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1喜欢:1
回复@木兰当户基: 我觉得您还是有必要认真读一读文章,没必要上纲上线,指数公司编制好指数是分内之事,就像基金公司,谁也没说降费了就做不好估值做不好投资了,这是前提。msci我不知道在国外收费是多少,我觉得肯定能没国内贵,因为国外很多大宽基的管理费也就万三,像最大的标普500ETF
第二个就是我没说指数公司收的9亿不合理,你说的将9亿跟三万亿的指数管理规模相比,更是不对,这么说,基金公司做了那么多工作,也就收150亿,然后这150亿还要分给渠道,做市。
第三个就是我质疑的是指数使用费占管理费较高的产品,因为凭借常理,一个基金公司对于一个产品的付出是要远大于指数公司的,凭什么指数公司可以收到管理费的20%,而且一个指数很多并非独家使用,往往一个指数被多家使用,这种成本是并不高的。说到指数公司不赚钱,那为什么基金公司在那么低的费率下还在发产品呢?基金公司都认为有利可图,指数公司为什么觉得自己会亏钱。
我觉得降费的大背景下,大家都要承担利润变薄了这一事实,而不是把什么降费的事情都推给基金公司。//@木兰当户基:回复@大马哈投资:这个指控挺扯的。作为对照,正好MSCI是上市指数公司,它在23年一年营收差不多179亿人民币,净利润81亿。当然MSCI赚的是全球的钱,楼上也有人说了MSCI一条的指数使用费起步就是百万。指数公司的成本也可能比你想象的高很多,点位和样本并不是平白无故跑出来的,系统维护和人员配置都是很高的成本,跟ETF的运营一样,很多看不到的地方都要花钱。真等到指数公司成本覆盖不了频频出错的时候,对行业发展真的好吗?说白了,就算现在指数公司用爱发电一分钱不收,不到10亿的费用相对现在的存量规模说九牛一毛不夸张吧,更多需要削减的是其他林林总总的费用。
迷你基金的指数使用费下限这个倒是值得讨论,但是更可行的是下限费用由基金公司承担,而不是计入基金净值。
引用:
2024-06-18 10:47
近一两年的公募基金降费潮愈演愈烈,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上限被统一调低至1.2%。指数基金的费率尽管未被统一向下调整,但很多缺乏先发优势的指数基金产品则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降费价格战,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比较典型的像易方达的沪深300ETF,其低费率标签对规模的逆袭功不可没...

全部讨论

文章看过了,我的意见还是对指数使用高费率的指控并不恰当,但是迷你基金费用下限怎么设置以及如何计算这个事情可以探讨。
您正文也说到指数是垄断行业,那定价有两种逻辑,一种是从公司角度出发利润最大化,这个逻辑在国内并不成立,另一种是政府从社会效率角度限价,控制公司在成本之上能获取一定水平的盈利。指数公司总收入大概就您算的这个数,成本我确实不清楚,但是最后的净利润我想可能并不会太浮夸。SPY费率确实是万三,但是这个产品每年都要付给标普超过10亿美元。所以还是得市场有发展,对投资者、对中介机构、对从业人员都是利好的。如果等以后指数基金市场存量规模数量级变大了,指数费率肯定是会调降的,但是总的收费可以有上升空间。
基金公司尽责管理,指数公司做好指数,这确实都是分内之事,但是客观上收入降低太多会影响经营也是不争的事实。就像公募降费很多人觉得是好事,但是这只是市场低迷期间转移矛盾的一个方式而已,降费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影响到很多基金公司的运作的,至于什么样的公募费率才是合理的,这个也值得讨论。
另外指数使用费应该是计入基金净值的,是投资者在承担,并不是基金公司在承担,所以不存在说基金公司把20%的管理费分给指数公司。指数基金运作具体有多少工作,可能确实很多,但总规要比主动管理要少一些吧。0.15%确实是低的,对投资者非常友好,但是指数基金本来就同质化严重,从基金公司角度就是出量的逻辑。多一条指数的边际成本低,同样多一个指数基金的边际成本也低,但是有很强网络效应,产品越多越容易吸引投资者,规模也越容易增加。
所以之后指数基金行业格局肯定是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头部现在已经相对滋润了,很多新入局者做的都是赔本生意。是的,很多小规模的指数基金,基金公司收的管理费完全不足以覆盖管理成本,并不完全有利可图。但是本质上也是在贴钱博一个能长大的机会,风险利益并存,审慎决策,自担风险,从商业上讲我觉得没毛病。
降费潮降的更多是主动基金的费用,ETF管理费很多早就是0.15%了,这轮似乎并没有太多调降的。那么降费对行业发展有用吗?可能有用,但是也有很多副作用,确实不能把所有事情都推给基金公司,同样我觉得指数公司现在也没什么好批判的。矛盾的根源还是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者的账户和情绪是快变量,基金公司和指数公司的收费是慢变量。一个好的生态应该是长期大家都好,参与者都有利可图。到指数基金上,就是市场能好起来,规模能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