻的雄文,没有之一!

岁月不饶人,又何尝饶过香港——关于香港女星、富豪、豪宅!

少年借贷,则中国强(深度好文)

未来,深圳、广州、香港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