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国防军工行业点评:“二十大”更加强调“安全”,国防安全将成为首要发力方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时间:2022-10-18                                                                        来源:银河证券

$中证军工ETF(SH512680)$                                                 #国防军工#

在去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尤为重要。军工行业虽天然具备高国产化率的属性,但上游有源器件端和新材料端的进口替代需求依然迫切,相关领域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国防建设发展增量可期。对比词频变化,国防军工相关词汇频率变动不大,除“武器装备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加强练兵备战”等表述延续“十九大”报告之外,“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发展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我们认为,“创新军事战略指导”、“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是对国防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预示军工行业将向着更加全面、更多维度方向发展。

军事战略的本质是战之方略,筹划和指导战争是创新战略指导的核心。从近几场国际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看,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各类无人作战系统大量投入实战,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在作战形式上,强调现代战争是体系和体系的对抗,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在时空特性上,强调多维战场空间融为一体,战略、战役、战术行动界限趋于模糊;在制胜关键上,强调制信息权成为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的核心,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在组织指挥上,强调作战指挥战略性、联合性、时效性、专业性、精确性,作战组织和管理日趋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

从产业链受益维度看,军事战略的创新发展需要军事仿真、军工通信、军工数字化等子领域的支撑。现在战争高科技手段层出不穷,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亟需补充,无人/反无人、隐身/反隐身、定向能(激光)武器、电磁等新型装备有望获得长足发展。面对西方军事强国的挑衅,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成当务之急,“三位一体”打击力量或将更加完备。

巩固军队改革成果,聚焦军事能力建设。军队改革表述从“十九大——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转变为“二十大——巩固拓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成果”,表明本轮军队改革成效显著,军队相关架构和各项政策已基本成型。未来将主要聚焦军事能力建设,装备快速发展仍在路上。从型号发展来看,新型号的数量和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老旧型号替换有望加速。

对台措辞更加严厉。“二十大”报告在对台问题上增加“提出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的表述,表明在涉台问题上,国内已经有了总体解决方略,目前正在按部就班的执行。在涉及国家主权核心利益上,明确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并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等措辞加入“二十大”报告,以震慑“台独”势力。

投资建议:“二十大”安全观引领,军工Q4行情有望开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美博弈主导的国际环境下,外部压力骤增,叠加俄乌局势持续升级,增强军事威慑或成为必要选择之一。我国军事战略之争开始从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代表的传统战略威慑能力,向太空、网络、海洋、极地等新领域和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等新技术维度扩展。航空产业链、发动机产业链、导弹产业链、卫星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

短期看,军工板块估值分位数为29.3%,提升空间较大。由于疫情影响趋弱,预期板块Q3业绩增速好于Q2,景气度提升,建议“重成长、轻估值”,关注业绩确定高增长个股。此外,随着三季报逐步落地,建议积极布局Q4的估值切换机会。

中期看,2022、2023年作为装备采购“十四五”规划中期,招投标有望密集落地,叠加产能瓶颈破除,行业景气度或将持续提升,未来三至五年行业较快增长依然可期。

长期看,“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近在迟尺,“百年变局”势必将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军工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风险提示:装备采购和军工改革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证军工ETF(SH512680)$                          $航天宏图(SH688066)$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老罗话指数投资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Lagom投资 @白话投资 @物不足智不明 @月下寒漪 @玩转ETF @指数基金 @正心投资 @502的牛 @青春的泥沼 @身没动心已远 @有谦 @风无雅@唐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