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三剑客深度分析(王崇、何帅和杨浩)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04回复:315喜欢:322

欢迎关注公众号:大马哈投资

温馨提示:本文约10000字,完成阅读约需25分钟

对于交银三剑客(王崇、何帅及杨浩)的分析,我心里一直存在着畏难情绪的。熟悉我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之前我不止一次的表达过三剑客之一的杨浩厉害得让我看不太懂。

最近不少朋友对这三位基金经理的呼声很高,让我下定了分析他们的决心,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如我之前所担心的,分析有点难以下手。不过还好,经过多天的搜集资料及反复琢磨,我觉得自己对这三位基金经理的优缺点的了解应该说要比之前更清楚了,本文将这些理解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文章较长,如大家不想看分析过程,可直接拖到文尾看结论。



中生代基金经理,成名于2017-2018年

交银三剑客均是典型的中生代基金经理,截至目前,这三位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间均已超过5年,但尚不足7年。其中王崇的任职时间开始于2014年10月底,何帅和杨浩的任职时间则都始于2015年年中。

他们三位均在2017-2018年成名,但时间略有先后。

2017年王崇和杨浩业绩及规模双收,何帅业绩表现靠后且管理规模缩水。2017年为典型的大盘蓝筹风格,市场整体偏向于大市值及低估值板块,小市值及高成长板块熄火。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崇杨浩两位作为偏中小盘的成长型基金经理(后文会具体展开),在2017年均取得了30%甚至40%以上的投资回报,使其一战成名,他们的管理规模分别由17年年初的5.09亿6.32亿增长至年底的48亿18.79亿。其中王崇规模的快速增长得益于2017年交银精选较大的首发规模。同年何帅的业绩则相对偏弱,全年投资回报不足15%,与王崇和杨浩存在着显著的差距,正因为此,其管理规模较之年初的17.22亿缩水至年底的9.55亿

2018年上半年何帅和杨浩业绩爆发,伴随管理规模骤升,王崇表现相对二位有所逊色,但表现仍显著优于同行。2018年的大熊市相信让不少投资者记忆犹新,不过这一年却是交银三剑客的高光时刻。上半年沪深300全收益指数下跌了12.02%,而期间何帅管理的产品净值不但不下跌,反而逆势上涨了接近15%,与此同时杨浩的产品也录得了6-8%的正收益。正因为何帅和王崇在2018年上半年的突出表现,他们俩的管理规模分别由9.55亿18.79亿上升至51.28亿64.6亿。期间尽管王崇业绩稍逊于两位,但仍显著优于同行,其相对突出的表现也使得其管理规模由2018年年初的48亿元增长至6月底的63亿元。

自2018年年中开始,三剑客各自的管理规模均站稳在50亿元以上。

2019-2020年作为主动基金的业绩大年,对于拥有较好历史业绩的基金经理,其管理规模自然都是蹭蹭蹭的往上涨,整个行业都是如此,我就不再做额外展开。不过值得提及的有两点:

(1)何帅相对落后的业绩使得其在2020年一季度以后规模出现了缩水。正是因为此,何帅的管理规模较之于王崇和杨浩出现了分化。

(2)在2019-2020年的主动大年中,交银三剑客新发基金非常克制。期间王崇仅于2020年9月新发了交银瑞丰三年;何帅没有新发基金;杨浩在2020年1月新发了交银内核驱动交银科锐科技创新,不过根据杨浩在访谈中的表述,科锐科技创新主要由其搭档田彧龙所管理(这一点同样可以在持仓中得到证实)。这样说来三剑客各自目前均独立管理三只基金。



业绩稳定性突出

此前我在【硬核】100多位5年期以上基金经理业绩稳定性盘点,都在这~一文中对100多位主动基金经理相对沪深300指数的业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该文的思路,我把三剑客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列示于下图所示,可发现王崇相对沪深300指数的超额收益一直非常稳定。

此外,杨浩相对沪深300指数亦保持着较为稳定的超额收益,任职期间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回撤的幅度很小。

何帅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而言超额收益稳定性则要稍逊于王崇和杨浩,当然这其中原因主要还是与其投资理念有关,后面我会对此进行展开。



成长型是三剑客的共同底色,持仓变化灵活

王崇何帅杨浩作为交银同一投研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基金经理,他们的投资理念存在着较多的相似性,主要体现为投资方向偏成长且投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交银三剑客均是典型的成长型基金经理。杨浩是通信专业出身,在晋升基金经理之前是交银研究部TMT研究小组的组长,其在直播访谈中也自称偏向于成长股投资

何帅则是由传统行业阴差阳错切入到TMT等成长型行业。他在聪明投资者的访谈中称:“我以前研究的是商贸零售,纺织服装和餐饮,这三个行业当时很边缘...2013年、2014年开始,我研究的很多行业开始做转型,商业公司转型电商,纺织服装企业转型传媒,我花了很大精力和时间去研究电商和传媒。因为看电商势必要去研究流量、转化率、留存率等等各种各样的数据,我当时也研究了很多互联网公司...2015年我上任基金经理的时候,有个想法,从很长周期来看,我很看好新经济。正好,我研究的互联网、传媒、计算机、TMT确实是新经济。我做基金经理以后,就集中投资于哪些领域。”

王崇则是周期研究员出身,尽管无法从背景和访谈中了解他的投资风格,但从其持仓中能感受出他的成长型特征。

下表为三位基金经理截至至今整个生涯中的典型重仓个股在其介入期初的市盈率情况,可发现他们买入的大部分重仓个股介入时点的市盈率(TTM)均在30倍以上(即标黄部分)。

个人理解,对于优秀的基金经理而言,在偏高估值的情况下介入一只股票,肯定不是指望公司当下静态业绩对股价提供的保护,也不是指望公司估值继续抬升,而是更为看重公司的成长性,因此根据他们介入时点公司偏高的估值(市盈率),把他们定义为成长型基金经理应该是合理的。

不过与朱少醒、傅鹏博等成长型老将有所不同的是,交银三剑客的持仓显得更为灵活多变。之前我在神坛之下的朱少醒,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以及傅鹏博,一位纯粹的成长型基金经理两篇文章中提到,朱少醒和傅鹏博最让人深刻的特点就是买入股票时不那么看重其估值水平,而是关注其成长性,在看中一只公司后便重仓买入,并能连续持有多年不离不弃,像朱少醒的国瓷材料,傅鹏博的立讯精密通化东宝均是其代表作,这些股票在其职业生涯有着深深的烙印。

相比之下,交银三剑客在个股的投资上显得比较灵活。下表统计了交银三剑客重仓过(期间持仓比例出现大于5%的情形)的股票只数与傅鹏博、朱少醒及董承非等投资老将的对比。对照报告期数,可发现交银三位基金经理尽管从业时间尚短,但重仓过的股票比这些十年期以上的投资老将的数量丝毫不少甚至还要多!

交银三位基金经理的灵活性也在他们偏高的换手率中得到了印证,三剑客的换手率要高出投资老将一大截。

随着交银这三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的扩大,其换手率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有了显著的下降。不过尽管如此,其换手还是要高于傅鹏博、朱少醒及董承非这些十年期基金经理。



投资理念有所差异,均注重控制回撤

尽管交银三位新生代基金经理整体都是以成长股投资作为底色,且持仓变化灵活,但他们在投资理念上却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由于何帅和杨浩对外系统阐述过其投资理念,王崇公开的信息相对较少,因此我先谈何帅和杨浩,再谈王崇。

何帅是一位以绝对收益角度做投资的基金经理,能力圈逐渐由成长股扩大到价值,买入股票时最为看重的是性价比,如果说得直接直接点,公司成长性好点差点无所谓,只要有好价格都可以考虑;另一方面就是哪怕是好股票,只要价格高了也同样会卖掉。这一观点与丘栋荣颇为神似,丘栋荣曾表示他也不排斥垃圾股,只要垃圾够便宜,也有价值,比何帅显得更为极端。下述为何帅接受点拾投资采访的原文摘要:

---------------------------

在投资中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是,预期收益率以及时间周期。这两个问题决定了何帅去买什么公司,在买卖中的动作。对于投资标的选择,何帅举了一个经典的地下停车位案例,如果一个地下停车位的隐含回报率为5%,而这也符合一个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率,那你就应该去买这个资产,以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但如果一个投资者的预期回报率是10%,那这个就不是很好的资产。同样,如果今天这个地下停车位价格被炒作起来了,对应的隐含回报率低于5%了,那你可能就要去卖掉这个资产,买入性价比更好的资产。同样的道理,即使这个地下停车位未来租金不增长甚至下滑,但是只要符合你的隐含回报率目标,你依然可以去买。...

何帅也是用性价比这种思维来自下而上做组合管理。一旦某些公司对应的隐含回报率性价比不高,何帅就会换成更好股票。所以卖掉一个股票,并非意味着这个公司的股价已经见顶了,只是在其框架中,隐含回报率的性价比不足够好。...

以前我看公司都是找20%增速以上,行业空间足够大的。去年我开始去投一些慢增长的股票,去年中期我买过两家“慢公司”,这两家公司在去年上半年的增速都还是比较慢,而且行业增速也就是个位数的增长。...

我买的每一个股票,做的每一笔投资都是以绝对收益为导向。这是我投资中最底层的东西。...

我是懂得卖出,获利了结的。...

其实我并不抵触那些0增长,或者负增长的公司。只要给我一个合适的价格,我完全有意愿把这类公司买成我的第一大重仓股。 ......

我不太做组合强硬的平衡。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组合里面计算机,医药占比多少。我核心还是纯自下而上去做。当然,我会有一个极值的概念,比如某个行业占比不会超过40%,我会警惕。但是占比在十几个点,二三十个点不会引起我的注意。 ......

我会做一些高抛低吸的交易。高抛低吸这个词,我认为是中性的,不是贬义也不是褒义。代表我投资组合中,资产收益率性价比的问题。

---------------------------

杨浩的投资框架与何帅则存在着显著不同,甚至存在着对立的成分。他强调的是投资的时代感,所谓时代感,我理解就是投资的公司的经营模式要符合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且他非常不认同“没有不能买的股票,只有不能买的价格”这句话,认为正确的价值观高于优秀的商业模式——正确的价值观是一条红线。我理解,对于“没有不能买的股票,只有不能买的价格”这一表述,何帅应该是相对持赞成态度的,杨浩则对此持彻底否定态度,这反映的是成功的投资者背后可以拥有完全不一样的投资理念。为原汁原味的展示杨浩的投资理念,我同样把杨浩接受点拾投资访谈的精彩部分列示如下:

---------------------------

从2018年开始,我在过去的投资框架之上,加入了对企业价值观和商业模型的重视。企业价值观对应创造社会价值,好的商业模型对应创造股东价值。 ......

扩大管理的容量同时,如何继续保留Alpha?我觉得比较好的办法是,把资金托付给这些具有优秀价值观,同时商业模型也比较好的公司,最好还具有时代感。 ......

如果未来规模到100亿,甚至更大之后,我们很难再通过交易赚到钱,更多依靠企业成长。这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 ......

我自己一直是偏向产业角度的投资者,深刻感受到目前是非常好的时代。 ......

我的组合会有行业分散度、商业模型分散度、所处阶段分散度,他们彼此形成对冲,力求最终留下的都是Alpha。历史上看,我组合波动不算大,并非是个股波动小,而是构建组合中实现了对冲。我将自己投资标的,分为四个方向:消费型服务业品牌消费品政企服务先进制造。这四个商业模式完全不一样。力求形成东边不亮,西边亮。 ......

我看重企业的三个模型:景气度、产业生命周期、价值观,都可以在这四大模型里面讨论。这个组合可以调成我想要的样子,可以很有锐利度、也可以四平八稳,或者完全防御。 ......

我超额收益几乎全部来自个股选择,仓位选择和行业配置几乎是0贡献。过去也做一些仓位选择,没有贡献超额收益,也没有负贡献。......

 “没有不能买的股票,只有不能买的价格”这句话我非常不同意。价值观不正的公司,我是放弃的,不能在我这边进入股票库。很多股票是不能买的。

---------------------------


王崇对外接受的公开访谈不多,不过根据季报及对外散见的宣传材料,他是一位坚持逆向投资的基金经理,遵循的是十六字选股箴言:“行业分散、个股集中、逆向投资、注重回撤”,擅长掘金冷门成长股。交银新成长2020年的四季报中,他也称:“本基金后续投资布局上尽量规避强周期成长行业给出成长股估值的周期股。按照内需为先,结构优于总量、顺周期成长优于纯成长的思路,我们将继续关注物流服务,建材、餐饮供应链、大炼化、军工电子,软件以及消费升级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坚持行业分散,个股精选、逆向投资,控制回撤,努力为基金持有人带来稳健回报。”

以上即为交银三剑客投资理念的具体阐述,简要总结,可得到这么几点:

1、何帅的挑选性价比更高的股票与王崇的逆向投资存在着较大的与市场对抗的成分。毕竟这两年热门的板块更热门,性价比更高的股票继续下跌变得更有性价比,这样的市场环境对于何帅和王崇而言是非常不友好的。

2、杨浩的投资则体现出顺应时代的特征,寻找优秀公司并伴随其成长,换言之其投资思路更为顺应趋势及市场,其投资理念中与市场对抗的成分要比何帅和王崇来得少。随着其换手率的下降,我认为其投资理念会逐渐与朱少醒傅鹏博存在较大程度的相似性。

3、三位基金经理都提到了对于回撤的控制,当然采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何帅是从选择性价比更高公司的角度控制回撤;杨浩则把市场所有股票分为四大类型,以期通过这四大类型股票走势的差异化来进行对冲,与此同时杨浩也会进行一些择时操作去规避风险。王崇则是通过行业分散化及逆向选择上一年跑输但基本面良好估值合理的行业进行投资,以力求降低组合的回撤。

这部分是交银三剑客对各自投资理念的自我阐述及我对他们理念的总结,那么在实际当中他们又是如何执行的呢?



知行合一 v.s. 顺应市场

应该说这三位基金经理在知与行的一致性上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的。总体而言,我认为何帅和杨浩比较好的做到了知行合一王崇则在他的逆向投资策略上贯彻得不够彻底,在业绩压力下逐渐放弃了其逆向投资思路进而转变为顺应市场。下面我们逐个进行简单展开。

何帅:在遵循性价比投资策略上知行合一

何帅在2017-2018年的仓位控制上较好的体现了性价比这一投资理念。何帅在接受聪明投资者的访谈中称:“自己不喜欢紧绷的状态,这使得其很少满仓...我宁可留有一定余地。如果下跌,我仓位不高,就相对从容了,可以慢慢加仓到80%,如果跌了很惨,我会加到90%...价格便宜了,我多买一点,价格贵了,卖一点...2017年年底,我相对是比较悲观的,我当时买了国开债,因为当时很多股票达不到这样的国开债收益率。”从访谈中可见,何帅对性价比的比较不仅体现在股票间,而且也体现在股票和现金间,换言之即择时,对此他也毫不讳言,认为自身蛮喜欢择时的。他的这一投资策略在2018年执行得不错,在2017年年底,交银优势行业的股票仓位由2017年前三季度的70%以上降低至54%,在2018年一季度随着市场的下跌,他又把仓位提升至70%以上。当然他这一乐观判断显得有点早,在2018年随后三个季度市场出现了更为剧烈的回调,他再也没能通过降低仓位躲过,当然他也没有因为市场恐慌而出现减仓行为,应该说这次操作较好的遵循了性价比原则。

非常好的遵循了能力圈原则。对于这一点,何帅在访谈中反复提及:“2017年大白马的行情很好,我在这方面研究经验相对薄弱,不知道能不能赚钱,我就不参与,我坚守了不在风格上的小股票。” 此外,何帅对于不懂的行业不做这一点,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加强对各个行业的学习,他优先学习的五个行业为消费、医药、TMT、新兴制造、新兴服务业,至于为什么他要先学这5个行业,是因为他认为国外已经证明了,这些行业可能未来10年、20年会持续产生牛股。

何帅在地产股上不离不弃。在2019年四季度,随着成长股的水涨船高,何帅便开始有意识的降低了其在计算机和医药板块上的投资配比,计算机板块由2019年年中的58.89%降低至年底的38.93%,医药则由2019年年中的13.17%降低至年底的6.06%。与此同时,他增加了对房地产板块的配置,配置比例由2019年年中占股票投资比例的3.43%提升至年底的11.56%。随后在整个2020年,随着成长股的继续走高,何帅将计算板块的持仓比例由2019年年底的38.93%继续降低至2020年年中的12.34%;与此同时其在低估值的房地产板块上继续加码并维持了整个基金在房地产板块上差不多20%比例的配置(考虑到何帅基金仓位不高,房地产板块在其股票组合上的投资比例甚至更高)。这一配置坚持到了四季度,不为净值涨幅落后于同行及规模缩水所动,殊为可贵,这正是在市场处于逆境下,何帅知行合一对抗市场的体现,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何帅坚持的成本确实是巨大的,其管理的交银优势行业在2020年跑输王崇的交银新成长约20个百分点;而今年刚刚过去的短短一个月,优势行业又跑输了新成长10来个百分点。

对于不少投资者诟病何帅风格漂移的问题,以传统的观点来看,他确实是存在风格漂移,由成长型变为平衡型。不过我认为他的风格漂移与他的投资理念是自洽的,他本着绝对收益的理念进行投资,一旦他认为成长股性价比没那么高之后就会转变到价值股。我想未来随着市场的变化,若成长股重新显现出更高的性价比时,他可能又会重新重仓成长股,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想,对于绝对收益型基金经理,作为其持有人,也要本着追求绝对收益的思路,不能希望他在牛市中取得靓眼表现(这一点他自己也有提及),因为牛市很多时候就是行情极致演绎,性价比投资策略会出现失效的情形;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一旦市场出现大幅回调时,他是否能够较好控制住回撤,我相信只要他能继续坚持其投资原则,他应该是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的。

杨浩:做有时代感的投资,远离银行及地产

杨浩是一位典型的成长型基金经理,并一直坚守。其投资组合的整体市盈率常年保持在35倍PE以上,要显著高于王崇和何帅。对于银行和地产这些传统行业,他常年不碰,在这两个行业的合计配置比例一直基本处于5%以内。

杨浩在芒果超媒上获利颇丰,其于2017年四季度开始买入芒果超媒,并一直中仓位持有至今,持有时长高于3年以上。在整个持有期间,公司在经历资产重组后业绩保持着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公司的估值水平也保持着持续抬升,公司股价呈现出戴维斯双击的走势,2018年年初至今公司股价上涨了386.36%。随着杨浩对其投资理念的不断贯彻以及其换手率的不断降低,我认为未来杨浩类似的优秀投资案例会越来越多。

王崇:逆向投资遇逆风,开始追随市场

在对投资理念的坚守上,我觉得王崇应该算是一个负面案例。而且,我通过观察他的持仓,甚至会武断的倾向认为,他顺势投资的成分似乎要多于逆向投资的成分,而且哪怕是他在进行逆向投资时,也坚持得不够彻底。

2015年上半年交银新成长清仓金融和地产。交银新成长在2014年四季报大幅加仓金融地产至40%左右,随后又在2015年上半年逐渐将其减仓至非常小的仓位。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顺势操作,不过鉴于当时交银新成长的基金经理除了王崇外还有另一位老将管华雨,其投资决策到底是由王崇还是管华雨做出是不得而知的。

2017年年中买入的永辉超市赣锋锂业均是当时的热门股票。赣锋锂业在2017年一季度便上涨了50%以上,永辉超市在2017年上半年上涨了约50%,我觉得王崇在当年年中买入的这些股票应该谈不上逆向投资,更多的是顺应市场。不过王崇在2017年一季度介入的中国平安则较好的体现了逆向投资的特点 ,中国平安在一季度呈现横盘震荡,在2017年的随后三个季度迎来了爆发。

2018年年底王崇大举加仓银行股。对于该操作王崇在2018年四季报中有提及:“四季度本基金采取稳健投资策略,保持中性略高仓位,行业均衡配置,个股向有把握的公司集中。行业层面减持电子和传媒,增持银行、消费和计算机。四季度本基金净值表现跟随市场出现一定幅度下跌,但略跑赢业绩比较基准。”从这一表述来看,我更倾向认为王崇是在行情出现大幅下跌时求稳的顺势操作,而非在下跌过后追求进攻性的逆向操作。

逆向布局银行及地产等低估值板块,但未能等到黎明到来。王崇在2018年便开始看好银行、地产及保险等板块,期间开始一路加仓模式,到2019年年底,王崇在三傻板块上的仓位占比高达44%。不过随着2020年三傻板块仍旧不见起色,王崇又开始对三傻不断减仓,截至2020年年底,其在三傻上的仓位占比已降低至10%左右。应该说,这是一次非常失败的逆向投资,基金经理未能坚守到行情到来之时。像王崇在2018年便开始重仓的保利地产新城控股,在2020年下半年均已消失于前十大重仓股之中。对于王崇在金融地产上的纠结与煎熬,我在基金三季报印象之三:金融地产,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文中也有过相关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参考。

王崇在2020年下半年加仓食品饮料又是其未能坚守逆向投资,追随市场的又一例证。在2020年上半年及之前,王崇在食品饮料上的仓位并不高,投资比例一直在5%以内,按理说如果在这之前未配置食品饮料板块,那么作为逆向投资者,随着食品饮料在2020年不断向上拔估值,其更不应该配置食品饮料。可王崇在2020年半年度的时候将仓位提升至15%以上,绝味食品贵州茅台涪陵榨菜开始进入了交银新成长的组合,对此我同样认为这是一种顺应市场的行为。

综上来看,我并不认为王崇是其所标榜的逆向型基金经理,其投资操作与声称的投资理念存在着较多的不一致。不过看他过去六年多时间相对沪深300指数稳定的超额收益曲线,我又觉得这并非是一种偶然,因此个人倾向认为还需要更多的一些王崇关于投资理念及操作的阐述,否则难以对该基金经理进行一个恰如其分的判断



不必神话三剑客降低回撤的能力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过三位基金经理都有着降低回撤的强烈意识,不少投资者也因为2018年这三位基金经理的的良好表现而对其赞誉有加,认为买入他们的基金等于拥有较低的回撤。而我倾向于不必神话他们,历史有一定偶然性,未来未必重演,大家不必对未来三剑客降低回撤的能力期待过高。

降低回撤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择时,不过这三位基金经理择时对降低组合回撤的效果相对有限。

杨浩的交银新生活力的仓位由2017年年底的90%以上在2018年逐级下降,到2018年年底,其仓位达到了60%以下,市场越跌仓位越低,尽管这会降低一部分回撤,但总体效果相对有限。

王崇的交银新成长仓位在2017年年底是83%左右,在2018年年中变为92%以上,到2018年年底又重新变为80%左右,个人推测这应该是王崇在看到2018年上半年市场跌幅较大,市场已经见底,所以开始满仓,而下半年的走势又验证其观点不正确,所以又重新把仓位保持为正常水平。

何帅在2018年情况也差不多,择时对降低组合回撤贡献较为有限,其只在2017年年底做过减仓动作,随后又在2018年一季度把仓位加了回来,而这期间市场跌幅并不大,仓位变化对降低回撤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位基金经理均存在择时操作,但对降低回撤作用有限,而且从长期来看这些基金偏低的仓位会对基金的收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毕竟长期来看市场的趋势是向上的。

既然2018年基金的低回撤不时因为择时来的,那么就是选股贡献的。2018年这三位基金经理的不少重仓股都表现非常突出,有些股票不仅没下跌反而取得了正收益,而且这些股票还是那些偏向成长且估值较高的个股。我认为这一方面可以归结为整个交银研究部门的研究能力,比如像新经典、恒立液压及美亚柏科等公司都是由一个以上的基金经理所共同持有;第二方面我认为这存在着一定的运气成分,毕竟对于这些成长股,优秀的投资人可以预测对业绩,但对于他们短期的涨跌(特别是市场特别低迷的情形下),我认为是很难有科学的方法论所能正确预知的,这些股票短期不下跌或多或少有一些运气成分。

对于未来,我倾向认为何帅由于遵循其绝对收益的投资思路,其规避大幅回撤的能力应该会较强,这是投资体系决定的;而对于王崇和杨浩,未来未必能够那么好的做到低回撤。



总结

以上即为对交银三剑客的深度分析,总结而言,我觉得可以得到下述几个结论:

(1)从投资底色来看,交银三剑客均是偏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而且持仓变动相对灵活,这与傅鹏博及朱少醒等投资老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2)三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有所区别。何帅遵循性价比的原则进行投资,公司好一点差一点没关系,只要有好的价格都可以,其投资目标偏向于追求绝对收益;杨浩则是顺应时代,追求有时代感的投资,对于投资公司的要求更为苛刻,对于价值观不正的公司是避免投资的,这与何帅的观点存在着显著差异;王崇则追求逆向投资。

(3)从投资理念的知与行的角度来看,何帅和杨浩较好的做到了知行合一,王崇在知行合一的路上则执行得不够理想何帅正是因为一直在践行性价比投资的思路,因此才会出现在所谓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间的切换,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基金经理风格漂移不太一样,对于拟投资何帅所管理产品的投资人而言,需降低对其牛市业绩表现的预期,更应期待的是其在熊市中的抗跌能力。杨浩则是一个典型的成长型基金经理,未来杨浩换手率的下降以及对其投资理念的不断贯彻,我认为他的风格将会逐渐与朱少醒和傅鹏博这类成长型基金经理变得更为贴近。王崇在一些典型的投资案例中体现得更多的是顺势投资的特点,对于一些逆向投资操作也未能坚持到底,与其宣称的逆向投资策略存在着显著差异,不过我认为其优秀的长期历史业绩并非偶然,我们需要更多的有效信息以对其投资理念进行进一步的认识。

(4)三位基金经理在历史上均有过择时操作,但效果并不佳,既未显著降低回撤,也未带来超额收益,这再一次证实了择时之难。此外,交银三剑客的仓位普遍不高,这一方面固然有利于降低组合的波动性,但从长期来看,这是以牺牲组合收益为代价的,毕竟长期市场是向上的。

(5)2018年交银三剑客的低回撤主要还是有赖于良好的选股,而这一方面是整个公司研究实力的体现;而另外一方面也多少存在着运气成分,未来未必能复现。毕竟对于一只股票的短期涨跌,是很难有科学的方法论所能正确预知的。对于未来,个人认为,何帅由于遵循其绝对收益的投资思路,底层投资体系且知行合一决定其规避大幅回撤的能力会较强;对于王崇和杨浩而言,未来则未必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对 @点拾投资  和 @聪明投资者  的访谈纪要深表感谢!

基金经理系列文章如下:

张坤 | 杨浩 | 董承非 | 谢治宇 | 周蔚文 | 朱少醒 | 傅鹏博

如果此文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关注,谢谢!

如果大家对我其他的历史文章感兴趣,可参考:大马哈投资历史文章合集

 $大马哈金牛基金组合(CSI1106)$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SH000300)$  

 #打不过基金就加入它#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我要稳稳的幸福  

精彩讨论

八风不动_唐寅2021-02-03 21:29

看规模——
杨浩350亿
王崇270亿
何帅180亿
看头发,杨浩最少。
结论,杨浩最好。

卡式帶2021-02-03 08:50

可见某张姓经理常年重仓满仓、卧倒不动、回撤不大、收益不低,真是太难能可贵了。

卡式帶2021-02-03 09:28

收益不来自于择时,来自于配置。
风险不来自于重仓,来自于未知。
何帅这种又择时又轻仓的经理,我是不会选择的。

大马哈投资2021-02-06 17:43

这个问题,我可能与你看法会稍微有些区别哈,说说我的想法哈:
1. 我觉得投资当中,适当的坚持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我觉得之所以咱们个人投资者容易赚钱,就是不太容易坚持自己的原则,太灵活了,我们曾经买过的五倍股十倍股,最后为什么没能坚持拿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大家不太能坚持自己的原则。
2. 从实际操作来看,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都有其一以贯之的原则,然后他在坚持原则的过程中,有顺境也有逆境,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花无百日红,我觉得用在投资当中再恰当不过了。也许现在是他们的逆境,后面过些时间又是他们的顺境了。
3. 事后看,很多结论无比清晰。比如15年之前就应该买买创业板,16\17就应该买大盘蓝筹,18年买银行股或空仓,这两年买成长股。但如果你是当事人,你怎么知道转变后的行情会持续到什么时候会持续多久呢,大多数人都没那么先知先觉的。很多人往往是去适应市场的时候,市场又开始转向了。太灵活了,就容易在每一段行情差不多结束的时候追上去炒热点,最后结果往往不会太好,就像不少散户做的那样。像王崇这种,我最担心的就是之前买的银行地产没坚持下来,万一后面银行地产的行情来了,他就落后了。像杨浩现在现在业绩很好,那是因为成长股行情,要是后面出现连续两年的价值股行情,他的业绩也未必好。
4.何帅如果让我选的话,我可能不会选,但不意味着对其他人不适合哈。我觉得何帅适合那种风险偏好低的,更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者,当然这样也会损失一些收益。我不买的原因在于,我不希望他频繁去择时,加减仓位,我觉得对我来说是没必要的,因为我风险承受能力强,也看好市场长期的投资价值,他经常择时肯定会规避一些风险,但同时肯定也会规避掉市场的一些上涨,我不太在乎市场短期的下跌,我更希望着眼于长期,吃到市场本身的回报,以及跑赢市场。
以上为我的想法,供您参考哈

八风不动_唐寅2021-02-03 21:13

特别棒的分析。先手动点赞一下。
三剑客我最先放弃的是何帅,我不喜欢低仓位和择时。另外虽然说是强调性价比、自下而上选股,但作为组合,单个行业押注太多还是有赌的成分。尤其是低估等风的,谁知道啥时来呀。
最先买的的王崇,的确,20年上半程感觉有点慢。后来加仓时纠结了一天,选择了杨浩。
不过最近加仓又加了王崇。
如果理念是我认同的,我可以接受他坚守。
否则顺势而为也没什么不好。
总体来说,杨浩和王崇还是可以让人放心的,即使某个时段没在风口上,但没有很剧烈的波动,也没有很胡来的操作。
钱是最聪明的,目前应该是杨浩的规模领先吧。

全部讨论

2021-02-03 08:36

何帅的适合长期持有。平均年化并不低。还是那句话,一年三倍易,三年一倍难。

王崇最厉害

2021-02-03 08:23

买基金真的得研究经理风格,然后买可以接受的,从何帅的规模就能看出,大家不一样

2021-02-03 08:11

还是更欣赏何帅,风格决定了安全性。投资需要确定性回报,一年多赚30%,下一年多亏20%就都回去了

收藏

2021-10-19 10:37

交银三剑客

2021-04-11 01:00

温习下,杨浩切王的去了。

2021-03-28 21:41

交银基金肯定需要持有一个,之前18年何帅战绩令人印象深刻,于是三剑客买了他,结果这两年成绩只能算一般,所以我在犹豫是否切换成其它基金。但考虑到基金的战绩也有周期性,可能前几年不好,今年又好了呢。王崇和杨浩战绩类似,这两者也算纠结吧,王崇战绩相对沪深300要稳定一些,暂且选他了。目前思路是何帅的暂且保留,新投入的切换到王崇的交银新成长。

2021-03-26 10:41

#菜鸟学价值投资#  杨浩的选好公司的投资理念我很认同,但是故意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减仓从而躲避回撤,这种做法也可能躲过上涨(应该是越跌越买好资产啊)
换手率下降是好事

2021-03-09 09:37

神判断,年后王崇的回撤明显大于杨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