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ly投资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9
那一波乱操作的基金经理,底部割肉微盘的家伙,全部手工拉黑了,以后量化模型选出来也不会买。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被预设的风控或基金赎回给逼的,那就说明这些人的性格不适合在金融市场混,集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逃跑主义于一身,想当赌徒又承担不起后果。等我有空帮他们补习一下金融学基础知识。

热门回复

把一切交给ai危险,不能完全没有人干预盲目追求纯量化。我的基金策略和那个量化成长有相似之处,都是从历史寻找规律并应用于未来,区别仅仅在于我更守纪律,事前想好最坏的情况做好风控,事后坚持到底不在底部乱割。
关于主观参与低频量化的经验:比如神经网络选的基金,我不会手动增加,但一定会剁掉几只,比如历史上有不成熟操作,出现过信用风险,或者在4月手工去除小盘基金。这些风险,有的是模型太简单ai识别不出来的,有的是研究证实有效但尚未整合到系统的,反正都是血的教训。
什么叫事前风控事后坚持?我举个例子:量化期权策略杠杆不超4倍,风险度不高于50%,沪深300 4000以上杠杆不超2倍。主要用下有保底的牛市价差,不怕跌穿。2月初最大回撤30%+,这时候就得咬牙死扛,现在运行得很好了。

我说过老廖是最厉害的 可还是剁掉了 哈哈。还有大成的那位和西部的那位业余的跟玩儿一样[捂脸]

基金经理在社交网络上凸人设不是好事,比如精准猜底,比如给丈母娘理财,用一次还算幽默,尝到甜头了老是用,那就暴露其用心了

能力一般也就算了,赶脚还不太负责人。永久拉黑了

我觉得跌了这么多还不能坚持,本质就是投机主义

正规基金很多限制的。它们确实大部分都是因为风控或者赎回的原因导致被迫底部减仓或换仓。

和那个极其油腻的杨某某唱和,

我自己的量化策略也是ai驱动的,本质是业绩动量,就是选出过去业绩好的,假设它未来业绩好。这种策略必然会有阶段性回撤,但此时如果坚持,会有一段表现好的时期。不能排除量化基金也有类似的情况,那要看他们经理是否能“坚持”。纪律性是做量化的根。

这种情有可原,但事先经理为什么没考虑这些因素,而去赌微盘呢?如不是微盘工具基金,是自己选的策略,那在组合构建和风控方面还是有短板

我当时直接计划外调仓,确定有问题之后第一时间撤离[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