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5喜欢:0
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成熟的市场,已经被定义好的路线里与人竞争,那么我们实际上做的事,叫「匹配」,我们穷尽自己和家族的所有资源,去匹配现有的系统,去和更适应这个系统的天才,去和在这个系统拥有更多资源的人比拼,最终我们一定会输得一干二净。
但是,我们可以做自己,所谓的做自己,就是发展独特的个性,发现我们的热爱和天赋,利用我们的热爱和天赋,持续积累我们的热爱和天赋,当我们的优势足够突出,我们就创造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
这才是成功的全部真相,做个人,做个更独特的人。
张雪峰的问题,就在于,他一直在劝说别人走一条他拒绝走的路。
刘慈欣,1985的大学生,学了当时特别好就业的专业,毕业后直接工作,电站的收入在娘子关这种地方,属于收入天花板。
这算很理性很好就业的选择了吧,然而,娘子关电站后来不行了,刘慈欣面临下岗危机,后来换领导以后,甚至让他一个工程师去干力气活儿。
这就是几乎做对了所有事情,享受了时代红利,专业红利的大学生的路线,也就是说,你报对了志愿,做对了所有事情,只要你还想老老实实上班,只要你还想靠工资和工作,那就一定是平庸的99%。
真正让刘慈欣崛起的是写作,是他的兴趣,我现在能看到的,我身边混得好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是真正对一个东西感兴趣,并一直在做这件事的人,最后,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市场。
那些屈从于社会,想好找工作好就业的人,大多数已经成为很平庸的大多数,被房贷和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今天99%的专业是坑的时候,如果还是做一个平庸的选择,还是去屈从于所谓的好就业,那大概率,只能继续平庸地下沉。
成功者不是盲目赛马的人,永远有比你跑得快的马,成功者是找到自己的人,是走出一条跟大众与众不同的道路的人,这是现行教育体系不能帮你的,也是张雪峰不会告诉你的。

全部讨论

2023-07-05 18:00

赞同,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绝对,只是每个人情况不同,立场不同,

2023-07-06 11:02

说得真好

2023-07-05 17:34

无比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