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general喜: #HIMA # $赛力斯(SH601127)$ 时间:2024 年 5 月 7 日, Wayve宣布获得由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领投的10.5亿美元C轮投资,新投资者英伟达(NVIDIA)和现有投资者微软(Microsoft)也参与了投资,以加速Wayve通过「具身智能」重新构想自动驾驶的使命。//@general喜:回复@general喜:$赛力斯(SH601127)$ 截至2020年,Waymo已经在美国测试了两千多万英里,没有出过严重的交通事故。
而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在美国,驾驶汽车,每一千万英里的累积里程,就会出现20次左右的严重交通事故,即有人受到重伤。
只有财产损失,没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更是多出一个数量级。
因此,单纯看目前的无人驾驶技术,它已经比人安全大约两个数量级了。而且,早在2018年,Waymo就做到了让无人驾驶汽车往返美国东西海岸两次(相当于往返哈尔滨和深圳两次),只需要人工干预一次,便利性也不容置疑。
那么为什么这种汽车还不能大规模普及呢?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民众普遍能够接受美国一年有3万多人死于汽车的交通事故,觉得人为疏忽是难以避免的,但绝大部分人却拒绝接受哪怕是一起自动驾驶带来的交通事故。
其次,在出行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和驾驶无关,属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问题,它们也不属于科学和技术的范畴。比如,在一个只能容一辆汽车行驶的单行的小巷子里,如果我故意站在无人驾驶汽车面前不让路,它就没办法了。它既不能退回去,也不能违反机器人第一定律——不得伤害人。相反,如果是人开车,遇到这种情况,他会下车和我交涉。如果我执意不让路,他可以打电话叫警察把我拖走,因为我违反了道路使用的约定。但是,这种处理办法不在科学范畴内。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可以做到某件事,也不等于人就可以去做那件事,因为在现实世界中,科学之外还有伦理道德等问题。比如,我们不能随意克隆人类,不是因为科学上做不到,而是因为它不符合伦理,甚至可能会引起大的灾难。
因此,人类除了关心那些和理性有关的方方面面,还要关心道德、伦理、宗教等方面。
引用:
2023-12-07 11:26
$赛力斯(SH601127)$ 今天【大雪】
2023 年即将过去
期盼着新龙🐉🐲年的到来
ma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