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的建议(上):考虑的因素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7回复:8喜欢:71

吴军
2017-06-24

高考结束后,我在第248封信中分析了高三学生在暑期可以做的事情。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列入其中,那就是选学校、报志愿。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体会和心得。对于不报考大学的人,希望我分析这个问题的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能对你有所启发。

我本人高考是先报志愿,再考试,因此那时候大部分人报学校和志愿是有些风险的,万一报了一所原本觉得录取没有问题的大学,但高考失常,就没有任何补救机会了。现在是先给出分数,再报志愿,我觉得更为合理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今天也不能保证所报的大学和志愿就能让自己满意,因为除非是考试成绩特别好的人,否则都需要在学校名气、实际水平、专业水平等诸多方面有所取舍。即使成绩好到随便挑选大学和专业的人,也面临着选择性困难。

比如几乎每年总有要报清华的孩子和家长问我,到底是选择电子工程系,还是计算机系,或者其他什么热门的系。根据不同考生的特点,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同,但是更多的时候,即使我比较了解那个学生(比如我同学的孩子),我也难以给出最好的建议,因为很多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因此今天我就从要考虑的因素谈起。

在写这封信之前,我和罗辑思维的李倩老师在文字上有些沟通,因此一些观点是综合了我们两个人的想法,李倩老师是北大的高材生。因此,说句王婆卖瓜的话,我们俩代表了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另外,在这里先感谢李倩老师和她的同事对这两封信的内容提供的建议。

李倩老师和我都同意将要考虑的因素按照城市、学校和专业归类。而在这三类因素中,城市>大学>专业。当然这个前提是考生无法兼顾这三者。

对于那些分数足够高的学生,毫无疑问应当首选北大和清华。中国的大学水平分布情况不同于美国,后者前20的大学都各有特色,很难讲排第一的哈佛就比排第十的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一定好多少。

但中国绝对不是这种情况,就综合水平而言,中国最好的大学有C9(九校联盟)的说法,即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中科大、哈工大。如果再加上我认为很好的人大、南京东南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也就是12所。

这些大学之间,北大和清华是第一梯队,接下来的三所,即复旦、上海交大和浙大无论是在师资、经费还是科研成果上和北大清华都是断崖式的差距。而后面的七所,和前面的五所,又有断崖式的差距。至于其他大学,和这12所相比,差距就更明显了。

只有在最好的大学里,才有最好的老师、最充足的设施、更多的和世界大师接触的机会以及更好的海外交换学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们有最强的同学圈子,甚至找到好伴侣的机会更大。

大家不要小看最后一条,在美国波士顿旁边的坎布里奇市,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那里经常有卫斯理女校或者波士顿大学的女生跑去钓金龟婿。“奶茶妹妹”(章泽天女士)要不是因为上了清华,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曝光的机会,也很难有机会到巴纳德女校(Barnard College,在哥伦比亚大学旁边)去做交换生,很可能就不会和刘强东有什么交集。

当然,如果不能进入这些大学,或者不能进入它们的好专业怎么办。这时我觉得地点最重要,优先挑选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首先,中国一线的城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和最好的大学所在的地区多少还是有些重合的,当然深圳大学比较弱,广州的好大学也不算多。因此尽量选择北京、上海及周边(即南京、杭州二市),以及广州一流的大学。这些地方的机会要比中国其他地方多很多。

再接下来,除了已经提到的南京和杭州,按照次序还应该考虑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这四个城市。我在腾讯时,我们只到上述城市进行校招,当然在考虑城市的优势时,大学聚集的程度和绝对水平也很重要,因为那样对企业来讲去那里招聘成本相对低,而西安和哈尔滨能够入围,是大学聚集的因素,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和我们竞争人才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以及外企Google、微软、高盛等投行,麦肯锡和普华永道等咨询公司,也只到这几个城市招人。

也就是说,从其他城市毕业,即便你再优秀,学的专业再好,直接进入这些公司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除此之外,尽量选GDP靠前的沿海省份和相应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为自己的将来着想,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机会也越多,找工作面试都更方便点。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随着西部大开发,尤其是“一带一路”政策的助力,等我毕业的时候,中小城市是否会慢慢赶上来?从历史上看,这种可能性极小。美国至今好的大学和工业的引擎依然集中在加州和东北部地区。

硅谷地区的三流大学(相当于中国的二本)圣荷西州立大学,在硅谷大公司工作的毕业生居然能排在同等规模的著名的伊利诺伊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和普渡大学前面,说明了地点的重要性。深圳大学在中国排不上号,但进入腾讯、华为的人却很多。

接下来,在地区之后,选择学校比专业更重要。我经常讲,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是通才教育,研究生教育是专才教育。因此,那些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不仅能让学生们学到自己本专业的那几门课,而且能够给学生提供的综合资源也更多。即使是学习外语类这样非常专的领域专业,北大或者复旦的英语系和其它外语系,也比外国语大学要合适。

虽然我总是强调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毕业的大学和成功没有太强的相关性,但是刚走出校门时,大公司通常还是按照大学的名气分配它招收员工的比例的,因为没有更好的衡量不同大学毕业生的水平的方法。

因此,如果分数不够,与其去挤所谓的热门专业而选择一个相对差的学校,还不如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排名靠后的专业,当然前提是不反感这个专业。

举个例子,北京很多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会比北大历史系这样的系录取分数还要高一点,但是世界各大投行和咨询公司宁可招一个北大历史系的学生,到了公司后再培养,也不愿意招其他相对差一些的大学的热门专业的学生。因为在它们看来,大家在本科学的那点专业知识,反正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在确定了上学的地点和大学之后,就要考虑专业了。选择专业有很多客观的考虑因素,但是今天我先介绍一些和个人关系比较大的因素,明天再讨论其他的。
考虑专业的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是家庭因素。两个情况差不多的学生的家长来找我时,我给出的建议常常是相反的。比如有一次一个发展得非常不错的企业家来找我,问他的孩子应该学什么专业。
我先问他,“你的建议是什么?”他说,“我想让他学会计,这样一来有一技之长,二来将来能帮助我一下”。我又问他,“你是希望他能够将你的产业发扬光大,还是将来将产业卖掉,靠股票和存款过日子,或者是靠自己的专业手艺挣钱?”他说,“当然希望他做得比我好了”。

我于是就对他讲,“他要想做得更好,所需要的是大视野,而不是会计这样一个具体的技术。会计这种人,在社会上可以花钱请到,但是如果你要将事业交给他,而他没有视野,没有抱负,生意只能越做越小”。

因此,对这样一个学生,会计专业是很差的选择。但是,另一个朋友问我类似的问题时,我则对他讲会计专业是个好选择。这位朋友是朝九晚五上班的工薪阶层,没有什么资源和人脉,他的孩子希望将来做投资。

我说,先掌握一技之长吧,比如会计,如果想做投资,年轻人又没有资源,只能从最底层做起。而一些投行或者风险投资公司聘用你的孩子,显然不是让他来作决定的,即便再有眼光,前几年公司的领导也不会听你孩子的意见去投资,他们想用的就是你孩子将来的专业技能。通过工作一段时间,赢得大家的信任,对行业有了了解,才能有所发展。

我在之前第191封信中讲,身处底层的人要完成到中产阶级的进阶,需要先掌握技能,就是这个道理。而中产阶级到精英阶层的进阶,则需要很多博雅教育。不同阶段和社会阶层,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有所不同。

明天我会从下面几个角度分析专业的选择:

1. 国家大的机会;2. 个人的特长和兴趣;3. 专业的变迁和未来行业的机会。

希望你继续关注。

全部讨论

2021-06-27 08:00

绝大部分人都上不了前面的那些学校,能上那些也没啥好纠结的,可否讲下普通一本的分数段的选择呢。

2023-06-30 15:00

吴军
2017-06-24
高考结束后,我在第248封信中分析了高三学生在暑期可以做的事情。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列入其中,那就是选学校、报志愿。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体会和心得。对于不报考大学的人,希望我分析这个问题的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能对你有所启发。
我本人高考是先报志愿,再考试,因此那时候大部分人报学校和志愿是有些风险的,万一报了一所原本觉得录取没有问题的大学,但高考失常,就没有任何补救机会了。现在是先给出分数,再报志愿,我觉得更为合理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今天也不能保证所报的大学和志愿就能让自己满意,因为除非是考试成绩特别好的人,否则都需要在学校名气、实际水平、专业水平等诸多方面有所取舍。即使成绩好到随便挑选大学和专业的人,也面临着选择性困难。
比如几乎每年总有要报清华的孩子和家长问我,到底是选择电子工程系,还是计算机系,或者其他什么热门的系。根据不同考生的特点,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同,但是更多的时候,即使我比较了解那个学生(比如我同学的孩子),我也难以给出最好的建议,因为很多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因此今天我就从要考虑的因素谈起。
在写这封信之前,我和罗辑思维的李倩老师在文字上有些沟通,因此一些观点是综合了我们两个人的想法,李倩老师是北大的高材生。因此,说句王婆卖瓜的话,我们俩代表了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另外,在这里先感谢李倩老师和她的同事对这两封信的内容提供的建议。
李倩老师和我都同意将要考虑的因素按照城市、学校和专业归类。而在这三类因素中,城市>大学>专业。当然这个前提是考生无法兼顾这三者。
对于那些分数足够高的学生,毫无疑问应当首选北大和清华。中国的大学水平分布情况不同于美国,后者前20的大学都各有特色,很难讲排第一的哈佛就比排第十的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一定好多少。
但中国绝对不是这种情况,就综合水平而言,中国最好的大学有C9(九校联盟)的说法,即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中科大、哈工大。如果再加上我认为很好的人大、南京东南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也就是12所。
这些大学之间,北大和清华是第一梯队,接下来的三所,即复旦、上海交大和浙大无论是在师资、经费还是科研成果上和北大清华都是断崖式的差距。而后面的七所,和前面的五所,又有断崖式的差距。至于其他大学,和这12所相比,差距就更明显了。
只有在最好的大学里,才有最好的老师、最充足的设施、更多的和世界大师接触的机会以及更好的海外交换学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们有最强的同学圈子,甚至找到好伴侣的机会更大。
大家不要小看最后一条,在美国波士顿旁边的坎布里奇市,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那里经常有卫斯理女校或者波士顿大学的女生跑去钓金龟婿。“奶茶妹妹”(章泽天女士)要不是因为上了清华,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曝光的机会,也很难有机会到巴纳德女校(Barnard College,在哥伦比亚大学旁边)去做交换生,很可能就不会和刘强东有什么交集。
当然,如果不能进入这些大学,或者不能进入它们的好专业怎么办。这时我觉得地点最重要,优先挑选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首先,中国一线的城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和最好的大学所在的地区多少还是有些重合的,当然深圳大学比较弱,广州的好大学也不算多。因此尽量选择北京、上海及周边(即南京、杭州二市),以及广州一流的大学。这些地方的机会要比中国其他地方多很多。
再接下来,除了已经提到的南京和杭州,按照次序还应该考虑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这四个城市。我在腾讯时,我们只到上述城市进行校招,当然在考虑城市的优势时,大学聚集的程度和绝对水平也很重要,因为那样对企业来讲去那里招聘成本相对低,而西安和哈尔滨能够入围,是大学聚集的因素,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和我们竞争人才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以及外企Google、微软、高盛等投行,麦肯锡和普华永道等咨询公司,也只到这几个城市招人。
也就是说,从其他城市毕业,即便你再优秀,学的专业再好,直接进入这些公司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除此之外,尽量选GDP靠前的沿海省份和相应的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为自己的将来着想,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机会也越多,找工作面试都更方便点。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随着西部大开发,尤其是“一带一路”政策的助力,等我毕业的时候,中小城市是否会慢慢赶上来?从历史上看,这种可能性极小。美国至今好的大学和工业的引擎依然集中在加州和东北部地区。
硅谷地区的三流大学(相当于中国的二本)圣荷西州立大学,在硅谷大公司工作的毕业生居然能排在同等规模的著名的伊利诺伊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和普渡大学前面,说明了地点的重要性。深圳大学在中国排不上号,但进入腾讯、华为的人却很多。
接下来,在地区之后,选择学校比专业更重要。我经常讲,本科教育最重要的是通才教育,研究生教育是专才教育。因此,那些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不仅能让学生们学到自己本专业的那几门课,而且能够给学生提供的综合资源也更多。即使是学习外语类这样非常专的领域专业,北大或者复旦的英语系和其它外语系,也比外国语大学要合适。
虽然我总是强调英雄不问出处,一个人毕业的大学和成功没有太强的相关性,但是刚走出校门时,大公司通常还是按照大学的名气分配它招收员工的比例的,因为没有更好的衡量不同大学毕业生的水平的方法。
因此,如果分数不够,与其去挤所谓的热门专业而选择一个相对差的学校,还不如选择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排名靠后的专业,当然前提是不反感这个专业。
举个例子,北京很多大学最热门的专业会比北大历史系这样的系录取分数还要高一点,但是世界各大投行和咨询公司宁可招一个北大历史系的学生,到了公司后再培养,也不愿意招其他相对差一些的大学的热门专业的学生。因为在它们看来,大家在本科学的那点专业知识,反正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在确定了上学的地点和大学之后,就要考虑专业了。选择专业有很多客观的考虑因素,但是今天我先介绍一些和个人关系比较大的因素,明天再讨论其他的。
考虑专业的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是家庭因素。两个情况差不多的学生的家长来找我时,我给出的建议常常是相反的。比如有一次一个发展得非常不错的企业家来找我,问他的孩子应该学什么专业。
我先问他,“你的建议是什么?”他说,“我想让他学会计,这样一来有一技之长,二来将来能帮助我一下”。我又问他,“你是希望他能够将你的产业发扬光大,还是将来将产业卖掉,靠股票和存款过日子,或者是靠自己的专业手艺挣钱?”他说,“当然希望他做得比我好了”。
我于是就对他讲,“他要想做得更好,所需要的是大视野,而不是会计这样一个具体的技术。会计这种人,在社会上可以花钱请到,但是如果你要将事业交给他,而他没有视野,没有抱负,生意只能越做越小”。
因此,对这样一个学生,会计专业是很差的选择。但是,另一个朋友问我类似的问题时,我则对他讲会计专业是个好选择。这位朋友是朝九晚五上班的工薪阶层,没有什么资源和人脉,他的孩子希望将来做投资。
我说,先掌握一技之长吧,比如会计,如果想做投资,年轻人又没有资源,只能从最底层做起。而一些投行或者风险投资公司聘用你的孩子,显然不是让他来作决定的,即便再有眼光,前几年公司的领导也不会听你孩子的意见去投资,他们想用的就是你孩子将来的专业技能。通过工作一段时间,赢得大家的信任,对行业有了了解,才能有所发展。
我在之前第191封信中讲,身处底层的人要完成到中产阶级的进阶,需要先掌握技能,就是这个道理。而中产阶级到精英阶层的进阶,则需要很多博雅教育。不同阶段和社会阶层,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有所不同。
明天我会从下面几个角度分析专业的选择:
1. 国家大的机会;2. 个人的特长和兴趣;3. 专业的变迁和未来行业的机会。
希望你继续关注。

2021-06-27 09:15

2021-06-27 08:30

专业选择

2021-06-27 07:24

纠正一下文中的错误:普华永道不是咨询公司

2021-06-27 07:05

2021-06-25 15:13

2019-04-12 11:19

写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