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洋医药拿下销量破亿重磅大单品,瞄准现代中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3

5月20日,商业化CXO龙头百洋医药$百洋医药(SZ301015)$ 发布关于拟收购上海百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洋制药”)等公司控制权的公告。

为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布局,百洋医药宣布拟以8. 8亿元现金收购百洋制药60.199%股权。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标志着百洋医药正式从品牌商业化平台升级为支持源头创新的医药产业化平台,进一步增强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公司在医药行业的竞争力。

收购优质“现金奶牛”,斩获销量破亿大单品

公告显示,百洋制药是一家专注于中药现代化和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的医药制造企业。2022年度、2023年度,百洋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6.35亿元、7.6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1.35亿元,2024年度,预测净利润为1.48亿元。此次收购,不仅将为百洋医药注入盈利能力强劲的优质资产,带来稳定的营收和利润,更带来了高速增长的重磅产品。

扶正化瘀是一款由百洋制药自主研发,经循证医学验证可逆转肝纤维化的创新中成药产品,也是中国首个完成美国II期临床试验的肝病领域中成药,该产品开启了肝病抗病毒和抗纤维化“双抗治疗”的新疗法。凭借扎实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实践,扶正化瘀真正实现了疾病可诊、质量可控、疗效可证的现代化中药#中药牛市# 标准,现已是医院市场抗肝纤维化领域份额第一的产品,进入百洋医药上市公司体系之后,将在零售端充分释放品牌价值。

除中成药产品外,百洋制药凭借先进的技术工艺,在高端缓控释制剂领域也有一系列产品。其位于青岛的缓控释制剂药厂多次“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的cGMP认证,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多款产品为中美共线生产、同报同销。其中自主研发生产的降糖药二甲双胍奈达®是国内首个获批的渗透泵控释剂型二甲双胍,患者只需一天服用一次,就能平稳控糖,极大提升了患者用药依从性。该产品打破了渗透泵控释技术的专利封锁,不仅于2018年底获FDA上市批准,也在2023年进入国家医保,实现了高端制剂的国产替代。

据公告,百洋制药位于上海的现代化中药研发生产基地和位于青岛的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基地,仍在进行管线扩建工程,预计2024年可投产。随着产线升级及扩充,产能提升,百洋制药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长。

业绩补偿保证上市公司股东利益

据各专项审核报告,若百洋制药发生以下情形(以下简称“业绩补偿情形”)之一的,百洋医药集团应当对甲方进行补偿:

(1)百洋制药 2024 年度的实际净利润未达到当年度承诺净利润的 80%;

(2)百洋制药业绩承诺期内 2025 年度与 2024 年度的实际净利润合计数未 达到该两个年度承诺净利润合计数的 80%;

(3)百洋制药 2026 年度、2025 年度与 2024 年度的实际净利润合计数未达到该三个年度承诺净利润合计数的 100%。

具体补偿数额为:百洋医药集团应补偿金额数=(截至当期期末百洋制药在 业绩承诺期间的累计承诺净利润数-截至当期期末百洋制药在业绩承诺期间的 累计实现净利润数)÷百洋制药在业绩承诺期间的累计承诺净利润数的总和×本次收购价款总额-百洋医药集团累计已补偿现金数。

在逐年补偿的情况下,每年计算的补偿现金数小于 0 时,按 0 取值(即已补 偿的不予退回)。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在寻求业务延伸拓展、提升自身医药创新服务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很好地保证了上市公司的股东利益。

由商业化CXO向产业化平台升级

百洋医药是专业的健康品牌商业化平台,核心业务是为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商业化整体解决方案,2023年实现营收75.64亿,归母净利润6.56亿元。

一直以来,百洋医药以品牌商业化能力为核心,成功打造运营包括迪巧、泌特在内的多个过十亿级、亿级的知名产品,营销网络也覆盖了14000余家大中型医院和40万家药店,与多家跨国MNC都形成了合作关系。

本次交易完成后,依托百洋医药强大的商业化能力,百洋制药的核心产品将实现价值裂变,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百洋医药也将丰富产品结构,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以“生产制造和商业化”双轮驱动策略构建医药产业化平台,提升公司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百洋医药的产业化平台价值还不止于此。近年来,百洋医药母公司百洋医药集团与国家级科研院校携手培育源头创新成果,在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核医学创新药、医用直线加速器、超声用电磁导航设备、抗肿瘤和骨再生创新药等多个创新领域都有布局。

其中,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超声用电磁导航设备与十二导家用心电仪等创新产品已与百洋医药形成了商业化协同。百洋医药还获得了集团孵化的治疗骨坏死FIC药物(PDC)和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的商业化权益,该核药产品是我国核医学领域首个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产品即将申报上市。

因此,放大来看,百洋已然构建了从医学创新成果研发,到生产及商业化的完整体系,形成了生态型Big Pharma模式。未来,依托母公司的创新孵化战略,百洋医药有机会承接更多原研创新成果的生产和商业化运营,助力创新成果变成大规模应用的产品,提升科技创新赋能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和水平。

全部讨论

05-23 14:56

这么好,为什么公司上市的时候不直接纳入上市公司体系?而要现在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