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瀚健康(0587.HK)医疗服务业务发力,2015年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6喜欢:7
$华瀚健康(00587)$ 华瀚健康2月26日公布2015-2016财年中期业绩,期内净利润3.92港币(同比增长31.5%),2015年自然年度扣非净利润6.84亿港币,创出历史新高,华瀚当前市值60.6亿港币(账上现金40.6亿港币),对应2015年静态PE8.85倍,PB0.7倍,公司估值显着于医药和医疗服务行业平均估值水平。华瀚CEO邓总曾经说过:华瀚用20年时间使药品业务达到20亿左右(高开口径)销售规模,华瀚发展医疗服务业务预计用2年左右时间就可达到20亿左右收入规模。2016年公司医疗服务业务将继续高速增长,医药业务平稳,预计2016年自然年度净利润增长30%以上。华瀚大股东(公司高管)在2015年6月-7月期间通过参与供股和二级市场买入合计增持约10亿港币华瀚股票,增持平均价格在每股1.3港币左右,华瀚当前股价0.82港币。

华瀚健康2015-2016财年中报重点内容:

一、医疗服务业务

1.期内医疗服务业务收入4.76亿港币(其中供应链业务收入4.11亿,干细胞储存收入0.16亿,科室共建和管理费等0.48亿),息、税前利润0.95亿港币,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新建医院」、「TIOT」、「非常6+1」等模式。截至2015年底,本集团主要投入新建医院两家,以TIOT模式托管公立医院8家,「非常6+1」模式合作医院21家,已实施和展开的各项业务收入、盈利模式清晰、稳定,并开始形成独具特点的竞争力,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医疗服务将成为集团未来业务、利润最重要的版块。

2.报告期内,以新生儿干细胞存储整合分子检测的创新业务已展开并初见成效;涵盖药品、耗材、医疗器械及设备投放的医院整体供应链整合已初成规模;以影像资料存储、远程诊断、120急救、药品集中采购、居民健康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已开始建设;以脊柱和疼痛康复、心脏外科、骨科、微创手术为代表的临床学科已开始布点;汇聚名中医及中药饮片业务的「德昌祥国医馆」已投入运营;贵州以外省级区域医疗服务市场开拓顺利。

3.报告期内,本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医生培训、学生定向委培、医院管理与咨询、技术输出等方面全方位合作;与美国麻省医疗国际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在远程会诊、医护人员培训、赴美就医、基因体检及与哈佛医学院附属的8家医院在中开展优势学科共建达成合作;与北京仁欣医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医疗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就仁欣医盟向本集团医院平台注入顶级心血管专家资源并共建心脏病诊疗中心等方面达成合作;与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依托专科尖端技术资源,建设连锁经营的脊柱与疼痛康复中心;签署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建设疤痕整复连锁医院的战略合作协议。

4.2016年展望:六盘水市凉都人民医院项目(占68%股权,与六盘水市人民医院合资建设1,500张床位)已建成封顶,预计2016年6月投入运营;铜仁市中心医院改扩建项目(占100%股权,560张床位)预计2016年6月投入运营。通过与国际国内优秀医生团队合作,打造生殖健康、医学整形等连锁医院,快速布局和形成产业规模,建立在这些学科领域内在中国的技术领先优势和规模优势。其中,在上海的医学整形旗舰医院将在2016年上半年内投入运营;在桂林的生殖健康医院也将在2016年上半年内进入筹备并力争投入运营。疼痛康复中心在上半年内完成10家县级医院临床学科布点。

5.中国医疗卫生市场已全面开放,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巨大历史机遇,快速整合资源,果敢投入,将可能催生出巨型企业。公司将有效利用自有医院和连锁医院平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以投资入股、合作分成、固定收益等多种形式,联结一批在国际国内细分市场上产品、技术、服务领先的企业和医师,在达成共同愿景和业务标准的前提下,组成多个业务模块植入医院平台,最大程度构建本集团系统「闭环」及核心竞争力。

二、医药业务

1. 期内医药业务收入6.39亿港币,息、税前利润4.1亿港币(同比增长9.3%),医药业务表观收入下降,原因为医药销售由高开票转为低开发票,经销商承担销售费用,医药收入还原成低开票同口径计算同比增长约9%。本集团有20个独家品种,其中4个品种在国家医保目录中,另有11个独家品种总计进入17个省级基药和医保目录。

2. 报告期内,共获得发明专利2项,外观专利2项;「德昌祥」已获国家工商总局颁发「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公司继续围绕人胎盘和脐带血等基础原料展开研发工作,建构在这些领域内的国内领先、完整、高端的产品和技术链。在已研究成功具有较强免疫活性及抗炎功能(分子量为3000-5000)的胎盘小分子多肽产品的基础上,通过中试及大生产测试,固化生产工艺和标准,形成多个已具备生产能力和条件的产品;继续推进「芪胶升白胶囊」这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深入研究;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最大的生物疫苗和血液制品制造企业)签署产品及投资协定;人胎盘片生产工艺已通过省级药检部门验证合格;「人胎盘血白蛋白注射剂」、「人胎盘组织液注射剂」经北京市药监局、贵州省药监局批准、由北京转至贵州进行产品再注册的申请报告,已报送国家药监局核准。

3. 2016年展望:「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生产前研究取得进展,已完成包材密封性研究资料和工艺对比研究资料,2016年公司将同「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原研单位及其他合作研究机构全力配合,实行任务分解、层层落实、紧抓不懈,力求在预定时间表内,高质量完成钠米膜病毒过滤验证资料和检测方法学验证资料研究和编篡;保持和评审专家的良好沟通,加深他们对「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技术、工艺的理解和认识,并获得他们的指导。同时,紧紧抓住国家食药监局在本集团报告期后公布的《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中对创新药物和有临床明显优势药品加大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争取早日通过审评审批。加强同北京生物制品所的合作,立足北京本地完成「人胎盘血白蛋白注射剂」等药品的再注册程序。

4. 2016年展望:以本轮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机会,充分利用本集团独有产品多、大品种多的特点,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尽一切可能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疗效确切、适应人群广的优势品种纳入国家医保或基药目录,暂时没有进入国家目录的,则努力进入省级目录。

华瀚过去十几年持续通过并购、整合实现快速成长,公司收购的德昌祥药业、桂林华诺威基因公司、美即面膜等企业均取得巨大成功,证明华瀚高管拥有较强的执行力、管理能力和前瞻性决策力,未来华瀚重点发展的医疗服务和新生物制药业务均拥有很高壁垒,长期成长前景值得期待。华瀚在香港上市十几年的数据表明:华瀚业绩和股价持续创出新高是始终不变的,变化的是投资者的情绪和股价创出新高后回调的幅度。
华瀚2002年在香港上市以来股价走势图

全部讨论

2016-03-25 08:33

对华翰健康做了详细研究,认可格隆的内容。问题是为什么市场如此冷淡对待这个企业?无论是PE还是PB都压到了市场垫底的位置。这家企业是实在发展业务,不是老千股,张岳是董事长大股东,薪酬高,1.3的增发也是同比例的参与,真金白银的付出持有了股票。有人能回答吗?

2016-04-07 16:50

账上巨额现金的港股民企,多数账务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