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创始人林盛模仿罗永浩直播,卖的却是质量问题频发的茶叶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疫情之前,被称为“雪糕刺客”的钟薛高发展势头强劲,价格也是高得离谱,让老牌冰淇淋企业都自叹不如。

彼时,有网友质疑钟薛高的价格偏高,与其品质并不匹配,却遭到了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的怒怼和鄙视。

网友依然记得林盛曾在采访中表示:“我们的雪糕最贵一支卖到66元,但光成本价就40,你爱要不要。”这话深深地伤害了广大的普通消费者。

“你们要知道,钟薛高就是一个皮包公司,产品全靠代工做出来的,这样的产品就敢卖几十块钱,自然超出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认知,被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面对质疑,林盛完全可以大度一些。”快消行业分析师康定平表示,被质疑价格高,林盛就怒怼普通消费者,可见其充满了傲慢和偏见。

然而,没过几年,钟薛高就跌落了神坛,即使推出亲民的雪糕也无法扭转颓势,眼下的钟薛高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以至于“被限制高消费”的林盛不得不坐绿皮火车去北京见朋友,为了偿还债务,林盛也想模仿罗永浩进行直播带货,没成想马上就翻车了。

5月28日晚,林盛开启淘宝首秀,近五个小时的直播吸引了超过84万人观看,多数人都是冲着“老林”来的。其中引发广大网友关注的是,曾屡次登上质监部门“黑榜”的“八马茶业”被摆上货架。

今年4月25日,八马茶业旗下加盟店因“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茶叶过度包装案”被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执法典型案例之一。

据悉,2023年12月6日,濮阳南乐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南乐县荣业商贸中心八马茶业开展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检查,经对该店销售的“武夷红金骏眉”茶叶 (净含量:25克*4包)抽查,茶叶包装盒长240mm、宽210mm、高170mm,空隙率为79%,不符合 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中有关“单件净含量15<Q≤30,包装空隙率≤50%”的要求。

八马茶业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百零五条之规定,南乐县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改正上述违法行为,下架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武夷红金骏眉茶叶产品。

2017年,央视在《每周质量报告》栏目中测试了八马茶业的部分茶叶产品,过程中发现,八马茶业的乌龙茶样品存在样品质量较差、污染物超标等问题。

2015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的预包装茶叶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标称深圳市八马茶业连锁有限公司经销的、福建省武夷山市玉维正岩茶厂生产的大红袍被检出稀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且该样品实测等级未达到明示等级。

除此之外,八马茶业此前曾在招股书中披露,2018年至2021年间,其遭到投诉、举报累计113起,其中23起为产品质量问题,63起为虚假宣传问题,其他(产品执行标准、售假、超范围经营等)27起。

“中国是重要的茶叶生产与消费地,茶饮文化历史悠久。然而传统茶叶市场整体‘有品类,没品牌、的现状制约着茶叶行业整体发展。”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一方面,茶叶行业集中度低,单个品牌企业在整个茶叶市场中的市场份额占比仍较低;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暴利”,也让茶企普遍不太重视品牌建设,没有进入品牌运作的阶段,“在茶叶行业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资本化、规模化发展的当前,如何打造品牌、运作品牌、发挥品牌影响力是茶企高成长、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康定平则表示,茶企在发展过程之中,依然采取“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这与当年的牛奶行业很类似,但这种模式缺乏全产业链的质量管控,导致茶企问题频发。“茶企想要真正地把控品质,必须学习牛奶企业,真正地做到了自建全产业链,特别是自主种植茶叶,惟其如此,才能保证产品品质。”

众所周知,林盛算是一个老广告人,而且还曾取得不俗的成绩。1999年,从历史系毕业的林盛却一头扎进了广告行业中,2004年他在上海创立盛治广告公司,并操盘了雪糕品牌马迭尔和中街1946的营销推广,成功将其打造成中高端冷饮品牌,并取得相当不错的营销成绩。

由此可见,林盛是一个很聪明又很能干的人,却在直播带货中,选中了一款质量问题频发的茶叶品牌,还被网友质疑举报,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如今的林盛如同热锅的蚂蚁,就想着如何翻身,如何把债务还上,所以只要能够赚到钱,就会有意或无意忽略掉其他问题。”康定平指出,林盛此刻要冷静下来,把钟薛高经营好,起码稳住一定的基本盘,之后通过各种关系和人脉进行融资,毕竟钟薛高的影响力还是有的,而不是忙着去搞直播带货,这不是林盛的专长,自然就会出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