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证券引入新股东后,未来能越来越好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不久前,长江证券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实现营收68.96亿元,同比增长8.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8亿元,同比提升2.58%。

看起来长江证券去年业绩平稳,营收利润双增,拆解业务来细看,长江证券的发展隐忧已经显露出来。

长江证券的投行业务缩水不少,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6.82亿元,同比减少24.49%,营业利润率同比减少14.93%。长江证券表示,主要系市场股权融资阶段性收紧影响。

虽然IPO都在收紧,但是去年,长江证券投行业务及保代合计收到9张罚单,比2022年多了3张,投行业务质量评级也由A类降为B类,其部分保荐的项目存在明显的“带病闯关”问题。

另外,在港股上,长江证券因在六个IPO项目中保荐失职,去年8月被香港证监会罚款2000万元,并被暂停一年业务。

另外,别看去年长江证券的业绩平稳,其实近几年,长江证券一直都是“原地踏步”,已经落后市场数年。

此前,长江证券股权分散,一直没有实际控制人,刘益谦作为实控人的新理益集团是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14.89%。一季度末,长江产业集团将成为长江证券第一大股东,直接持股占比达17.41%,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将其话语权提升至28.22%。

据了解,2015年,刘益谦决定斥资100亿元受让长江证券原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持有的全部股份。为阻止刘益谦,长江证券当年启动了定增,引入三峡资本、武汉地产等国资股东。从此,长江证券再无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进入群雄争鹿状态。

但是金融行业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公开资料显示,长江证券董事会中,副董事长陈佳、董事黄雪强和陈文彬均在新理益相关企业任职。一名接近长江证券的人士告诉媒体:“现任总裁刘元瑞此前颇受刘益谦赏识。”

有业内人士表示,长江证券业绩的连年原地踏步和没有实控人不无关系。近年来,长江证券的高层变动十分频繁,对于处在行业调整期间的证券行业来说,是不健康的。希望湖北国资进入长江证券能迅速厘清业务,让这家老牌券商走向新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