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来临,教育培训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着这一《意见》的发布,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这次“双减”政策的激烈探讨。

这一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双减”有哪些措施和目标?更重要的是这次“双减”政策的发布对于学科和非学科类培训行业有哪些影响和机遇?下面我们就来简要分析一下。

01

政策的提出背景

根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双减”政策的提出主要还是因为现阶段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校内与校外两个方面入手,在此背景下“双减”政策应运而生。

02

“双减”政策的目标与主要措施

此次“双减”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学校内部,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另一方面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在具体实施方面减少学校作业量、控制作业完成时间;教师认真批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等等一系列措施将要被严格执行。

03

“双减”政策的发布对于

培训行业的影响与机遇

此次“双减”政策的发布,对于校外学科类培训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意见》第13条指出学科类机构一律不得融资上市,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等等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措施主要就是要消除规范那些被功利驱使,受资本裹挟的偏离教育初衷的校外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一味以应试为导向,以提分为目的,无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的发展,对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上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素质教育干扰了中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培训机构是指学科类的培训机构,而非学科类的培训机构因为与国家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在这次“双减”政策中反而得到了一些发展的机遇,《意见》第25条中明确指出可适当引进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在国家颁布三胎政策以后,为了减轻家庭照管孩子的负担,国家要求学校提供课后服务,而信息技术可以作为非学科类课程进入到课后服务体系之中,这样做既可以在为家长减轻压力的同时,还能够对孩子的各方面素质起到发展作用。

那么究竟哪些项目属于非学科类的范畴呢?教育部在2021年7月29日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通知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

“双减”政策的发布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可以说是一道晴天霹雳。但有挑战就会有机遇,在国家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非学科类培训,特别是信息技术科学类培训,符合国家对于“科技强国”人才需求的大方针、大方向,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方向。相信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也会借着这次“双减”政策实施的契机迎来重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