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思维陷阱”,使你活得“疲惫不堪”——《彭林论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今日沪深300指数以4957.30点开盘,最高4968.86点,最低4938.19点,收盘4953.88点,上涨:8.77点. 两市共成交12378亿元,沪深两市涨幅前三名:N航亚,皇台酒业,N恒玄;跌幅前三名为:荣科科技浩丰科技每日互动

          今天超级主力大资金调控股指高开震荡平走,成交量缩小,个股跌多涨少。尾市使两市均以上下影线的小阴线收盘。消息面:【国务院:明年在全国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发展数字经济  增强创新动能】【散户力量趋弱 A股走向“机构市”】【新基金2000亿集结完毕 岁末年初行情可期】【楼市资金遭监管严格,今年每天破产1.5家房企,房价难涨】 
   
         小心“思维陷阱”,使你活得“疲惫不堪”!曾有位哲学家这么讲道:“影响人外在行为的,不仅仅是外界事物的推动,更是他的思想相互斗争后所形成的思维结果。”很多时候,“思维”这种东西,的确是我们为人处世所必然要依靠的。可是,一样事物,既然有好的一面,就肯定会有坏的一面,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双刃剑”。思维能指引我们探寻更好的生活,也会让我们迷失在其中。而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陷阱”。你的思维习惯,有可能就是你的致命弱点。
         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大多人总感觉生活过分劳累。这里的“劳累”,不仅仅是外在的劳累,更是内心的劳累。而造成“劳累”的因素,有可能就是你的“思维”。这四个“思维陷阱”,就是你至今活得“疲惫”的根源,要注意了。

       一、过分追求完美,眼里容不下沙子。有一种人,他们不仅要求自己是完美的,更要求外在的一切也都是完美的。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他们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只奔着“完美”去做,而不会给自己留有任何的余地和转弯的空间。就像他们去考试,他们的目标就是满分。一旦扣了一分,或者扣了两分,他们都会责怪自己,内心产生不安的情绪,从而影响自己的生活。
      就像他们去交朋友,别人本来就是“80分”的人,他们看对方不爽,就要求对方必须做个“100分”的人,不然就不和对方交往,从而回归“孤岛”的天地中。说实话,对自己完美,这是你的选择。可要求别人也必须完美,这就是一种过分“自我控制”的行为了。完美主义者,他们活得特别累,眼睛里面容不下任何一粒沙子。所以到最后,他们不是被人嫌弃,就是在生活中受挫,活得愈发疲累,丝毫没有舒心的感觉。
   
       二、总是有“灾难性”的想法,过分悲观。当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我们大多人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给这件事做一个最坏的打算。做一个打算,这是很好的规划行为。因为人在江湖,你终究是需要好好给自己谋划一番的。可是,如果你的想法和打算过分“灾难化”了,到最后,受到这种“消极”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自己了,更是我们所处的生活。
       在古代,有个故事叫做“杞人忧天”。天还没塌下来,他就一直忧愁着,为了明日或者未来发生的事儿而担忧,从而让自己活得不痛快。在当今时代,我们又有多少人,是“杞人”呢?其实,我们大多人都会活成“杞人”。感个冒,感觉难受,就在心里想着过分“严重”的事儿,不是说自己这样,就是说自己那样,完全让感性的思维和灾难性的思维占据了头脑,很多事情还没有发生就庸人自扰,使内心受到影响。
       我们做人,需要做最坏的打算。但是,有些时候,却不能总是用“灾难性的思维”去生活。不然,痛苦的终究是自己。
       
       三、总是沉溺于过去,而没有看到未来。当我们看到别人为了往事儿而痛苦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人“活在过去”。就像之前遇到过的一个高考生。他平时的成绩还可以,而到最后,他还是名落孙山了。可他就是因为过分纠结于这件事儿,所以得了抑郁症。就像之前见过的一个职场职员。他平时的业务能力还是不错的,可有一次,他失误了,升职的目标泡汤了。所以,他一直纠结,最后连工作都丢掉了。
       沉溺于过去,是我们大多人的特点。不是因为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放不下。从人性心理上讲,当你拥有一件物品时,你内心是满足的。可是,一旦你失去之后,你的满足感就会落空。而当中的“落差”,会让你感到无比绝望。所以,为何我们总是强调要放下呢?就是因为你为了无法改变的事儿而痛苦,终究是浪费了时间,也苦了自己。做人,可以偶感悲伤,但说到底,还是要眼观未来。

        四、内心过分敏感,总是关注外界的风吹草动。有一种人,他们关注的重心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外界的人与事儿身上。一旦外界发生什么风吹草动,心理状况最为明显的,就是他们。这些人,就是典型的“敏感型”的人。他们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糟糕起来,会因为外界的风言风语而小看了自己。
      敏感,说实话,其实是好事。因为它能让你更好地看透生活的真相,也能让你快速感应生活中已然发生的一切。可是,过分敏感那就有害了。就像是吃药一样,你吃一片,药效是最好的。可如果你吃好几片,那么其中的副作用就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敏感的性格也一样。你越是敏感,越容易受别人的影响,越容易受谣言众惑,越容易上当受骗。哪管你不想受影响,可你的敏感心理还在,那么你就会无时无刻地回想起自身的遭遇。可以这么说,越是敏感的人,越是“玻璃心”严重的人。要知道,拥有玻璃心的人,他们的情感和观念是易碎的,也是脆弱的。
      所以说,为何我们会活得那么累呢?也许是因为我们过分敏感了。未来,不妨做一个稍微“没心没肺”的人,也许你的人生,会有大的不同。
        
       在对待任何事物或人,如果你仅仅止步于个人的主观感知,那么,很难说有多大价值。这也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以自我为标尺,去衡量和评判外界事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人在生活中,其实都不会去区分喜不喜欢和好不好——这本书好不好?好,因为我喜欢;这部电影好不好?不好,因为我不喜欢。这其实是一种朴素而粗浅的思维。它导向的是什么呢?无意义的争吵和冲突。
      说到底,好不好是一个客观的问题,针对一本书、一部电影,它应该有一套普适的标准,比如:这部电影的逻辑是否合理,镜头运用如何,节奏如何,演员的演技如何,等等。基于这些共识,我们再去讨论。但喜不喜欢,则完全是一种私人的视角,它是没有讨论的价值的,也没有意义。同样,当我们用到应该必须这些词汇时,你有没有想过:只是你认为必须,还是真的必须?
       尤其是,当别人没有按照你的必须去做时,你是会生气、不满,还是会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他没有这样做,他的出发点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所有禁锢我们的思维方式中,最可怕的一种可能是“我是对的”这种想法。如果一个人坚信“我是对的”,然后会千方百计加以维护,那就失去了所有革新自己观念和接受新观念及抓住机会的可能性。
      
        很多人经常会说一句话叫“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做不到”,阻碍人去行动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其实“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这是一句很无知的话。他以为道理他都懂,很可能道理他只懂了一点点。你能想象一个真懂所有道理,一件事情都做不到的人吗?
        实际上,他懂得的恐怕只是似是而非的或者非常粗线条的道理,而大多数的道理是伴随着行动才能领悟的。可是三分钟热度的人,就是想了一下,那一刻就很激情澎湃一下,然后就没了。道理呢,他其实并不掌握丝毫。 
       
       生活中,绝大多数问题和烦恼,其实都不是源于外界,而是源于我们的认知。外界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如何认知它们,它们在我们的心智世界中,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这才是最重要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在长期根植于成长环境和思维惯性的信念影响下,产生消极、负面的认知障碍,导向焦虑、压力和负面情绪。这些,就是我们常见的思维陷阱。
      能否摆脱情绪和信念的主宰,跳出思维陷阱,让理性掌控大脑,就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全部讨论

2020-12-17 09:42

我们做错的并非挣得不够或花得太多——这两个错误很容易纠正。最严重的错误其实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也不知道未来可能遇到什么情况。能做到少有人能做到的事情,就等于掌握了定价。过去几十年国家是通过开放来促改革,未来会以改革来促开放。个人亦然,不改变就无法开放拥抱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