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0年国债、地产及分配的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过去的这些年,可以说是从进入WTO以后直到2018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动力依靠的是对外出口,国家投资基础建设,还有消费这三驾马车。

2018年以后,美国破坏全球化,川建国掀起贸易战,加上口罩返贫现象,导致对外出口大幅萎缩。而国内的基础建设投资已经到了瓶颈,边际效率越来越低,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加剧,让继续投资变的不可能。如今,只剩下消费这驾马车,而消费这匹马也无力了。

这逼迫我们不得不求变。在这个背景下,鹰酱搞出细分法案,收割海外华run资产,无疑是给我们创造机会窗口。

至此,发行长期国债的要素全部集齐,有了现在的50年国债。长期国债直接改变了过去依靠出口换取美元并在国内发行对应货币的做法,让RMB真正从通货货币变成流通货币,变成商品!这使得货币发行权回到手里,彻底摒弃掉美元逻辑,利用国家信用背书,无疑让RMB极为坚挺。

除了以上的作用,我认为长期国债的动作连消带打,在国内也有很大的作用。

1、通过转移支付,提高福利,政府买单的手段制造通货膨胀,同时坐实底层资产,将债务化解。

2、根据各种数据,这些年财富分配不均,大量富豪占有大量现金,既不投资实业,也不投资不动产,造成很坏影响。短期大通胀可以稀释这些人的财富,激发社会活力。

3、国债转移支付,可以加快政府偿债,增加社会福利。长期国债每年发行,必然会造成一种经济预期,更加有利于管理经济生活。

最后,既然是通胀,资产价格会上升,风险偏好也会提高,也就有钱投资创新。

可以相见,新的一波大潮即将到来!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兴业银行(SH6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