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求道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8喜欢:2
这稀烂的分红你告诉我用股权思维,股权思维根本不看

热门回复

你不是说股权思维,你告诉我你拿这公司股权有什么用,是能参与管理还是能动用资源。对于散户来说股权就是分红权,分红不满意要这玩意干什么,等着击鼓传花?那选更有前景的不好吗

第一,已经说过,股权思维不是只有分红,市值增长带来的回报也是股权思维。巴菲特投资比亚迪、苹果这些,包括很大大佬投资茅台和片仔癀,分红获得的收益都是小比例,大不部分收益来自于市值增长。第二,再说伯克希尔这个例子,不用去找其他理由,即使找的理由,也本身就说明分红少的企业也可以是股权思维。第三,格雷厄姆清算思维并没有被证伪,巴菲特自己在一次股东大会上都说过,他如果只有100万美元,他可以做到50%以上的年化收益,他后期不做捡烟蒂的投资,是因为投资者越来越成熟了,股市中的烟蒂越来越少了。另外,他的资金多了,很多烟蒂公司容不下他的资金,即使找到了烟蒂公司带来的资本回报也对总体收益没多少贡献。最后就是,他的资金多了,买入和卖出本来就会冲击市场股价,这种“市场冲击成本“就会导致捡烟蒂获利失效。

好吧!不说白云山,就来讨论一下你说的股权思维就是要分红这个事情,我来抬一下杠。哈哈哈!
第一,我认为,即使对于小微投资者,股权思维也并不一定都是要分红,也可以享受市值慢慢增长,这个市值增长就是与股权内在价值增长匹配的。举个最熟知的例子:伯克希尔从来不分红,不影响用股权思维去投资他。享受这种股价慢慢上涨带来的收益也是股权思维,并不是投机赚差价的思维。
第二,以格雷厄姆为代表的传统型价值投资来讨论,格雷厄姆提出买股票不是那张纸,而是买股票背后代表的企业,也就是早期的股权思维,但是他的股权思维就是那种股权清算思维,着眼于当前股票背后的资产,如果股票代表的股权的资产值1块钱,但是股价是4毛钱,那就可以买入,等待价值回归。而且他说的是价值终究会回归。所以,传统的价投里股权思维也没有一定说要分红。虽然格雷厄姆也把持续多年高分红作为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安全、可靠的标准之一,但是这个点不在这次抬杠的范畴。
第三,以巴菲特和芒格为代表的成长型价值投资中,更是没有把股权思维和分红联系在一起,他们最多也只是有时候当做一个参考指标。成长值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对企业未来净现金流进行折现,企业未来净现金流可不是仅仅只有分红,还有1美元前提,也就是留存利润带来企业的成长,企业规模和利润增加,从而市值同步增加。再重复说一次,这种市值增长从而赚取的收益的思维也是正统的股权思维,不是投机赚差价的思维。
第四,成长型价值投资者对企业进行过分类,他们的分类是:(1)伟大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赚钱后,完全不分红,用于再投资,如果每留存1块钱的利润可以带来大于1块钱的市值增长,就是伟大的企业(这就是一美元前提)。(2)合格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能有持续且稳定的利润,但是,有钱又找不到高回报的投资生意的时候,进行慷慨大方的分红,舍得回报股东,就是合格的企业。(3)平庸的企业:如果一个企业赚钱了,舍不得分红,而是不停的进行低回报投资,甚至进行无效投资,不停的消耗现金,这就是平庸企业,这种企业有钱还不如分给股东。
还有很多,可以来说的,但是,打字太累了。哈哈哈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和立场吧!!也许你能力圈宽,你水平高,能找到更好的股吧!!
股市开盘后,每个时刻都有人在交易,有交易,就说明有人看好,在买,同时有人不看好,在卖,观点永远是不可能一致的。

你说的这些我都看过,留存利润再投资,本质上依然是为了追求未来更多的分红,投资只有一个目的,拿分红,或者现在拿高额分红,或者未来拿高额分红。企业总会到成熟期的,到时候必然要回报股东,而在这之前大家博弈的其实就是成熟期以后的分红价值。波克希尔不分红,但巴菲特在投资中非常重视每年的现金收益,而他可以不分红,其实是大家对他职业道德的信任,而不是不分红这个行为有什么称道的地方。格雷厄姆的清算思维在巴菲特投资波克希尔的过程中已经被证伪了,因为他发现纺织业走下坡的过程中资产根本不值钱。至于未来现金流折现本质就是预期未来分红,而且这只是一种思维,并不能准确计算,甚至不确定性非常高,谁算谁傻

市值上涨的本质依然是未来股息的博弈,只有分红是股价的锚,如果你持续研究下去,这些简单的话迟早会懂。不多说了

这个分红,分个寂寞,我怀疑根本就没多少钱分

说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