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彤程新材(SH603650)$

根据公司最新新闻,AI分析总结

一. 影响股票上涨的主要因素

6 月 7 日,彤程新材上涨 5.25%,截至 09:45,报 32.26 元/股,主要原因可能是其业绩表现良好,2024 年 1 月-3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82 亿元,同比增长 17.57%;归属净利润 1.44 亿元,同比增长 74.29%。同时,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业务拓展和战略布局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二. 销售与市场增长及具体原因
1.提供具体数据

2024 年 1 月-3 月,彤程新材实现营业收入 7.82 亿元,同比增长 17.57%。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半导体材料、电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的销售增长,以及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扩大。

三. 公司情况
1.公司介绍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汽车材料、电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业务。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服务范围覆盖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公司近期重大事件
- 2024 年 6 月 5 日,彤程新材转融通出借成交 9000 股。
- 2024 年 6 月 4 日,彤程新材公布了关于 2023 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的决定。原本的回购价格上限为人民币 40 元/股,现在调整后的回购价格上限为 39.41 元/股。这一调整将自 2024 年 6 月 5 日起生效。
- 2024 年 5 月,彤程新材未回购股份。
- 2024 年 5 月 29 日,彤程新材发布公告称,债券简称为彤程转债;债券代码为 113621;调整前“彤程转债”转股价格为 32.45 元/股;调整后“彤程转债”转股价格为 31.86 元/股;转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 2024 年 6 月 5 日。“彤程转债”自 2024 年 5 月 29 日至 2024 年 6 月 4 日期间停止转股,自 2024 年 6 月 5 日(除息日)起恢复转股。
- 2024 年 5 月 27 日,彤程新材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上海彤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与江苏省金坛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半导体芯片先进抛光垫项目”合作协议》,协议备案投资 3 亿元,主要从事半导体芯片抛光垫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公司近期的业绩情况
2024 年 1 月-3 月,彤程新材实现营业收入 7.82 亿元,同比增长 17.57%;归属净利润 1.44 亿元,同比增长 74.29%。

4.公司是否有增持、回购、分红等
- 彤程新材 6 月 5 日转融通出借成交 9000 股。
- 2024 年 6 月 4 日,彤程新材公布了关于 2023 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的决定。原本的回购价格上限为人民币 40 元/股,现在调整后的回购价格上限为 39.41 元/股。这一调整将自 2024 年 6 月 5 日起生效。
- 彤程新材 2024 年 2 月 5 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拟用于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8,000 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 12,000 万元(含),拟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40 元/股(含),拟回购股份的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不超过 12 个月。

四. 机构评级与增持
1.列出给予评级的机构、和目标价及原因
截至 2024 年 6 月 4 日,机构对彤程新材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 42 元。主要原因是彤程新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汽车材料、电子材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业务,公司业绩良好,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2.增持操作的机构或投资者、增持原因
彤程新材 6 月 5 日转融通出借成交 9000 股。

五. 新产品发布计划
彤程新材全资子公司上海彤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于 2024 年 5 月 27 日与江苏省金坛华罗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半导体芯片先进抛光垫项目”合作协议》,协议备案投资 3 亿元,项目主要从事半导体芯片抛光垫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六. 市场竞争力与战略
1.公司市场竞争力
彤程新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在新材料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服务范围覆盖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公司战略调整和市场拓展
彤程新材本次投资将进一步推进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业务拓展和战略布局,扩展彤程电子作为电子化学品平台公司的产品广度,半导体芯片先进抛光垫作为半导体制程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规模,目前在研产品性能体现出较强的技术领先性,产品量产后可为公司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持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3.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彤程新材本次投资可能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技术研发风险、项目建设风险等。公司将加强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