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凌霄泵业风险分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8喜欢:8

前文——《凌霄泵业发生了什么?——22Q3凌霄泵业季报分析》《Price In——22Q3凌霄泵业季报估值》

净利润疑云

在以前的分析中,我们认为凌霄泵业因库存积压影响叠加消费疲软,导致生产严重不足,近期处于库存清理过程中,而在凌霄泵业三季度的季报中,单季营业收入为3.31亿元,大幅下降,而净利润率大幅上升,单季达到了30%,也因此使人感到疑惑,为什么公司净利润率有所上升,仅仅是利率因素么?

首先,凌霄泵业的整体经营模式非常简单,公司购入原材料和人力生产产品,产品生产完成之后进行销售,获取利润。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发现,公司的营业收入与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也即原材料花费,必然成正相关,如下图所示。

可以发现,公司受疫情影响可以分为2个阶段,17年至19年公司购买原材料的支出和营业收入都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没有大幅度增长,而自20年疫情开始,公司收入骤增,开始进入戴维斯双击,业绩于21年Q4达到顶峰,随后不断下降,至22Q3,公司买入的原材料创新低,仅1.4亿元,公司的营业收入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表明疫情红利结束。

单纯看购买原材料的支出无法判断当季生产情况,因为购买到的原材料可能是因为未使用导致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库存一项(库存表明的是两个主要内容,一是真正的库存,二是原材料)。也因此,需要结合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一项来看。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工资,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讲可以近似看作生产力水平。我们可以发现,在22Q3季度,公司花了0.16亿的工资但只消耗了1.4亿的原材料,疫情前这一生产力基本上需要1.6亿至2亿原材料,明显与疫情前的数值出现了差异,与之对应的是存货的变动,存货降低了0.56亿。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合理分析,22Q3季度,甚至22Q2季度,消耗的部分原材料来源于以前的购买。

因此,本文得出一个猜测,公司当下的净利率上升,一方面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另一方面受益于公司提前购买的原材料。人民币汇率或许会一直维持在7左右,但原材料却总有消耗完的那一天,因此,利润率是否会维持必然是需要警惕的。

疫情后的十字路口

疫情基本已经过去了,对于公司来讲,关键点在于潮水退去,公司会怎么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明显下跌,净利润率是否能继续维持存在不确定性,公司整体的不确定性大幅增长。因此,凌霄泵业现在最大的错配在于疫情红利中的股价和疫情前的生产经营情况。

首先从营收角度来看,基于董秘回答,公司可能暂未有明显好转,也即四季度可能也是基本回到了疫情的前水平。

从净利润率的角度来讲,疫情前,净利润率基本在15%到25%之间,而疫情之后则变动较大,最低到了20%,最高到了30%,但总体来看,公司净利润率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假使公司未来回到了疫情前水平,那么,根据前文估值,在悲观条件下,凌霄泵业后续三年内每个季度的经营情况与22Q3相同,而基于前一章节,本文始终认为30%的净利润率或许难以维系,如果按疫情前的平均利润率20%计算,则年度净利润约为2.7亿,此时,实际PE约为20而非当前市场所认为的12。

同时,若该情况变为事实,即凌霄泵业后续三年内每个季度的经营情况与22Q3相同,则基于前文其估值约为35-40亿人民币而非现在的56亿人民币。后续经营情况则是凌霄泵业当前最大的变数,单纯地看当前静态PE购买而非分析公司实际情况将带来巨大的风险。当前股价若想维系,关键点就是后续公司经营情况能否达到疫情时水平,若没有对后续经营情况的信心,或许等一等会是更好的选择。

小结

本文基于历史数据尝试探索凌霄泵业近一年来营收下降而净利润率上升的原因,认为其主要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及提前购买的原材料,同时判断公司当前的高额净利润率不可持续。若这一判断成真,利润率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则公司的实际PE为20而非当前市场所认为的12,因此,仅因PE足够低购买公司股票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公司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后续公司经营情况能否达到疫情时水平,若能恢复,基于前文预测则公司估值有望上升至65亿人民币左右。

相关链接——《Price In——22Q3凌霄泵业季报估值》

$凌霄泵业(SZ002884)$ 

全部讨论

2023-03-23 12:43

您好,请问下它的销售商品现金流量=营业收入*1.13-(期末应收余额-期初余额)-(期末应收票据-期初的)与报表的销售商品现金流量入,差别那么大呢?是不是我这个算法错了

2023-03-20 23:19

国内突然下降将近50%,也很反常,疫情是否会让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呢?国外虽然产业恢复,是否凌霄趁机也抢夺了市场,整体依然比疫情前要好?

2023-05-13 16:20

疫情前,这个公司的业绩就很好,何来受益于疫情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