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涉及上市公司恒瑞医药,华东制药,康恩贝,黑天鹅?



武田制药艾可拓或存致癌风险 多家上市药企受波及 中国经营报 2014年04月13日 03:09 武田礼来面临90亿美元罚款, 律师建议中国提高药品违规罚金 暴利与风险并存的制药界,一直 如履薄冰,此次触雷的是日本最大的 制药企业武田制药。 4月8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法 院陪审团判决武田制药涉嫌隐瞒糖尿 病用药艾可拓(吡格列酮)可能引发膀 胱癌等安全性风险,需支付惩罚性赔 偿金60亿美元,而美国制药企业礼 来公司作为该药在美推广阶段的市场 合作伙伴,被连带判罚30亿美元。 对此,武田制药企业公关部金莹 在发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回复中 称,武田制药对法庭的这一判决表示 尊重但持保留意见,并计划通过各种 可能的合法途径来尽力改变这一判 决,他们对患者特伦斯·艾伦一家深 表同情,但坚信无法证实艾伦的膀胱 癌是由艾可拓(艾可拓)导致的。 礼来制药回复给记者的邮件与武 田制药的回复大致相同。并表示,武 田与礼来于1999年至2006年9月在 美国共同推广艾可拓,在中国礼来没 有参与艾可拓的推广。 强调,其坚信艾可拓是Ⅱ型糖尿病治 疗药物中的重要选择,并将继续捍卫 公司权益,应对未来的诉讼。 真相究竟如何,目前还难以定 论。不过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的 中国,不应成为这场判罚争论的旁观 者。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 就认为,中国药监部门应及时启动针 对吡格列酮的不良反应报告监测。 被“隐瞒”的致癌风险 公司在2001~2005年期间就获 得了该药可能引发膀胱癌风险的临床 证据,但直到2011年才对医生和患 者做出了警告。 90亿美元意味着什么?武田制 药过去五年的净利润之和才101.43 亿美元。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武田制药遭 此待遇与几年前其在美国激进的营销 策略有关。武田制药艾可拓在美的热 销,是伴随着葛兰素史克(GSK)文迪 雅(罗格列酮)的衰落直至被清退美国 市场,从而实现成功上位的。在艾可 拓之前,文迪雅是这一市场的冠军, 2007年文迪雅全球销售额高达18亿 美元。 据本报记者了解,2007年6月, 文迪雅和艾可拓同时被FDA(美国食 品和药物管理局)施以黑框警告,这 是FDA对药品风险的最高级别提示。 在这之后,文迪雅在2007年12月第 二次被黑框警告,而艾可拓则被一路 绿灯放行。 在文迪雅被警告的第二天,武田 制药就宣布在美国60份报纸、 城市为艾可拓开展大型的宣传运动, 其醒目的广告上写着“艾可拓在为你 降低血糖的同时,不增加心脏病发作 或中风的危险”。 此后,艾可拓在美国的销售市场 份额一路攀升。文迪雅所占的市场份 额则从2006年上半年的46.3%下跌到 2007年的40.8%。 份额却从2006年上半年的53.7%增加 到2007年的59.2%。 险,GSK的文迪雅甚至被建议退出美 国市场。 好景不长,2010年,英国学界 在233000例患者的样本上开展了一 项关于艾可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显示,服用该药两年后,人们罹患膀 胱癌的风险显著升高,长期服用会让 患膀胱癌的风险增加40%。 2010年9月17日,FDA公告称将 评价艾可拓是否增加膀胱癌发病率。 2011年,法国和德国宣布临床停 用“艾可拓”,德国卫生管理部门则称 该药物与膀胱癌发病正相关。 在美国,患者特伦斯·艾伦则直 接将武田制药告上了法庭。他表示其 在2004至2011年期间服用艾可拓治 疗糖尿病,此后被诊断出患有膀胱 癌。患者认为武田对此负有不可推卸 的责任,因为公司在2001~2005年 期间就获得了该药可能引发膀胱癌风 险的临床证据,但直到2011年才对 医生和患者做出了警告。 而当法庭要求武田公司出具相应 产品内部资料以自证清白时,武田公 司表示无法找到此前46名负责艾可 拓开发、市场推广及销售的员工所提 交的书面材料。 胡钢认为,美国FDA曾在2011 年就警示了吡格列酮可能增加罹患膀 胱癌的风险,此次美国联邦法院做出 如此之高的判决必然有一定依据,此 外,英国医学界关于艾可拓的流行病 学调查结果都能成为美国联邦法院判 罚的依据。“因此,吡格列酮的致癌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现在武田制药迫 切需要证明该公司在艾伦服用艾可拓 的期间并不知道该药品有导致膀胱癌 的风险。”胡钢说。 中国市场反应慢半拍 由于国内并没有展开针对吡格列 酮的不良反应观察,大多数大夫对于 该类药品是否被开具处方,还需要在 一些由外资药企举办的学术会议上来 判断。 尽管欧美市场已针对吡格列酮的 不良反应一直进行着长期的观察,并 逐步发现了一些问题,但中国市场的 反应似乎总是要慢半拍。 北京市一家三甲医院的糖尿病主 治大夫告诉记者,由于国内并没有展 开针对吡格列酮的不良反应观察,大 多数大夫对于该类药品是否被开具处 方,还需要在一些由外资药企举办的 学术会议上来判断。 她告诉记者,几年前的一次学术 会议上,有位专家大夫讲到吡格列酮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时,该 款药品曾经在很多大医院被慎用过一 段时间。随后在2011年国家药监局 曾提醒医务人员和患者,吡格列酮可 能增加罹患膀胱癌的风险,用药时需 要加以关注。“不过后来在辉瑞公司 的推广之下,武田制药的艾可拓用量 明显上升。”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市场, 2009年武田曾与辉瑞达成联合推广 艾可拓协议,两家合作开发中国市 场,不过武田方面表示,两方合作于 去年已经结束。 吡格列酮在华的销售,武田制药 并非主导者。记者从国家食药监总局 网站上查询到,目前批准在国内生产 销售吡格列酮的国内药品企业共有 24家,有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 司、重庆科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 进口药品分别有武田制药和印度 雷迪博士制药有限公司的产品在华销 售。其中比较重头的企业有北京太洋 药业、江苏恒瑞医药、杭州中美华东 制药、天津武田药品和四川宝光制 药,这5家企业生产的吡格列酮降糖 药占据了98.27%的市场份额。 华东制药2012年曾重点推广吡 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和吡格列酮片(卡 司平),该公司2011年收入达到5500 万元。不过记者采访该公司证券事务 部,问及此次吡格列酮致癌风险事件 是否会影响到其业绩时,该工作人员 迅速切断了电话。 康恩贝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告诉 本报记者,康恩贝关于吡格列酮的销 量很小,去年只有1000多万元销售 额,目前事态如何还在等待国家食药 监总局的表态。 记者就吡格列酮是否继续被批准 用于糖尿病治疗领域、武田制药以及 其他仿制药企业是否会被处罚等问题 向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处发去了采访 提纲,但截至发稿前并未收到回复。 胡钢则表示,无论此次调查结果 如何,国内的患者以及业界都应该对 吡格列酮这款药品有着自己的风险评 估,“国家食药监总局应该对此启动 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要通知相关医院 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若确实有患者 已经出现了一些不适,应该确认是否 为服用吡格列酮类药品所导致。一经 确认,应该由消费者协会或其他公益 组织向法院对相关生产企业或流通企 业提起公益诉讼,包括吡格列酮的仿 制药企业也应该成为责任的承担者。 ”胡钢说。 对于美国联邦法院此次90亿美 元巨额罚款,胡钢认为,此次美国联 邦法院之所以开出天价罚单,是来自 于美国法律中对于药品监管的全民治 理的理念,此次高额的赔偿来自于陪 审团的决定。“中国即便不能实现全 民治理的药品监管制度,也至少应在 大幅提高药品违规的罚金制度上进行 调整,以提高药品生产、销售企业违 法违规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