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产业规模要达千亿级,武汉发力建设“中国航天第三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时间:2022-03-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证军工ETF(SH512680)$                                     #国防军工#

3月16日,武汉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航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锚定“中国航天第三极”发展目标,聚焦主导产业,拓展延伸基础产业,打造引领中部的航天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航天产业发展先行区和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武汉拟定的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以新一代航天发射及应用为核心,打造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带动全市航天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元级,建成国内一流的航天产业发展先行区。

到2030年,辐射带动自主可控信息技术、航天云制造、航天增材制造、航天新材料等基础产业,以及空间大数据、智慧城市系统等延伸产业发展,形成主导引领、基础夯实、配套完善的新型航天产业生态,深度参与全球商业航天发展,争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目前,武汉航天产业布局形成了“一核两区多园”的空间布局。“一核”是已经落户的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重点布局新型运载火箭、卫星平台及载荷等研发、制造和发射服务,地面及终端产品制造,卫星测运控、卫星互联网、天基互联网、通导遥一体化等应用。武汉将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快速发展,带动新洲区在航天产业领域强链补链延链,积极引进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上下游配套产业,打造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中国星谷”。

“两区”即支持武汉临空港经开区打造“先进制造集聚区”,重点开展运载火箭、卫星平台及载荷的核心技术攻关、重点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研制;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创新应用集聚区”,围绕国家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以北斗产业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发等产业生态,推动空间信息应用、地面及终端设备制造产业发展。

“多园”即支持武汉经开区、江岸区、黄陂区等区发挥本地基础优势,建设若干“航天+”示范产业园,围绕航天育种、航天智能制造、航天新材料、航天新能源、航天应用服务等领域,推动特色延伸产业集聚发展。

与此同时,武汉将加大对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针对龙头企业引领的重要配套企业项目,在项目落地、人才落户、总部用地、职工住房、基础设施配套等需求上依法依规给予“全方位、个性化、清单式”支持。

此外,鼓励龙头企业提高航天产业本地配套率,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其中,对于本地配套率10%以上的高轨卫星、低轨卫星以及空间飞行器,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入的10%分别给予最高1500万元资金支持;对于本地配套率30%以上的,按照不超过项目实际投入的20%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金支持。

$中证军工ETF(SH512680)$                                            $航天宏图(SH688066)$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老罗话指数投资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Lagom投资 @白话投资 @物不足智不明 @月下寒漪 @玩转ETF @指数基金 @正心投资 @502的牛 @青春的泥沼 @身没动心已远 @有谦 @风无雅@唐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