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债下修的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3

关注该公众号——瞎聊可转债,记录学习的笔记、心得.不是原创,不是原创,不是原创

2021 年以来,由于 A 股震荡下跌,触发下修条款的转债明显增多,是否参与下修博取超额收益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我们认为能够参与下修博弈获取收益的转债需要具备如下几个特点:1)下修确定性强。2)下修节奏快。3)转换价格能够修足。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首先排除 2021年以来才上市的转债,这类转债上市时间较短,发行人下修意愿不强。其次我们排除按照目前的转股价格计算稀释比例已经超过 20%的转债,这类转债由于对原股东权益的摊薄明显,下修存在不确定性,并且未必能修足。第三,我们综合考虑近六个月正股下跌较多且正股年化波动率不大的转债,这类转债的正股股价可能在短期内很难上涨至目前的转股价格,因此下修可能性较大。第四,我们重点关注银行业、非银金融业的转债,因为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的转债在转股后可以用于补充资本金,一般触发下修条款后转股确定性强,从触发下修条款到实施下修间隔短。

      根据以上条件,我们筛选出以下比较可能实施下修的转债。

其中的银行转债PB低于1不能下修不是不想下修,华安已经明牌,个人已经摊了瑞达 $瑞达转债(SZ128116)$  、久其 $久其转债(SZ128015)$  、岩土 $岩土转债(SZ128037)$  、大丰、润达;至于青农不知道咋样的满足下修条件还不下修,本人也有少量。