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91喜欢:70

$拼多多(PDD)$ 24Q1点评

考虑到当下的估值,照例在pdd出财报之前点评,因为无论是beat还是miss,我想我也不会做什么。

对于pdd,估计市场大部分人搞不清他的earning setting,我也完全搞不清。甚至主站盈利的情况,现在也有不小的争议,去年这个时候,很多人看的是50-70亿usd,现在我已经听到150-200亿usd了,两次震惊之余,不得不承认,我也搞不清,我不敢说人家说的就是错的。

我想聊聊对于pdd,我能大概搞清什么。我感觉这个思维方式,也有助于去估算当下瑞幸和理想的内在价值。

我关注的是两点:

1.关于电商行业整体的情况。

2. 拼多多最近2年多自身阿尔法的归因。

===================

先说电商行业整体吧。四月的社零数据和实物电商数据大家都看到了,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普遍的观点是觉得社零非常差,电商不错,那我想问一句,社零为什么不是看3y/5y rolling cagr呢?实物电商和社零之间的gap是不是和基准的调整关系更大呢?如果用这个视角去看,会不会觉得社零没那么差,电商没那么好?其实这些短期的东西也不重要,就算当下社零和电商数据都很差,是真的差,也不重要。因为真的要看短期,只要9月-12月的经济数据有起色就可以了,市场虽然有时候短视,但还没有蠢到只关注过去和当下的程度。

对于整体电商行业,我关注的是未来3-5年,以美元计价,社零的cagr是多少。如果是0%,那当下的便宜可能就是比较合理的,为什么不去换去一些略贵的纯美股?如果是hsd%,那当下的便宜就是真便宜。未来几年的社零cagr是多少,和你认为中国长期的人均gpd是多少,我认为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一种模糊的判断和感觉,我觉得如果你在那些人均gdp1万usd左右和2-2.5万usd的国家生活工作过,或者接触过他们的人,会对这个事情有个模糊的感觉。总的来说,我觉得国家人均gdp长期是<地理人均资源,国家资本配置体系,国家人力配置体系>这个三个因素的函数。

投资小而美的企业,只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就可以了,但对于腾讯pdd这个量级的生意,我不得不去思考这些“大而空”的宏观:你怎么知道自己生在1930年的美国,而不是公元190年的罗马?

========================

再说下拼多多最近2年多相对于行业自身阿尔法的归因。

抖音和pdd最近2年多,相对电商行业是有阿尔法的。如何对这个阿尔法归因?流量洼地,顺应宏观经济形式,模式创新,还是自身团队的优秀?流量洼地早晚被填平,宏观经济注定有周期性,模式创新有时候也可以被借鉴。而自身团队的优秀,是那种伴随着一轮一轮的行业周期起伏和变化,越来越强,时间的朋友的感觉。对于pdd,这四个因素,哪个是最近两年多阿尔法的主要原因,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是一个主观的东西。

而我想寻找的品质,是逆鳞,是那种舍我其谁,defy gravity的“不合群”。黄峥团队在风声鹤唳的时刻不搞港股双重上市;不去做zz环境更友好,文化自然辐射的东南亚,而是去做欧美;在信息披露上一视同仁,并没有利用更好的“沟通”来获得更高的估值。你会觉得,这群人,他们很有想法,他们不一样,他们不在乎你现在怎么看他们。。。当然马道长当年骑自行车怒斥“偷井盖”,也给了我这种强烈的感觉,他们不合群,他们不好管,他们心中有一种力量。

我只是想说,零售好像没有什么捷径的,不是某些专家说的,你拉来了几百个卖家卷起来,take rate就神奇的上去了,不是你搞了一个什么差异化的算法,别家学不来,你就无敌了。零售的经营策略本身是一种选择,最大最持久的流量一定是物美价廉服务好vibe好。到底什么是流量,我觉得对于不同的零售团队,理解好像是有些不一样。

========================

ok,那把主角换成瑞幸和理想,过去1年多的他们的阿尔法,怎么归因呢?奶咖x矩阵产品的模式创新?混电+定位用户的阶段取巧?怎么才能有个判断,说经过一轮一轮的行业扩张和收缩,瑞幸和理想会比今天活得更好?商业模式好的生意,幸运一次就可以持续好多年,商业模式差的生意,骑师需要持续的“幸运”,但你要是能敏锐的观察到这骑师他不是单纯的幸运,而是水平高,那就会获得超额收益,不是吗?在1967-1970年投资伯克希尔和1998年之后投资伯克希尔,超额收益率是不一样的,取决于投资者何时认识到巴菲特他与众不同,是一个非凡的骑师。btw,过去50年,伯克希尔是美股复合收益率最高的股票,但投资本身是个不需要好骑师就能经营的优秀商业模式吗?也许每个看似变幻莫测的行业中,真的有些底层规律,就像价值投资理念之于股票市场一样,被一小群人认可并掌握,这些人从没有蔚然成风,但却经久不衰。“巴菲特抱着一束粉红色的玫瑰花和一箱喜诗糖果,以500万美元收购了这个商场。并在她99岁的时候签订一项非竞争协议。”

不过话说回来,这题太难,可以不做的,复利重要的是不亏大钱,而不是每题都做且做对。

==========================

吐槽。

最近在某群里发现一个满嘴互联网黑话的童靴,长篇大论的,我看的直摇头。。为啥要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terminology(专业术语?)化?车轱辘废话来回说,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废话,后来发现这童靴竟然是xx人。。。我心中一惊,真的绝了!!!原来脉脉上面那些传说,可能不是乱说的,绝了!更令我不理解的是,竟然有相当多的人觉得这些话讲的非常好,水平很高。。。可见把简单的道理讲得高深些,还是很有受众的,或者是我阅读障碍,我水平不行还看不懂。一些大佬可以把复杂的逻辑和概念,用非常简单的话语简练的表达出来,让人有种错觉,这些道理“平平无奇”,我上我也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

八卦。

之前有传闻说黄峥在UWM读CS AI方向的phd,我就去搜uwm,看看能不能找到他所在的lab或者导师,结果发现了这个东西:网页链接

有一行字,好刺眼啊[捂脸]

精彩讨论

奇点那瞬间05-23 05:46

再更新下一些观点,因为24Q1的财报确实有些新信息,改变了我对pdd的安全边际的估值。
这个财报确实超预期啊。。。之前的三个财报其实没有改变我对pdd一年大约能赚多少钱的估算,这个财报确实我是懵的,改变了我对pdd未来能赚多少钱的判断。原本我是认为pdd主站会在2029年前后赚到200亿usd左右,这个财报好像是说,pdd主站在2026年就可以做到了,甚至在某些激进点的假设下,2025年就差不多了。这个绝对是大超我的预期的。(24Q1,pdd的广告好像超过了阿里电商主站广告,主站ebit好像也是超过了阿里核心电商)
那么我对pdd的2024年安全边际的判断,从1300亿usd -> 1600亿usd,也就是说目前的价格,对我而言,downside大约是25%,这是我按计算器可以去估算的东西,至于上限,这个公司我只能欣赏,无法预测。如果只是从线性外推的角度去看,假设未来几年中国社零美元计价cagr 5%-7%,同时temu没有在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被ban,那么合理估值应该在3500-4000亿usd。
=======================
这次电话会议我觉得有信息的,记录几个我觉得重要得点:
1. 24Q1,国内电商平台之间得竞争更激烈了。
2. 国内的消费有分层的情况发生,pdd不仅仅是专注低价了,会花精力去做高端点的商品,同时加强平台正品的监管。
3. 国际化合规,是整个公司目前的最高事项!
4. pdd的财报很可能是没有太多调节的,确实是执行力的自然结果,而且pdd在战术层面是随机应变的,所以不会有什么指引,因为行业变化很快,他们只是基于股东价值的长期最大化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所以季度业绩会有剧烈波动。我仔细听了这里chenlei的语气,情真意切,挺真诚的,也许他是说真的。
5. 农业这块,我一直觉得是pr,或者一种说辞吧,这个财报zhao jiazhen的回答,让我觉得他们好像是来真的也是,如果要做costco,生鲜是重中之重,中美农业上游太不一样了,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
回到原帖的四个归因:流量洼地,宏观周期,模式创新,团队优秀。
这次电话会议更加明确了一点,宏观周期大概率未来不是pdd阿尔法的来源,pdd在变,甚至最戏剧的情景下,一轮宏观周期结束,大家发现pdd偷了天猫和JD的家,阿里确实回归了淘宝,JD丢掉了自营心智。
对于流量洼地,我认为这是电商行业的万有引力,配合85分的执行力和国内完善的基础设施,电商确实巨头们都可以做。但到底什么是流量,确实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甚至我觉得其实是电商和零售的最核心问题:是有先发优势占了一块市中心的好地,上下班人流必经之路的流量,还是城郊需要用户开车30分钟,但大家还是愿意开车前往,甚至成为周末家庭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到底什么是流量?
对于模式创新,对手都在学,阿里最近更是创新,搞了一个类似短视频上下滑动刷商品的模式,挺有趣的。都是app,没啥不能学的,但不同的品类确实对于不同的模式,会有一个天然适配性。Again,Costco那个模式,谁不能学啊,会员制,大停车位,货架没有数字,每个收银台两个员工一人结账一人打包,烤鸡热狗加油引流,但美国只有一个costco,中国的Costco好像是Sam, 所以执行&运营都是具体的,离不开团队。
至于团队优秀,不说了,应该是目前共识最强的一点了。

奇点那瞬间05-22 21:50

市场真的有效吗?两年后再看吧,看看到底是我错了,还是市场先生错了。mark今日的开盘价150usd,2100亿。
看过沃尔玛70-00年的年报,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市场在70-80年代对沃尔玛的定价会如此如此的无效,几乎每两年给20pe以下上车的机会,然后公司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成长,股价每年涨近30%,持续了很多年…是因为他不给指引吗?

智者一起慢慢变富05-22 14:44

讲得挺好的。
关于文中提的拼多多的两个点,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关于beta部分,我觉得基本没太多需要说的,中国的社零会是主要经济体里面增长最快的,这个可能性怎么说也会大于0增长的可能性。即使美元计价也一样,人民币目前位置已经很难再贬值了,未来升值可能大于贬值。
关于拼多多的alpha部分。拼多多到目前差不多1.7万名员工,GMV跟阿里差不太多。23年拼多多人均创造收入1422万,这是个什么概念?阿里和腾讯23年人均创造的收入为423万和577万,拼多多的人效大概是阿里的3.4倍,腾讯的2.5倍。天下生意,唯效不破,这个人效代表了管理和组织能力。另外举个直观点的例子,拼多多在temu做到相当量级的时候,人员几乎都是复用的,就去年大举扩张之时才开始招人,也就招了几千,还没字节做飞书的人多。

漲无忌05-23 09:36

其实没有所谓业绩指引才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真实情景。那些总是能给出指引,并且事后真的和指引完美契合的反而有些不符合逻辑。没办法,有指引的更迎合资本喜好,估值自然更高,道法自然的无指引,尽力而为的真实反应在资本市场就是被压缩估值。不过这些都是短期因素,长期而言,最终公司值多少,市场还是会有一杆秤的。

奇点那瞬间05-22 12:59

刚希尔瑞斯让我见识了下什么叫真正的互联网黑话,好吧我可能错怪了文中吐槽那段的xx 人,人家那个确实比下来,算干货了,最多只是表达晦涩点,我语文确实不好,阅读喜欢扫读,打字经常顺序颠倒,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见谅哈

全部讨论

再更新下一些观点,因为24Q1的财报确实有些新信息,改变了我对pdd的安全边际的估值。
这个财报确实超预期啊。。。之前的三个财报其实没有改变我对pdd一年大约能赚多少钱的估算,这个财报确实我是懵的,改变了我对pdd未来能赚多少钱的判断。原本我是认为pdd主站会在2029年前后赚到200亿usd左右,这个财报好像是说,pdd主站在2026年就可以做到了,甚至在某些激进点的假设下,2025年就差不多了。这个绝对是大超我的预期的。(24Q1,pdd的广告好像超过了阿里电商主站广告,主站ebit好像也是超过了阿里核心电商)
那么我对pdd的2024年安全边际的判断,从1300亿usd -> 1600亿usd,也就是说目前的价格,对我而言,downside大约是25%,这是我按计算器可以去估算的东西,至于上限,这个公司我只能欣赏,无法预测。如果只是从线性外推的角度去看,假设未来几年中国社零美元计价cagr 5%-7%,同时temu没有在任何一个主要经济体被ban,那么合理估值应该在3500-4000亿usd。
=======================
这次电话会议我觉得有信息的,记录几个我觉得重要得点:
1. 24Q1,国内电商平台之间得竞争更激烈了。
2. 国内的消费有分层的情况发生,pdd不仅仅是专注低价了,会花精力去做高端点的商品,同时加强平台正品的监管。
3. 国际化合规,是整个公司目前的最高事项!
4. pdd的财报很可能是没有太多调节的,确实是执行力的自然结果,而且pdd在战术层面是随机应变的,所以不会有什么指引,因为行业变化很快,他们只是基于股东价值的长期最大化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所以季度业绩会有剧烈波动。我仔细听了这里chenlei的语气,情真意切,挺真诚的,也许他是说真的。
5. 农业这块,我一直觉得是pr,或者一种说辞吧,这个财报zhao jiazhen的回答,让我觉得他们好像是来真的也是,如果要做costco,生鲜是重中之重,中美农业上游太不一样了,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
回到原帖的四个归因:流量洼地,宏观周期,模式创新,团队优秀。
这次电话会议更加明确了一点,宏观周期大概率未来不是pdd阿尔法的来源,pdd在变,甚至最戏剧的情景下,一轮宏观周期结束,大家发现pdd偷了天猫和JD的家,阿里确实回归了淘宝,JD丢掉了自营心智。
对于流量洼地,我认为这是电商行业的万有引力,配合85分的执行力和国内完善的基础设施,电商确实巨头们都可以做。但到底什么是流量,确实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甚至我觉得其实是电商和零售的最核心问题:是有先发优势占了一块市中心的好地,上下班人流必经之路的流量,还是城郊需要用户开车30分钟,但大家还是愿意开车前往,甚至成为周末家庭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到底什么是流量?
对于模式创新,对手都在学,阿里最近更是创新,搞了一个类似短视频上下滑动刷商品的模式,挺有趣的。都是app,没啥不能学的,但不同的品类确实对于不同的模式,会有一个天然适配性。Again,Costco那个模式,谁不能学啊,会员制,大停车位,货架没有数字,每个收银台两个员工一人结账一人打包,烤鸡热狗加油引流,但美国只有一个costco,中国的Costco好像是Sam, 所以执行&运营都是具体的,离不开团队。
至于团队优秀,不说了,应该是目前共识最强的一点了。

市场真的有效吗?两年后再看吧,看看到底是我错了,还是市场先生错了。mark今日的开盘价150usd,2100亿。
看过沃尔玛70-00年的年报,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市场在70-80年代对沃尔玛的定价会如此如此的无效,几乎每两年给20pe以下上车的机会,然后公司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成长,股价每年涨近30%,持续了很多年…是因为他不给指引吗?

看来奇点兄观点和段永平一样,认为拼多多现在的优势是可以被竞争对手学习的,但是又觉得黄铮这个人独一档。投拼多多就是投黄铮,相信他能在国内零售和国际零售中胜出。

刚希尔瑞斯让我见识了下什么叫真正的互联网黑话,好吧我可能错怪了文中吐槽那段的xx 人,人家那个确实比下来,算干货了,最多只是表达晦涩点,我语文确实不好,阅读喜欢扫读,打字经常顺序颠倒,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见谅哈

现在怎么没有打赏功能了?3个都持有 作为喜欢持股不动的产业出身的业余投资者,觉得自己的优势是对公司相比平均是否有长期的竞争优势,这个策略在2023年收益非常好,瑞幸理想哪怕加上空头保护2024年也是负收益了。准备继续持股看看到底是策略有周期,还是判断有问题。

讲得挺好的。
关于文中提的拼多多的两个点,也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关于beta部分,我觉得基本没太多需要说的,中国的社零会是主要经济体里面增长最快的,这个可能性怎么说也会大于0增长的可能性。即使美元计价也一样,人民币目前位置已经很难再贬值了,未来升值可能大于贬值。
关于拼多多的alpha部分。拼多多到目前差不多1.7万名员工,GMV跟阿里差不太多。23年拼多多人均创造收入1422万,这是个什么概念?阿里和腾讯23年人均创造的收入为423万和577万,拼多多的人效大概是阿里的3.4倍,腾讯的2.5倍。天下生意,唯效不破,这个人效代表了管理和组织能力。另外举个直观点的例子,拼多多在temu做到相当量级的时候,人员几乎都是复用的,就去年大举扩张之时才开始招人,也就招了几千,还没字节做飞书的人多。

05-22 11:47

hh 把逼王Thiel这段话转给他:
“I think all trends are overrated… if you hear the words‘big data’ and ‘cloud computing’, you need to run away as fast as you possibly can. Just think ‘fraud’ and run away… All these buzzwords are a tell—like in poker—that the company is bluffing and undifferentiated… I think the things that are underrated are the ones where there are no buzzwords and it doesn’t actually fit into any pre-existing categories”
XX人是啥,transgender?

人均gdp的结论没看懂,是往2万刀前进还是190的罗马?

个人投资的几点总结,我时常拿来阅读,警示自己:
*基于常识,独立思考。
* 投资以年为单位。
*永远不要投资你不了解的生意。
* 选股应该慎之又慎,“选股如选妻”。
*能力圈大小并不重要,清楚自己能力圈边界才是至关重要的。
*加仓时,在时间和空间上拉开跨度。
* 试图躲过下跌,也将错过上涨。
* 跌了攒股,涨了赚钱,盈亏同源。
* 跌的时候看到机会,涨的时候看到风险。
* 安全边际就是:买的便宜和降低预期。
* 股权思维,持有股票即持有公司股权。
* 少看盘,多关注企业本身。
* 底部要敢于重仓。
*市场的恐慌是投资者的朋友,因为它带来了便宜的买进机会。拥抱市场波动。
*价值投资的奥秘是:独立思考和内心的平静。
* 底部是一个区间,不是一个点。低位胆小,赚的很少;高位加仓,一把亏光。
* 买入不急,卖出不贪。
*A股90%以上的时间是震荡或下跌,买入时,一定要分批。甚至空仓等待大机会。
* 卖出股票的三个理由:估值高了;经营出现问题了;有更好的标的了。
*不要总想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那不是人类所能做到的事情。
* 投资是反人性的。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
*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绝大多数困难,把时间拉长,回过头看,都不算什么。同样的,用长远的眼光,长期持有股票,短期的波动也不算什么。
* 多阅读,多学习,增加认知。

没看到有刺眼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