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2023年半年报解读③:负债表,负债增多113亿,长期借款买大额存单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2喜欢:8

伊利股份的2022年年报已经分科目详细解读了,在这里,小巴就只抓重点,重点看下2023年半年报的核心科目数据、以及某些重大变化的科目。

一、整体概况:资产负债率由2022年底的58.66%升至62.22%,负债增长15%。

资产由2022年底1310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1416亿,增长了8%,其中主要原因是负债上升,负债由2022年底768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881亿,同比增长15%。所有者权益数据基本不变。

二、负债表分析:应付类减少61亿、借款类大增125亿。

1、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占比:流动负债由2022年底622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661亿,增长了6%;非流动负债由2022年底147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220亿,增长了50%。

2、流动负债重点科目。

短期借款:由2022年底268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326亿,增加了58亿,增长了22%。

应付类:应付票据由2022年底8.8亿下降到2023年中的4.4亿,下降了50%;应付账款由2022年底159亿下降到2023年中的144亿,下降了9%;合同负债由2022年底89亿下降到2023年中的48亿,下降了46%。其他应付款也降低了,由于不属于常规应付,小巴暂时不分析它。

应付类属于可以无偿占据上下游的资金,可以笼统的把三者加起来看一下趋势,应付类业务2023年中总金额为196亿,2022年底为257亿,下降了24%,减少了61亿元。

应付类的大幅减少,需要我们重视。其中合同负债是公司用来调节业绩的,持续的下降可能预示着下游的经销商购买商品的欲望不强。

3、非流动负债重点科目。

长期借款:由2022年底93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160亿,增加了67亿,增长了72%。

借款类:短期、长期借款都在增加,借款类属于属于有息负债,我们也可以笼统的把两者加起来看一下趋势。借款类业务2023年中总金额为486亿,2022年底为361亿,增加了35%,增加了125亿元。

借款类的大幅增加,再次证明了公司的现金流吃紧。这里也剧透下,公司借款很大一部分是购买大额存单去了,我们稍后会分析到。即使减去大额存单,公司的现金流吃紧的结论依然没有改变。

三、所有者权益科目:略过。

四、资产表分析:存货高企但库存商品好转,借钱购买大额存单76亿。

1、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占比:流动资产由2022年底615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649亿,增长了6%;非流动资产由2022年底695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776亿,增长了12%。

2、流动资产重点科目。

货币资金:由2022年底339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386亿,增加了47亿,增长了14%。

存货:由2022年底148亿下降至2023年中的141亿,减少了7亿,下降了5%,存货数额依然高企,半年多来公司业绩未明显好转、低于预期。

好消息是存货中库存商品已呈现拐点向下的趋势,这点从财报附注里可以看到。公司存货中库存商品由44亿下降到34亿,原材料、半成品略上升,当然,是否真是遇到了经营拐点我们保持持续跟踪。

预付和应收类:应收票据由2022年底1.6亿上升到2023年中的3.3亿,上升了100%;应收账款由2022年底31亿下降到2023年中的30亿,下降了3%;预付账款由2022年底18亿下降到2023年中的16亿。其他应收款略有上升,由于不属于常规应收,小巴暂时不分析它。

预付和应收类属于别的公司的无息负债,对优秀的公司来说此类科目越少越好。同样的,我们把三者加起来看一下趋势,预付和应收类2023年中总金额为49亿,2022年底为51亿,减少了2亿元,变化不大。

3、非流动资产重点科目。

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由2022年底337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339亿,变化不大可忽略;在建工程由2022年底34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36亿,变化不大可忽略。是否预示着公司的蛮牛冲击模式告一段落?

无形资产和商誉:无形资产46亿,变化不大可忽略;商誉由2022年底50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53亿,原因为公司溢价收购了两家小公司,变化不大可暂时忽略。这两个加起来有接近100亿,小巴对这两块资产很是担忧。

其他非流动资产:由2022年底87亿上升至2023年中的164亿,增加了77亿,增幅高达89%。原因在年报里有写:本期购买期限超过一年的大额存单增加所致。具体数额,2023年购买了138亿,相比2022年底的62亿增加了76亿。

还记得前面的借款类数额吗,2023年新增加了长期借款67亿、短期借款58亿,其中有76亿用来购买大额存单。相当于伊利股份借了长期借款用来买大额存单,这中间的利息差几乎已经没什么空间了,我是搞不懂管理层的骚操作,有懂行的可以来跟我说说。

附上网络上近期的大额存单利息情况:3年期大行一般都是2.7-3%左右,下图中的小银行大额存单为3.3%-3.45%,伊利股份长期借款利息多少呢、存的大额存单利息是多少、两者的利差又是多少,有知道的小伙伴吗?

伊利股份是一个制造业公司,不是一个投资理财公司,目前一边大额借钱,一边又把借来的钱买了大额存单,大额存单的总金额已经有138亿了,小巴个人是认为有点不务正业了,会对管理层的行为继续扣分。

精彩讨论

FindMore2023-09-02 10:58

借钱,同时大额存,赚差价,也只有伊利这样的大公司才能获取资源。借钱借债没啥不好的,只要能赚钱,很多手法都是可以采用的,球友不要被带偏

用户91514865612023-09-02 12:57

可以看出来一点就是,公司信誉度高,银行对其也很认可。

财报视角看公司2023-09-02 10:58

$伊利股份(SH600887)$
我猜测,注意,下面是我个人猜测,无法保证准确:
这借来的几百亿,可能被用到某个地方了,至于用到啥地方,财报没有说明,大家可以自由想象,我不明白这几年公司为啥突然增加了这么多借款。所谓的大额存单,很可能是某银行为了安全,要求公司放在银行中的抵押。
为啥几百亿的短期借款,这几年需要反复借新债还旧债,为什么不还了本金停止这种短期借款行为?难道这几百亿的本金出现了问题,只好通过付利息的方式来不断延期,这样可以回避本金的问题?
可以借鉴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的例子,恒大物业的130亿被中国恒大拿走,最后由于中国恒大还不起钱,导致恒大物业在银行的130亿抵押被银行收走。

陶瓷烫2023-09-02 10:42

长期借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本期从银行取得的长期借款增加所致。

一只泡泡龙2023-09-02 10:24

有息负债不多,每年财务费用都是负的

全部讨论

2023-09-02 10:58

借钱,同时大额存,赚差价,也只有伊利这样的大公司才能获取资源。借钱借债没啥不好的,只要能赚钱,很多手法都是可以采用的,球友不要被带偏

2023-09-02 12:57

可以看出来一点就是,公司信誉度高,银行对其也很认可。

2023-09-02 10:58

$伊利股份(SH600887)$
我猜测,注意,下面是我个人猜测,无法保证准确:
这借来的几百亿,可能被用到某个地方了,至于用到啥地方,财报没有说明,大家可以自由想象,我不明白这几年公司为啥突然增加了这么多借款。所谓的大额存单,很可能是某银行为了安全,要求公司放在银行中的抵押。
为啥几百亿的短期借款,这几年需要反复借新债还旧债,为什么不还了本金停止这种短期借款行为?难道这几百亿的本金出现了问题,只好通过付利息的方式来不断延期,这样可以回避本金的问题?
可以借鉴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的例子,恒大物业的130亿被中国恒大拿走,最后由于中国恒大还不起钱,导致恒大物业在银行的130亿抵押被银行收走。

2023-09-02 10:42

长期借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本期从银行取得的长期借款增加所致。

2023-09-02 10:24

有息负债不多,每年财务费用都是负的

2023-09-02 13:19

有借有还

2023-09-02 19:18

闭嘴吧你,一天天的

2023-09-02 19:16

同样的问题,翻来覆去的说,你是真会蹭热度!!!

2023-09-03 01:25

伊利一般都是在2上下的利息

2023-09-02 12:28

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上游,做供应链金融服务是新的趋势。你的分析把这种新变化作为和传统银行的小微贷款类比不合适。对细分行业的数据与服务只有产业链内部最为熟悉痛点,银行做不到这一点。银行只能靠营业执照,税务局纳税信息这些简单数据做信贷服务,供应链金融是产业自身优于银行的新尝试,也是FinTECH的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