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喜欢:0
回复@王爷2017年3月30: 当时这个扩张策略其实也有道理的,目的是快速扩点位抢占市场,如果靠发债和发新股的话不利于股价拉升,股价没表现就不利于吸引产业基金,当时爱尔眼科的规模还很小,想要撬动大杠杆,不整点花活是很难的,毕竟这种模式在当时是很超前的。//@王爷2017年3月30:回复@搞点养老钱:我就对这种体外培育,然后在并购过来的模式感觉怪怪的。就像你分析的这样,挺对的,大概就是如此了,如果这个行业红利期还在,这么好赚钱,完全可以自己花钱在体内扩张呀,钱不够,发可转债,或者融资,这都行呀,
引用:
2024-05-18 20:20
$爱尔眼科(SZ300015)$
初看爱尔眼科的第一印象是商誉太高了,而且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同时,每年又计提大额的商誉减值损失。
此消彼长之下,中间被消耗掉的利润和现金流就不少了。
我对溢价收购的这些资产非常好奇,于是我看了一下收购公告,统计了一份最新的收购公告中的相关数据,...

全部讨论

其实发债和发新股本身对股价的影响不是这么简单的关系,主要看公司拿到了这些钱都干什么去了,如果是拿去做回报更高的生意去了,那股价是要涨的,投资者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公司拿到钱后,变为好的资产,然后资产赚钱,钱再变资产,如此滚动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